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盜方九麻子傳奇
文|金翼
在張祖翼的筆記小說《清代野記》中,有一段關於桐城義盜方九麻子傳奇故事的記述,頗有趣味。
方九麻子是清乾隆時期閩浙總督方維甸的族叔,他從小遊手好閒,刁滑無賴,能用各種技法詐取別人財物。大小案件作過多起,官府卻抓不著他。富人們怕他,窮人又喜歡他。因為他詐取錢財後花費大度,但窮人求助於他,他必慷慨解囊。
方九麻子中年時,某天,忽然跑到在保定的制府衙門,求見方維甸,稱自己要立志痛改前非,老老實實做人,願在方維甸手下做個差役。方維甸礙於他是族叔長輩,答應他留在府中,協助內署做些零星盤算的事,每月給點生活費。方九麻子心滿意足,勤勞謹慎超過常人,且做事認真負責,謙和低調,闔府上下都說他好話,頂頭主管也常在方維甸面前為他美言。方維甸聽後,以為他真的痛改前非,將他的薪俸漲了幾倍。他平時足不出戶,偶爾出門總要買回舊皮箱,幾年來,累積已有舊皮箱百餘只。有人好奇,問他買這麼多皮箱幹什麼?他說:「南方的皮件名貴,而北方的皮件價便宜,將來花些運費運回去,可賺幾倍利潤。」大家都佩服他有心計。
一天,他忽然向方維甸稟告,說自己離家已三載,想回家看望老母,要請幾個月假。方維甸應允,還送他不少財物。方九麻子雇來大車十餘輛,載著裝得滿滿實實並加封上鎖的百餘只箱子。大家都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
方維甸的父親方觀承,因其祖父方登嶧和父親方式濟流放到黑龍江,他每年都要步行幾千里到塞外省親,途中必經沙河縣伽藍寺。寺在大道旁,距保定百餘里。一年冬天,風雪交加,方觀承凍僵在寺門外。此時,伽藍寺的方丈夢見一隻老虎臥於寺前,驚起集合眾僧,手持棍棒探看。開門出來,並無猛虎蹤影,卻見一人凍僵在雪地。此人衣著不像乞丐,用手摸摸,尚有些微體溫。眾僧將其抬入寺內救醒,又給他喂稀粥藥餌調理。交談後,得知他是個大孝子。方丈又送他衣物盤纏。幾天後,方觀承身體復原。臨別時,對方丈說:「有朝一日,若能富貴,必大興寶寺,使伽藍寺成為全省最大的寶剎。」不出十年,方觀承果然發跡,升任為直隸總督。他捐款萬金,重修伽藍寺,全省名吏富紳、善民信徒捐款布施不計其數。伽藍寺的僧人又善經營,購置良田數千畝,橫跨三邑界。又有下院數十處,連京師著名的永興寺也成了它的下院之一,伽藍寺的富裕果然成為通省之冠。方九麻子對此早就了解。
那天,方九麻子驅車至伽藍寺時,已是夕陽西下,到寺中求見方丈,說自己是受制府大人差遣,護送衣箱物品回安徽老家。驛站還遠,天晚不能到達,求借宿一晚,方丈滿口應允。
方九麻子要求將箱子存放在密室,又請沙彌準備浴盆,購來皮紙數十張,說要糊一個器具。他把浴盆安放於密室中,又用皮紙將門窗縫隙封得嚴嚴實實。僧人感到奇怪,正是酷暑炎夏,悶熱難受,他為何把自己封閉在內?有人偷偷窺視,只見他坐在浴盆中洗澡,恨恨地說:「都是你作怪,導致我名播全省,連立足之地也沒有了。」邊罵邊狠狠地拔除腿上的毫毛。
僧人暗暗吃驚,連忙報告方丈。原來,數月前有個叫飛毛腿的大盜,竄入京城作案,偷走了一位達官的大筆財物,皇帝下令步軍統領限期捕獲。通緝與懸賞布告貼遍京城周邊邑鎮,人人無不知曉。方丈暗想:「必是此人無疑。」於是,立即密報到縣衙。捕快衙役很快破門而入,把方九麻子抓到公堂。
縣官升堂審問,方九麻子說他是制府當差的,護送制府私人財物回安徽桐城。縣官不信,一面將方九麻子收監暫押,一面派人前往保定調查他的身份。當得知他確係制府的當差後,驚恐萬分,置辦豐盛筵席請方九麻子上座請罪,還送重金賄賂,請他不要讓制府大人知道。
方九麻子答應了,但提出箱中財物在寺內存放三日,必須確保財物沒有遺失。三日後,要將東西拉到縣衙大堂開箱清點。縣官以為理當如此,立即派員去伽藍寺將箱籠運來,並請寺廟方丈一同上堂。
當第一個箱子被打開後,全是破爛的袈裟、經典、木魚、鐘磬之類,又開第二箱第三箱也是如此。方九麻子憤怒地說:「一定是和尚把東西換掉了,豈有千里迢迢往家鄉運送這等破爛的?再說,總督府衙哪裡會有這些東西?臨行前,制府主管給了小人一份清單在此。」他邊說邊擲出清單,要求寺廟和尚如數賠償。和尚驚愕萬分,又無法申辯。再三哀求,均無濟於事。縣官判和尚賠出五萬兩銀子了事。方九麻子回鄉後,以富豪終老,再沒做盜竊詐取之事。
後來,方維甸知道此事,感嘆說:「其才可愛,其心難測,今後真不敢輕易相信人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