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跟我說,他的兒子三歲半了,偶爾各種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自己稍微一大聲警告他,他就開始抓狂暴躁要打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三歲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阻止他再度發生,這種情況只能說明孩子已經被慣壞了,也許不是家長的溺愛,很可能跟長輩的溺愛有關,但是一旦形成了這種習慣,是毀掉孩子一輩子的事情。
用個具體的例子來說一下這類事情:有個親戚,生了個雙胞胎,自己沒有精力兼顧的情況下送回了老家一個,孩子三歲了才接回來,而家裡的老大在這之後就開始了被弟弟欺負的節奏:玩具弟弟要搶、一樣的吃的弟弟也要搶、甚至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也要被弟弟畫上豬頭。
爸爸出於對弟弟長期不得已不在父母身邊的愧疚,總是阻止老大的反擊,結果最後發生非常可怕的事情:長期被弟弟欺負的哥哥忍無可忍,6歲的時候,趁弟弟睡熟了之後,用菜刀砍弟弟,造成了弟弟的毀容和掉了一隻耳朵。這時候父母才後悔不已。
三歲孩子的攻擊他人的行為一定要給孩子扳過來,這是對孩子的負責,家長不要忽視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這背後的原因最可能的是長輩的溺愛導致。如果又沒有辦法讓孩子脫離開老人的照顧,該怎麼辦呢?
第一、給老人做工作,不要再溺愛孩子。
長期跟老人共同生活的家庭,這一點特別明顯,往往孩子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長輩因為溺愛而縱容孩子、包庇孩子,這樣孩子就學會了見風使舵,鑽空子,也許在強勢的家長,比如爸爸的面前就不敢任性、但是在相對寬容的媽媽面前就沒有收斂、控制自己的態度。
這種情況出現了,家長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能因為媽媽心軟就姑息縱容。可以讓爸爸給孩子講道理,讓他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因為孩子對父親的威嚴是比較懼怕的,媽媽不遷就他,讓他直接面對爸爸的教訓,他就會明白這件事的嚴重程度。
第二、帶孩子體驗,讓他感同身受。
如果在外面看到類似的情況了,要給孩子講這樣做為什麼不對。如果家長放縱孩子欺負弱小雖然暫時會看著占便宜,但是這樣長久下去,那個欺負別人的孩子遲早有一天會被更加蠻橫的人欺負。
如果孩子不理解,那麼你就跟孩子模擬一下,讓他去當弱者,感同身受一下被欺負的感覺,他就會知道這樣的滋味。
第三、儘快把孩子送幼兒園、讓他逐步接受社會秩序。
孩子的脾氣都是家長慣出來的,說白了在家有人慣著孩子,等到了幼兒園就不是這樣了,家長不可能總跟在孩子的後面收拾他闖的禍。
如果萬一在幼兒園,他受到了相應的教訓,這對他來說不是壞事,反而是給他提醒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如果一味的任性下去會有什麼後果。
家長捨不得孩子,在家裡一味的溺愛,後果就是孩子遲早會還回去,很淺顯的道理,家長如果不教育好孩子,那麼會有人、甚至是學校、公安局來替你教育孩子,一味的包庇縱容的家長到那時候就悔之晚矣。
對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性格剛剛成長時期是非常有效的,這時候出現的問題都是孩子在試探家長的底線,如果家長不制止、甚至是鼓勵他,那麼往往孩子就會得寸進尺,一發不可收拾。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7yP5nMBURTf-Dn5Vuz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