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新做法!10分鐘搞定一鍋,全家管飽

2019-10-24     蜜桃廚房

中國人做菜,從古至今都比較講究「味外之美」。

一道美食除了做好色香形外,還得起個好聽的名字才行。

不過有些菜偏要唱反調,起一些奇怪的甚至是難聽的名字出來。

南有撒尿牛丸、蒼蠅頭,北有包腳布、粘耗子……要不是名聲在外,估計要勸退很多人。

這些亂七八糟的名字雖然不好聽,但多數其實是非常有特色的美食,憑藉口味上的實力流傳開來。

而小主今天做的這道也有點類似,不過並沒有那麼重口味,反而很清爽開胃哦~

說起疙瘩,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雞皮疙瘩了。有時候被冷風一吹,整個人就要泛起一大片。

不過在北方,疙瘩也可以用來形容小球或小塊狀的東西,比如麵疙瘩、酸奶疙瘩。

這道番茄疙瘩湯其實就是用麵疙瘩煮出來的湯,清爽開胃,特別適合當早餐或者不舒服的時候吃~

在中國飲食文化上,疙瘩湯還很契合「原湯化原食」的說法。

這種說法具體是指在吃完湯麵、水餃等含澱粉的食物後喝點底湯,有助於食物本身的消化。

雖然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不過喝原湯對於減少食物的營養流失、增加飽腹感還是有一定成效的~

麵疙瘩的做法很簡單,簡單到可以說有點隨意了。

只要準備好麵粉,倒進一點水,用筷子攪啊攪啊攪,變成小球小塊就可以下鍋了。

但就是這麼隨意的做法,做出來口感意外的好,非常順口,早餐又有新選擇啦~

*一小勺=5ml,一大勺=15ml

一起來看看詳細的製作步驟吧

1.西紅柿切丁,用少量鹽腌制一會;蔥切粒備用

2. 雞蛋打散備用

3.鍋中熱油,加蔥爆香,倒入腌好的西紅柿丁炒軟變糊

*中間可加少許水防止炒干

4. 加入適量清水、鹽、雞粉、胡椒粉攪拌均勻煮至沸騰

5. 這時可以製作麵疙瘩。麵粉中少量多次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成小塊

6. 待西紅柿湯燒開後,加入麵疙瘩,一邊加一邊攪拌,燒開

7.邊加蛋液邊攪拌,燒開後即可關火,加入香油攪勻

撒點蔥花裝飾,番茄疙瘩湯就完成啦~

黃色的蛋花像飄絮一樣漂浮在湯里,中間點綴著一塊塊紅色的番茄塊兒,看著都覺得舒服。

舀起一勺,麻油的香味就撲面而來,湯汁的酸甜十分清爽,醇厚的口感又不至於顯得太單薄。

而沉在湯底的麵疙瘩大小剛好,吃起來順滑又有彈性,連著湯一起喝真是一種享受呢~

一開始小主還挺佩服給這些起名字的人的,這得有多自信才敢這麼做呀。

後來一想不對,這些菜名更多應該是靠吃的人口口相傳傳出來的,既形象、又很接地氣,非常好記。

所以美食這種東西,真的不能太在意外表或名字,只有好吃才是王道~

小主提示

1.麵疙瘩不要過早製作,否則容易結塊,下鍋時粘在一起

2.西紅柿事先炒軟變稠可以讓湯汁更濃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vT_m0BMH2_cNUgkp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