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識過的「別人家的孩子」中,有兩個家庭特別的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父母都是重點大學、重點專業畢業、從來都是「別人家的爸媽」,他們的孩子從小成績是一路的開掛,唯獨到了最後的高考階段出了問題。孩子拿到了重點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後跟爸媽說這是為他們考的,然後宣布棄學。父母無奈之下同意孩子去參軍。
而另一對父母是我們這個小區門口超市夫妻店的小夫妻,兩個人在省城從一窮二白到現在買了屬於自己的房、有了進貨的車、孩子今年也考上了非常滿意的學校。最重點的是,這個孩子非常的孝順,各種的懂事,在高考前一個月還在幫爸媽看店到深夜。
我們偶爾一次晚歸,老公想喝點涼啤酒,到了小區門口已經是凌晨1點,但他們家的小店還是跟燈塔一樣亮在黑夜中,一個孩子一邊看書一邊在看店。我們對這個孩子誇獎不已,孩子卻很憨厚的說自己反正也睡得晚,爸媽辛苦一天了,現在也不要他幫著送貨。
晚上也很安靜、沒什麼人,正好多看一會兒書。這兩對夫妻都是培養了非常優秀的孩子,但其中的分別高下立見,優秀的孩子一定是懂得感恩的孩子,能培養孩子懂得感恩的家長都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尊重孩子的選擇
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孩子的意願跟父母大相徑侹的時候,有的家長卻不能保持冷靜和克制。從小到穿什麼衣服、大到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在民主氛圍長大的孩子跟在父母的操控下長大的孩子肯定是不相同的。
前者懂得自己 的人生自己做主,自己的選擇自己負責,在選擇人生的過程中獨立的人格也在不停的成長。而後者的生理年齡雖然長大,但心理年齡還處在幼年,一味的被父母牽制著走,在遇見問題的時候不會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價值標準,讓自己的人生被父母所綁架。
第二、培養孩子的品德
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孩子品德的教育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特別是成績好的孩子,家裡是一切圍繞孩子的學習轉,只要成績好,品德上出現問題也不算事,父母對孩子的縱容往往讓孩子走向品質低劣、不懂感恩、唯我獨尊的狂妄中,以為有個好成績就能代表一切。對待不如他的人各種瞧不起,對待比他地位高、條件好的人各種巴結。對待親人的態度是高高在上,基本的禮貌都沒有,更不要說是感恩、回報。
第三、激發孩子的責任感
從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是很多家長的選擇,各種學習班、興趣班的培養孩子,所花費的不僅僅是不菲的金錢、更是大量的時間。
唯獨家長忘了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培養孩子的為父母、其他人回報的實際執行能力。可以說在中國式家長的教育觀念下,培養出來的都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巨嬰」,除了自己會念點書之外,起碼的孝順父母、對家庭負責的行為都沒有。
在目前的中國國情下,每個家長都在各種攀比,從小開始就拼胎教、拼早教、拼幼兒園,等到了一定年齡後肯定是各種重點小學、各種興趣班的比拼。
唯獨沒有人重視對孩子品德的PK,孩子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一切的資源和關愛都向孩子傾斜。父母對他的好都是應該的,如果對他偶爾有一次不能滿足他的願望,就會各種不滿各種作。
而父母對長輩沒有好聲好氣,對孩子卻溫柔有加,孩子的眼裡看到的父母是怎麼對待老人的,他將來就會怎麼對待父母,這是肯定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家長與其在學業上要求孩子,不如認真想想從什麼方面能夠確保孩子的品性端正,這才是孩子幸福的根本。品性端正的孩子,至少將來能夠確保一生的幸福:
第一、孩子自身的成功和幸福
孩子大學畢業走向社會後會發現,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開端的,是人品。在同樣的工作條件下,同樣的生存環境中,不是比誰某一次的成功,而是持久的品質。
在工作中懂得服從團隊的整體利益、跟人交往的時候懂得換位思考的能力、懂得做事留有餘地、在為人處事的時候不是唯利益為準、而是合理獲取自己的利益的同時給他人留下一定的空間。只有懂得分寸的人,才能交往到更多更匹配的人脈,獲得自己事業上長久的夥伴。
第二、父母本身的晚年生活的幸福
很多父母的終身都是無私的在支援自己的孩子,嘔心瀝血的為孩子排除人生路上遇見的挫折,從小的時候為孩子跟小朋友打架而出面干涉、到青春期跟同學爭執去學校擺平,等孩子工作的時候給孩子鋪平了道路,讓孩子的人生起步十分的輕鬆。
當突然有天父母發現自己對孩子來說是沒有任何存在價值了,這時候才發現自己沒有教會孩子感恩,養出了根本不回來看父母的「白眼狼」,甚至有出現虐待父母、為繼承遺產大打出手的事情。這一切都跟父母的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第三、孩子的家庭的幸福
孩子成家立業後,中國式的父母順理成章的開始催促要孩子,介入孩子的生活幫助帶下一代。心疼自己孩子的辛苦而自己背負本不應該屬於自己的責任。
在這個過程中跟小夫妻因為觀念及價值觀的不同,很多瑣事激發家庭的矛盾,此時父母如果還是捨不得放手,讓孩子承擔本應該屬於自己的責任,那麼你的孩子就永遠學不會承擔、學不會為自己的家庭負責,只會一味的依賴、一味的在家庭發生矛盾的時候逃避自己的責任。
孩子優秀的根源來自於家庭的美好教育,不是家境富裕或者其他所能彌補的,作為家長一定要從自身著點,真真正正的走入孩子內心,與孩子一起同行,與孩子一起優秀。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