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諜戰劇
諜戰迷喜歡看各種各樣的諜戰劇,但是,冷絲也發現,近幾年的諜戰劇有意淡化「諜戰」氣息,加入了很多的「反諜戰類型元素」,甚至就是講「反諜戰」故事。
《北平無戰事》《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和《剃刀邊緣》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劉燁、陳寶國、焦晃、倪大紅、祖峰、王凱、閆妮、馬伊琍、文章等一大批明星主演和參演。
所謂「反諜戰」類型元素,指的是:反類型「可以從人物設置、人物關係、人物形象、情節、場景、主題、風格、鏡頭語言甚至音樂等等某一或某幾方面對類型片的規則進行破壞。
如果說得更學術化一點,就是這麼個意思:根本上是破壞神話原型、衝突——解決敘事模式、二元對立的價值系統、英雄主義的價值觀念等,從而表現複雜主題或在形式上體現鮮明的自我意識。
反類型是一種不同於類型化的思維方式,它是對類型化的一種改寫、超越和顛覆,結合社會背景加入一些時代元素或植入「反諜戰」類型元素,並就此生髮新的意義。
《北平無戰事》被譽為「現象級電視劇」,該劇並沒有落入陳舊的敘事模式之中,該劇將諜戰與愛情、家庭、親情、倫理相結合,以家庭為切入口,以小見大講述了家與國之間的故事,書寫最具民族性的情感,展現家國情懷。這不僅拓展了諜戰劇的表達空間,而且實現了多元化發展。
還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用典之多超乎很多諜戰迷的想像。
隨手舉一個案例:孟敖要方步亭保護崔中石,方步亭道,崔中石的兒子、女兒的名字是他後來改得,取自李白的兒子、女兒的名字。李白曾寫了一首《寄東魯二稚子》給自己的稚子,內容為:「嬌女字平陽, 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該典故出自李白《寄東魯二稚子》,詩作催人淚下。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以女性視角為主,採用底層敘事的手法展現了一個婦女成為革命女戰士的故事,集諜戰元素、愛情、懸念和喜劇等多種類型的元素雜糅。該劇出現了大量大連方言,語言直白、通俗、易懂,且喜劇元素的運用增添了幽默化氣氛,讓觀眾產生親切感,與之共鳴。
閆妮在該劇的表演確實顯現了她的功力,一個村婦廚師,執著愛著比自己小10歲的文化青年夏家河,也讓夏家河無怨無悔全心投入,這樣的女性,還能引來觀眾的由衷祝福是不容易的。
當下諜戰劇敘事已不再是單純的鬥爭斗勇,更多的是加入推理元素,類似偵探劇的模式,《剃刀邊緣》中文章飾演的許從良等,人物身份都是刑事偵探,這種類似偵探式的諜戰劇是對電視劇進行類型創新的探索和嘗試,豐富了諜戰劇的影像表達空間,優化了諜戰劇的諜戰內容。
《剃刀邊緣》雖然也得到了很多的批評,但是不否認的是,文章對於許從良的刻畫是非常清晰的,警察廳夾縫生存的小人物,有能力,生性善良。文章的主線也是許從良的成長,從無信仰到有信仰。劇情總體來說還是比較豐富的,配角的刻畫也顯得性格鮮明。
需要注意的是,電視劇作為一種文化產品,肩負著傳播優秀文化、傳遞真善美和積極向上價值觀的重要責任。大眾通過文藝作品發現自然美、生活美和心靈美,在文藝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特殊魅力,真正做到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有機統一。
冷絲認為,作為一種弘揚主旋律精神的電視劇,諜戰劇應該擔負起確立正確價值觀、傳遞民族正能量、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守住主旋律的根和魂。
因為,唯有如此,諜戰劇在類型創作的創新上才有厚度和溫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exdOW8BMH2_cNUges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