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四大「變態」梟雄:喝血、吃人肉,唯劉備下手最兇殘

2019-09-23     電影公侃

鮑國安飾演曹操

先說「殺人魔」董卓。

看過19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的朋友大概還記得,在第6集《連環計》中,為了恐嚇群臣,董卓竟然把滿朝文武召集起來開會,席間有飯有菜,就是這「酒」得現釀。啥酒這麼費工夫?答:人血。

電視是這樣演的:只見董卓席間厲色命兵士將「逆臣」懸於轅外,用彎刀剁進人腋下,用器皿盛滿獻於席間……當年若不是CCTV播出的四大名著,真要懷疑這劇的尺度是不是忒大了點?(至今再看該劇,心中都暗自囑咐,這不是血,是葡萄酒!阿彌陀佛!)

《三國演義》四大「變態」梟雄:喝血、吃人肉,唯劉備下手最兇殘

倒是該集出現的一眾老演員演出了名著的精髓,個個神色恐懼、驚慌失措。真真符合羅貫中在原著中的描述——

卓即命於座前,或斷其手足,或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鍋煮之。哀號之聲震天,百官戰慄失箸,卓飲食談笑自若。又一日,卓於省台大會百官,列坐兩行。酒至數巡,呂布逕入,向卓耳邊言不數句,卓笑曰:「原來如此。」命呂布於筵上揪司空張溫下堂。百官失色。不多時,侍從將一紅盤,托張溫頭入獻。百官魂不附體。

再說「屠城之王」曹操。

有人說,若論「三國」中殘暴之人,董卓大概數一數二了吧。其實不然,下面這個人比其則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人就是曹操。曹操本來是個文人,出身宦官世家,爺爺叫曹騰……有人可能要說,打住,宦官,俺沒聽錯吧,那曹操是誰?人家還真就是個宦官,只是這個宦官並非單純的太監,而是皇帝的貼身內侍。據史書記載,宦官在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只是自東漢開始,官宦則全被閹割,故而又稱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

曹操的爺爺曹騰,當年便是漢順帝的貼身內侍,因此可以確定的是曹騰必是太監,而曹操的父親曹嵩實為養子。即便如此,老曹家還是繼承了祖上的爵位,這才為曹操後來打天下奠定了一點政治基礎。要說曹操打心眼裡不喜歡「內侍」這個詞,特別是對皇帝身邊的大臣,哪怕是毫不相關的宮女也得遭殃。

曹操當權後,將自己的殘忍變態發揮到了極致。他先殺掉了皇帝的老丈人董承,然後又將董貴人活活勒死,要知道當時董貴人腹中還有胎兒。最讓人理解不了的是,曹操居然讓手下當著漢獻帝的面下手……而且曹操還有屠城的習慣,幾乎是攻破一城,無論男女老幼,盡數屠戮。

也正因如此,整段三國歷史中,唯獨曹操遭遇抵抗最為頑強,戰鬥最為慘烈,所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描述毫不誇張。公元205年,也就是建安十年,當袁紹兵敗後,曹軍正處於休整階段,袁尚、袁熙竟嚇得連夜逃亡遼西烏桓,而跟隨的百姓竟然有20萬之眾。要知道官渡之戰後,曹操擴充後的兵員不過才6萬人,由此可見「屠城」的恐怖陰影在百姓心中留存至深。

《三國演義》四大「變態」梟雄:喝血、吃人肉,唯劉備下手最兇殘

三說「君子劍」劉備。

或許是聽到曹操80萬大軍即將南下的消息,新野、樊城之中,早已與劉備建立了軍民魚水情的百姓二話不說立馬收拾鋪蓋卷,哭天搶地也要跟隨劉皇叔渡江逃難。於是才有了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一幕感人肺腑的《攜民渡江》。

關於這一段,西晉陳壽在《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中只是一筆帶過: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事實上,攜民渡江的慘況,在《三國演義》中有更為詳盡的描述——

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玄德於船上望見,大慟曰:「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聞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顧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

《三國演義》四大「變態」梟雄:喝血、吃人肉,唯劉備下手最兇殘

這就是當時的慘況,老百姓即便投江而死也要跟隨劉使君。然而「君子劍」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畢竟他在曹操心中是「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怎麼可能如此柔腸寡斷。另外縱觀群書,能夠被冠以「君子劍」的幾乎都是面善心狠之人。

《三國演義》四大「變態」梟雄:喝血、吃人肉,唯劉備下手最兇殘

1、人肉還是狼肉?

想必大家都記得《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呂布敗走下邳城」中《劉安殺妻》一節。為啥殺妻?原著這樣寫道——

(劉備)忽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後生出拜,問之,乃獵戶劉安也。聞是同宗豫州牧至,遍尋野味不得,殺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二人飽食。天晚夜宿,至曉辭,去後院取馬,見殺其妻於廚下,臂上盡割其肉。玄德問之,方知是他妻肉,痛傷上馬,欲帶劉安去。安曰:「老母見在,不可遠行。」玄德謝了,遂取路出梁城。

《三國演義》四大「變態」梟雄:喝血、吃人肉,唯劉備下手最兇殘

一個獵戶,為了劉備的一頓飽飯,居然連自己妻子都忍心殺掉,還大言不慚說道「乃狼肉也」。這不是畜生是啥?!而劉備就更離譜了,吃了人肉還問是啥肉。而清朝的毛宗崗在評價劉安的時候居然說:「易牙殺子以饗君,管仲以為非人情,不可近。劉安之事將毋同乎?曰:不同!牙為利也,安為義也。」

2、自相啖食

真是被古人氣到好笑。管仲評易牙烹子實為殘虐小人,而劉安其實連小人都不如,他是傻缺。或許《三國演義》會為了誇張劉備的仁義而有虛構的成分,但是關於「劉備吃人肉」在《三國志》中卻有這樣一段記述——先主還小沛,英雄記曰: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布。

《三國演義》四大「變態」梟雄:喝血、吃人肉,唯劉備下手最兇殘

「自相啖食」啥意思?就是人吃人。也就是說,劉備的軍隊為了活命只好吃人肉。軍隊尚且,劉備能不吃嗎?!只能說包括羅貫中、毛宗崗在內的古代文人,好為大義書。千百年前他在寫別人,千百年之後別人繼續在寫他,義過笑罵皆由文章,都付笑談中。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CGGdG0BJleJMoPMwR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