- 閱書齋 · Vol.003 -
《英語教師行動研究》
圖書介紹
作者:王薔 張虹
ISBN:978-7-5135-3958-6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定價:39.00元
主要內容:英語教師行動研究的基本理論以及研究方法、操作建議及真實的案例分析。
- 推薦理由-
如何使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併相互促進一直是廣大英語教師極為關心的問題,也是英語教師行動研究的研究課題。本書便是為廣大的英語教師而寫,旨在鼓勵和支持老師們參與到行動研究的行列中,並提供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我們曾在第一期「閱書齋」中分享了此書中有關「英語教師行動研究方案的制定、實施和監控」的內容,本期我們將繼續分享該書中有關「行動研究報告撰寫」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實際研究有所幫助~
No.1
撰寫行動研究報告的重要性
很多教師對寫研究報告有畏懼心理,擔心缺乏理論和方法,寫不好研究報告或者論文。事實上,行動研究報告就是關於自己行動研究的過程和過程中自己的思考的報告,只要你做了,也想了,就已經有了寫好研究報告的基礎了。那麼,為什麼寫研究報告這麼重要呢?
— 作為教師研究者,研究需要公開化 —
「研究」就是針對一個課題進行系統的探究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和結果必須要公開化 ( Stenhouse,1975)。這裡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系統的」,一個是「公開化」。就行動研究而言,所謂「系統的」就是我們按照社會和教育科學研究的規範,圍繞行動研究的選題,實施行動計劃,系統地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得出有效的結論,並能改進教學實踐。所謂「公開化就是要把自己的研究寫成研究報告,在同行中交流或在雜誌上發表,接受公眾的檢驗、評價和質疑。
很多有經驗的教師可能會感到,他們平時在教學中所做的很多實際上就是行動研究,他們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進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是的,這些教師可能都是很有經驗和很優秀的教師,他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進行著教學的工作。但是,我們只能說他們是優秀的教師,卻不能說他們是研究者,因為按照對於研究的定義,他們雖然可能實施了行動計劃,也改進了教學實踐,提高了教學效果,但這一切還都不是研究,原因如下:
首先,他們沒有一個明確的選題,其次,他們沒有系統地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過程:第三,他們沒有發表研究報告。即使有的教師參與了課題,也收集了數據,但是沒有寫出研究報告,也不能稱之為研究者,研究報告是行動研究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做研究和寫研究報告是兩個不同的專業活動,可能有的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研究,但是缺乏撰寫研究報告的技能和信心。
由此看來,了解行動研究報告的寫作方法很重要。很多行動研究的倡導者和支持者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如果要使行動研究成為公眾能夠接受的一種研究的話,行動研究者就必須將自己的研究寫成研究報告並能公開發表。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是對本人、對工作、對學生、對學校再有價值的研究,也不能稱之為研究( Ebbutt, 1985; Hopkins,1985)。
— 有利於完善和發展實踐性知識 —
教師具有很多有價值的、有實際意義的教育教學知識,這些知識是他們從教學實踐中發現、總結和提煉的,實踐性很強。「但是他們往往在走出教室之後,就把他們丟掉了」( Altrichter等,1993:176)。行動研究就是給教師們提供一個實際的方法,使教師能夠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的職業實踐知識,從而對教育的整體發展、對學生的發展,對學校的發展和對自身職業的發展都能有所貢獻。而撰寫報告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後一步,通過寫報告,使教師能夠固化住自己的研究成果,保留住自己的知識財富;通過報告的交流,教師可以進一步增強研究的意識和責任感,同時提供給自己的同行一份可供參考、借鑑和實踐的材料,也通過這種方式主動接受同行對自己的教學和研究進行質量檢查和批評指正。
— 提升教師的反思能力,增強職業責任感 —
撰寫報告的過程必然會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強化教師對理論進行提煉的能力,促進教師對教育過程的深層理解,也使教師對研究和教學的深層理解在完成報告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通過撰寫研究報告,教師在自身的職業發展中占據了主動的地位,因而可以使教師在提高專業能力的同時,更加全身心地、積極地投身於自己的職業,並表現出很強的責任感。
— 固化研究成果,創設專業化的教育環境 —
通過完成研究報告,公開化自已的研究,教師不僅可以固化自己的研究,與同行更好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能積極地影響周圍的同事和同行,從而共同合作,創造一個體現專業水平的學校教育環境。
No.2
撰寫行動研究報告應注意的問題
寫報告需要相對集中的時間
給自己適當的壓力和要求
教師每天忙於繁重的教學工作,還有很多事務性的工作,又有家庭、朋友需要照顧和聯絡,如果不給自己提出目標和要求,可能什麼也完成不了。因此,教師一定要給自己或者一個小組的成員制定出目標和計劃分工,當然計劃可以調整,但是調整要有充分的理由。
寫報告的過程是一個
自我反思和學習的過程
行動研究是一個對教育教學的探究過程,因此,它很重視研究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學習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啟示。這些都需要教師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和記錄。因此,教師並不是到了寫報告的時候才完全從頭開始,而是在研究的過程中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著記錄和整理的工作,到了寫報告的時候,無非是把這些材料、數據發現等進行匯總、分析和總結,並作進一步的反思。如果教師在研究的過程中按照我們前面提到的步驟一步一步地做了的話,撰寫報告就不會感覺沒有的寫了,而是要決定寫什麼以及如何組織材料的問題。
行動研究的寫作風格不同於
傳統的教育科學研究
行動研究報告雖然可以採用不同風格的寫作方式,但是要反映的還是一個研究問題的提出、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過程、研究的結論以及對於研究的認識等,因此,與其他的研究報告在框架內容上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行動研究的報告應該反映出我們的研究過程是系統的和嚴謹的,而且對於改進實踐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行動研究報告一般用第一人稱撰寫
