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葉問4》片尾對決美國大兵,葉之絕技靈犀一指真實存在嗎

2020-02-19     電影公侃


前言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這早已在人們心中形成共識。追蹤溯源,武術在中華大地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隨著甄子丹動作片《葉問4完結篇》的大獲成功,我們再次將「武術」與一代宗師葉問聯繫起來,聚焦「葉問到底能不能打10個」「年逾古稀的一代宗師是否真的能夠打贏美國兵頭」等問題,進行一次全方位解讀。


一、 電影《葉問》系列有多少情節來自於真實歷史

1、葉問是否富家子弟出身?

電影中的葉問一襲勻稱黑色長袍,走起路來氣度不凡。不僅家有良田美妻,更有傭人若干。平時除了喝茶看戲,剩下的時光大多靠習練拳法度過。

事實上,葉問修習詠春拳本就是廣東佛山一帶富家子弟的傳統。葉家是佛山大戶,家境十分富裕。在長子葉準的記憶里,葉家是一排連綿數條街巷的大屋,當地人稱「桑園」,「桑園葉姓」在當時的佛山幾乎無人不曉。葉問7歲便開始學習詠春拳,拜在當年南海拳王梁贊的得意弟子陳華順門下。陳華順是誰?如果說梁贊與黃飛鴻齊名,那麼陳華順與霍元甲自當不相上下。若非葉家是有名大戶,恐怕連認識對方的資格都沒有。

2、葉問經常接受挑戰嗎?

葉問經常在家中閉門和武林高手切磋一節並非杜撰,而是根據葉準的零碎記憶穿插而成。電影中金山找(樊少皇飾)踢館、一眾武林高手強闖葉家比武等精彩細節並非藝術加工,而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實上這些武林高手又何止兩位,幾乎是隔三差五跑來挑釁。其實他們並非敗在武功高低,而是輸在了「爭」字之上。

在葉準的記憶里,父親葉問是個從不在意「第一」或「大師」這些虛銜的人。武術是其第一愛好,閒時最喜飲茶,偶爾也會和朋友來幾圈「衛生麻將」。幾乎所有來比武的人,事後都會在葉家吃茶,而且還成為了談古論今的「南北好友」。也正因如此,葉問的宗師風範廣傳天下。

3、葉問是否教過紡紗工人習練詠春?

電影中,葉問曾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開館授徒,最後因好友周清泉(任達華飾演)被匪徒勒索才開始教工友們練拳防身。

而現實中,葉問第一次授徒確實是發生在紗廠里的。在葉準的記憶里,周清泉確有其人,因為葉問曾幫助過周清泉,所以周清泉也義無反顧地幫助葉問,二人的交往堪稱君子之交的典範。葉問第一次開班授徒,就是在周清泉的工廠里。工人們白天紡紗,晚上則習練詠春,因而周的兒子光耀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葉問的首席大弟子。

4、葉問六十歲還能打嗎?

據資料記載,葉問六十歲時,一次打牌贏了錢,正一邊數錢一邊往家走時,不料被街上的小混混盯上。對方覺得葉問就一老頭,肯定好對付,於是一前一後包抄了他。沒想到剛一近身,就被葉問給揍趴下了。後來,警察上前詢問:「老人家你要不要緊啊?」沒想到葉問卻笑嘻嘻地指著趴在地上的混混說:「我不要緊,他們比較要緊。」

5、徒手掰槍,究竟是傳說還是確有其事?

早年間葉問與其表妹數人共觀「秋色」遊行,突然一個軍閥排長對其表妹做出無禮舉動。一旁的葉問突然進步,來個攤打齊發,對方當場應身倒地。一向欺壓百姓的民國軍閥,卻突然敗在一個斯文書生手下,哪肯咽下這口氣,隨即起身拔槍。

而葉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了一個轉馬瀉身,單手握住對方的左輪手槍,並以大拇指的力量,直壓左輪手槍轉輪,頃刻間竟把手槍輕芯壓曲,使其不能發射。這個故事在廣東流傳很久,後來當地幾乎沒有一個軍閥再敢到葉家尋釁。甚至走在大街上,只要人們說自己姓葉,軍閥們都要忌憚三分。


6、一個是否真的能打十個?

電影中,葉問憤怒之下,單毆了10個日本空手道武士,看得大家是熱血沸騰。然而,真實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日軍攻占佛山後,因葉問功夫過人,被日本憲兵隊聞悉後,欲邀其擔任憲兵隊的武術教頭。葉問本就敵視侵略者,自然不肯答應。因此日本憲兵隊在盛怒之下,就指派空手道高手與葉比武,言明如打敗葉問則必須聽命差使。在各種威逼之下,葉問只好接受比武。

當時葉問擺出詠春樁手,二字鉗羊馬,目視對方,卻一言不發,誘待兵來將擋。對方搶先出手,以箭標馬進迫,葉問即變前鋒樁手為耕手,耕去對方來犯之箭,同時轉身跪馬,拿正對方前腿之後膝位,迫使對方突然失去重心。對方雖未被葉問打殘,卻也是敗相畢露。在連續重擊對方後,葉問及時收馬,一聲承讓饒了早已血流如注的日本武士,遂跳出比武畫地。正所謂高手過招,點到為止。

據說該名武士曾徒手打殘10個憲兵,自敗給葉問後,當地便流傳出葉問「以一打十」的故事來。事實上,如果真打10個,葉問未嘗不能,甚至更多。比武后的葉問,激怒了日本憲兵隊,為免遭迫害帶領全家暫離佛山。後在縣府刑事單位任職,他曾親手偵破佛山沙坊劫案,並在昇平戲院親擒劫匪。


7、葉問和張天志交沒交過手?

