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祖爽)開關機廣告這一行業頑疾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所摒棄。在近日召開的新品發布會上,榮耀總裁趙明再談開關機廣告,表示開關機廣告不符合商業邏輯,涉嫌侵犯用戶選擇權,號召大屏行業取消開關機廣告。隨著相關規範的出台以及部分電視廠商的升級整改,開機廣告的亂象或將有所改變。
榮耀總裁趙明在發布會現場表示要將「開關機無廣告」推動成為行業標準
利益作祟 開機廣告成頑疾
在大屏產品上,不能跳過、不能快進、甚至不能關機,播放時長達幾十秒的開機廣告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陌生,如何能將觀看廣告與否的選擇權交還消費者手中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江蘇省消保委2019年對小米、三星、創維、樂視等十家智能電視品牌進行的開機廣告專項消費調查顯示,96.4%的消費者家中的智能電視存在開機廣告;45%的消費者表示開機廣告在15-40秒之間。在反映開機廣告問題的人群中,有一半的消費者表示開機廣告無法中途關閉。
據家電產業觀察人士梁振鵬介紹,每個點播終端都代表著一個開機廣告,終端數量越多,就代表收看開機廣告的用戶越多。智能電視企業的廣告平台收入越多,單位價值也就越大。
OTT(即Over The Top,指通過網際網路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產業大數據分析公司奧維互娛數據顯示,2019年OTT廣告運營總收入達99億元,相比2017年翻了近四倍,其中開關機廣告的占比最高,開機廣告和開機後資源廣告總收入已達到24億元,預計到2023年OTT廣告總收入可突破450億元。
此前,小米集團副總裁盧偉冰曾表示,廣告是智能電視商業模式的一部分。智能電視開機需要十秒以上的等待時間,若開機過程中不播放廣告,則只顯示單調的品牌商標。相對於商標,播放廣告更容易讓用戶接受。
規範出台 亂象或有所改變
開機廣告在給電視廠商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卻在無形中涉嫌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電視開機廣告涉嫌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他看來,智能電視標價和廠商盈利策略不可混為一談,商家無權通過強制性廣告來向消費者轉嫁成本。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開機廣告的存在本身就違反了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涉嫌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
為了對開機廣告規範化管理,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業內機構正在積極行動。3月12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了《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服務規範》,明確要求品牌廠商在產品銷售環節,以及產品說明書、包裝箱、系統介面中對具有開機廣告的產品做出明確提示,以便用戶在知情的情況下選擇產品,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時,為了保障用戶體驗,該服務規範還對智能電視開機廣告的服務獲取條件、啟播時限、播放時長、廣告提示、剩餘時長提示、關閉能力,以及對廣告內容的合法性、有效性、流暢度、清晰度、最大音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要求。據悉,該服務規範將於今年9月13日起正式實施。
除此之外,江蘇省消保委和中國電子商會共同制定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提出,所有開機廣告時長不得超過30秒,且必須可以一鍵關閉;關閉廣告提示窗必須明確清晰,宜置於螢幕的右上頂角;關閉廣告提示窗窗體尺寸,縱向占據螢幕尺寸比例不低於3%,橫向占據螢幕尺寸比例不低於4%。
劉俊海表示,上述技術規範是消保委在代表消費者發聲,為消費者吶喊,具有社會責任感、願意善待消費者的電視廠商不會無動於衷。但江蘇省消保委屬於省一級的消費者保護組織,本身不是立法機關,江蘇消保委的做法可以作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未來或可上升至全國性法律或地方性法規。
廠商改變 市場生態環境向好
中國商報記者發現,目前已有部分廠商對開關機廣告說「不」。據了解,華為、榮耀自去年進軍智能電視行業、推出智慧屏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拒絕開關機廣告。趙明在近日舉行的新品發布會上表示,不同於提供免費內容服務的電視和視頻平台,廣告是為了持續為用戶提供服務,消費者付費購買的硬體產品屬於個人財產,強制性的電視開關機廣告不符合商業邏輯,無異於將電梯間的廣告屏移到用戶家中,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未來,榮耀也希望能夠推動全行業取消開關機廣告,讓「開關機無廣告」成為未來所有智慧屏產品的標準。
目前已有廠家跟進這一做法,如TCL發布的TCLXESS智屏,同樣以沒有開機廣告作為賣點之一。
今年2月,創維也發布公告表示,將陸續對旗下200多款電視(含創維品牌、酷開品牌)進行軟體升級工作,逐步實現開機「一鍵關閉廣告」的功能,用戶通過對電視軟體在線升級即可實現,預計這一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希望類似的做法能引起更多電視廠商的關注,當然也希望監管部門能夠加大靶向監管、精準監管,提升監管的力度,打造消費者與企業多贏共享、包容普惠、公平公正的電視市場生態環境。 」劉俊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