行動研究是教師的研究,它的讀者主要是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因此它與其他的研究報告不同的是,行動研究重視教師的參與和反思,重視教師作為第一研究者開展設計和研究、進行分析和思考的價值。因此,研究報告通常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教師作為教育者、教學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同時出現在研究的過程中,這具有特殊的意義。教師研究的是自己、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學生、自己的教學方法,誰能比他們對自己的研究更具有發言權呢?如果教師要寫英文的研究報告,時態的使用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一般來講,對於文獻綜述和研究結果通常採用過去時來寫,而對於研究課題的描述、發現和反思則通常採用現在時。
此外,在寫作過程中還要注意寫作的過程性和邏輯性,在報告最後的反思部分要有意識地提升反思的層次,不要僅僅將反思停留在技術層面。
No.3
行動研究報告的組成部分
行動研究報告與其他的研究報告的組成部分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題目。
選擇好一個題目,題目應能反映研究的本質和主題,應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儘量簡潔並能說明問題。一個通用的題目模式可以是「…的行動研究」,比如「提升高中學生英語作文互評有效性的行動研究」「利用語塊理論提高普通校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行動研究」等。有必要的話可以以一個副標題的方式進一步對主標題進行補充,比如「高中英語課堂寫作行動研究—與課堂閱讀,詞彙、語法學習相結合的課堂寫作」「內化詞彙策略、深化詞彙學習於研究的認識等。
2.摘要和關鍵詞。
從研究的目的,行動研究方案,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發現等方面出發,寫一個50字左右的摘要,為讀者提供一個快速了解你的研究目的,研究過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的摘要。
3.前言。
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意義。
4.正文。
正文是報告的主要部分,進行寫作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先列一些小標題的方式,然後按小標題起草報告,其主要內容應包括:
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清楚的描述和論證。
提出假設:對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
初步調查:調查的工具或方式。分析結果,重新確認問題,提出新的假設,有的研究課題如果採用封閉式的研究過程,即不是從發現問題入手的,而是根據他人的經驗等或者是為了實驗某種新的方法或技巧,這一部分則可以省略。
理論依據:針對研究問題梳理相關文獻,為研究提供理論依據。行動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應包括對行動方案的論證,方案的設計實施,調整和改進等。
收集數據的方式及分析的方法:首先,研究者應對所採用的數據收集方式進行論證,也就是說明收集數據的方式選擇依據是什麼、目的是什麼、你為什麼沒有選擇其他的方式。此外,對於數據的分析可以按照本書第十章建議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並選擇不同的數據呈現方式對數據進行討論。
研究的結果:報告研究的結果並進行討論。
5.研究結論與反思。
說明研究解決了什麼問題,得出了什麼結論發現了什麼新的問題,本人對參與研究和對研究過程的反思,有什麼特別的收穫,有什麼特別的問題等。(前言和結論可以在完成報告的主體部分後再寫。)
6.參考文獻。
行動研究應採用與其他研究一樣的方式呈現參考文獻。關於英文的文獻格式,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文獻格式,如APA(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格式, MLA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格式或者CMS (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格式等等。文獻格式要注意保持前後一致,一般來說APA格式是目前學院、大學和期刊中較為通行的學術形式和格式系統,行動研究領域通常也採用APA的格式。中文文獻的格式需要參考所要投稿的期刊的文獻要求進行。
7.鳴謝。
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得到很多教師,學生以及有關人員無償的支持和幫助,所以最後我們應該對他們表示感謝,這也體現了行動研究的合作特點。
No.4
行動研究報告參考提綱
通常研究報告就是研究過程的再現,撰寫研究報告就是將研究的過程呈現出來。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問自己一些問題來回顧一下行動研究的過程是怎麼樣的,例如: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對問題的原因假設是什麼?調查手段及結果是什麼?確認後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制定了什麼樣的行動方案?實施方案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是怎麼樣進行監控的?取得了什麼效果?我們從哪個層面進行的反思?等等。通過回答這些問題,行動研究的過程就一目了然了,示例如下:
一、發現問題與提出假設
二、初步調查與問題確認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四、行動方案及數據收集方法
五、行動方案的實范
六、結論與反思
七、參考文獻
可以在報告的任何地方標註相關文獻以佐證自己的研究,根據所引用的文獻在報告的最後按照學術規範列出所有文獻。
綜上所述,行動研究報告的撰寫十分重要:它可以將研究公開化可以深化和提升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可以固化教師的研究成果並增強教師的職業自信心和責任感。行動研究報告在報告的結構和內容上與其他研究報告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是行動研究報告一般採用第一人稱的寫作方式,因為行動研究本身非常重視研究者本人對問題的分析和反思,非常重視對實踐的改進,非常重視研究者及其研究對象,即行動研究非常重視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的理論思考和對理論的提煉,以及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理論思考和對理論的提煉,以及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學習的進步和能力的提高。行動研究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嚴謹的研究過程,撰寫研究報告是行動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End -
本文作者:王薔、張虹|來源:《英語教師行動研究》P234-240
聯繫:research@china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