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覺

2019-11-14     中國社科馬克思主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出發,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面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重點闡述了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推進的重點工作任務,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作為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決定》不啻是一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制度的高度自覺。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成就是制度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就輝煌,但根本成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因為這種制度是成就的成就。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從建黨近百年、新中國70年、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邏輯考察,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決定其他成就的成就。因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成就。 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實踐證明,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古老的東方大國建立起保證億萬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為具有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我國創造出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蹟。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優勢是制度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很多,但根本優勢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因為這是優勢的優勢。

  在中國特色與世界比較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生成性、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植根中國大地、適應時代潮流、具有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繫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充滿生機活力的顯著優勢;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

  這些優勢已經為新中國70年、改革開放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所證明,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自信的根本依據,又是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努力方向。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障是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障可靠,但根本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因為這是保障的保障,是保障的根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國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汲取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正反兩方面經驗,著眼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提出的新要求,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必須把「堅持和鞏固什麼,發展和完善什麼」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解決好的重大政治問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其根本保障在於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全會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放在首要位置,同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要求全面體現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之中,突出的正是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統領地位,彰顯了我們黨牢記初心使命、以堅強領導鑄就千秋偉業的責任擔當。唯其如此,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身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更加充分發揮好,我們就能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這是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鮮明結論。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前途是制度成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景光明,但根本前景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因為這是前景的前景,是前景的根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21世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長期合作和鬥爭,並逐漸擺脫被動局面,從而取得優勢的根本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從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才能真正走進世界舞台中央。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日趨成熟定型,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發揮了重大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目標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正是考慮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新時代謀劃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此為主軸,深刻把握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應對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的制度保證。我們必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田鵬穎

(作者系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6H4aG4BMH2_cNUgjK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