在《葉問2》中,葉問收黃粱為大弟子,歷史中確有其人,只是多一字叫黃淳梁,但並非像電影中那樣是大弟子。《葉問3》中,葉問曾和低腳詠春傳人張天志對決棍法,這也是真的。張天志的人名已無籍可考,但是他的低腳詠春在歷史上確是存在過的。當年就曾出現過「高低之爭」,葉問名氣較大,自然接受過低腳詠春的挑戰。

事實上,張的低腳詠春比葉問的高腳詠春還要早,也就是說低腳詠春其實是正統古法詠春,沒有高腿,動作也比較保守,而葉問的詠春有高腿和肘擊。其實我們現在見到的詠春都是改良後的高腳詠春,也多是葉問發揚光大的結果。


插一句,張葉二人比棍法也符合詠春拳慣例。事實上,詠春拳確有一招六點半棍法,起源於南少林的五枚師太,這也就是為什麼《詠春拳譜》第一句話就表明:「詠春絕技,源於少林」。

二、甄子丹《葉問4》里打敗美國大兵是否靠譜

我們都知道,葉老沒有去過美國,更沒有單挑美國兵頭。但是為何電影中要用詠春對決空手道來作為全篇的完美終結呢?原因在於2001年以後,美國海軍陸戰隊已把詠春拳作為格鬥技擊的必修課,這裡面葉問功不可沒,而李小龍先生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電影中李小龍1963年出版的那部《基本中國拳法》,就是在葉問的啟迪下完成的。而這部書不僅在華人世界,甚至在美國武術界都引起了極大的震動,這也是導演葉偉信拍攝《葉問4》的最初靈感。


雖然葉問沒揍過美國人,但也並不能說明65歲的葉問就沒有本事擊敗美國兵頭。首先詠春拳的特點就是攻守兼備、氣力消耗極少,常常能以弱勝強。詠春有種叫寸勁的發力方法,通常攻擊對方最脆弱的部位,往往幾招之內就能分出勝負,並不會像電影中打那麼久。所以65歲的葉問打敗美國兵頭,並非不可,更何況葉問本就在武學上造詣頗高。


尤其最後的標指一擊堪稱詠春技法集大成之作,只一下的功夫,對方鎖骨盡斷。說實話這一段燃爆全場的大決鬥看得筆者是熱血沸騰、熱淚盈眶,一種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許有人仍會持懷疑態度,但是1964年李小龍在美國長堤空手道現場表演的二指禪,其深層造詣正來自於葉問的標指。正如《精武英雄》中李連杰對「最強拳法」的表述:把力量集中到一點,爆發出來,就是最強的進攻。


身患絕症的葉問讓二兒子葉正錄下自己打木人樁法的影片,這一幕也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這個影片至今還在網絡上流傳。值得稱道的是,甄子丹用作品《葉問》系列最大程度地還原了葉問的木人樁法,繼承和發揚了葉老的詠春精神。作曲家川井憲次用音樂將最後的比武推向了最高潮,燃爆了全場也感動了世人,隨即進攻的戰鼓音樂由強轉淡,曲風悠長回味無窮,一如葉問一生光輝的品格如同清風,留給觀眾一代宗師飄逸偉岸的身影。


三、電影《葉問4》教會了我們什麼

正如楊紫瓊在電影《霍元甲》片頭所言,「武」並非好勇鬥狠,而是止戈為武。止戈就是化干戈為玉帛,這是中國儒家關於武學闡釋的精髓。正因如此,四部《葉問》電影,沒有一部是葉問置對手於死地,儘管他的對手都窮凶極惡。

葉問並非無敵,更不是超人,而是一個崇尚武術修為高於功夫造詣的武學家。我們看到的葉問,他的詠春造詣與他的人格修為一樣,都是成正比的。據說,李小龍成名後曾以一間樓宇的代價請葉問演練詠春拳的木人樁法,好讓他拍成影片帶回美國自學,但被葉問以身體不佳為由婉拒。

也有一說,葉問早早看出李小龍高低腳,勸他不要太過沉迷功夫的鍛造,不然強烈的體能訓練衝擊是人體所不能承受的。所以葉問的婉拒其實出於愛護弟子又不能明言的心理。葉問還曾因一個有悟性的弟子家境艱難,而親自步行幾十里到弟子家授課,一教就是兩年。看吧,這就是大師的境界。

相信許多觀眾在看完电影後,至今耳畔還在迴響葉問那句振聾發聵的話語:人的地位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沒有貴賤之分!!我們要用武術去改變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人的偏見!!!這就是葉問留給世人的詠春精神。想必最後仍有人會問,葉問真有你所說的那麼厲害嗎?答:是的,最顯而易見的理由就是他教出了一位世界級的功夫大師——李小龍。(謹以此文致敬緬懷葉老、李小龍先生,一併感謝電影《葉問4》全體主創和甄子丹先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dRjYnAB3uTiws8KOE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