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後世子孫成日本豪門,名號很熟悉

2021-04-08   歷史潮河

原標題: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後世子孫成日本豪門,名號很熟悉

「十常侍」之亂如同財狼之害,而董卓進京之害遠大於虎狼之害,東漢末年,宦官「十常侍」禍亂朝廷,由當時的大臣何進和袁紹建議,請董卓進京,捉拿那「十常侍」。

那這宦官當政「十常侍」又是何人,漢朝分為兩個時期,西漢和東漢,西漢時期已經有常侍的叫法,但是當時的常侍並不是一種官職,而是一種獎賞,敕封稱號而已。

到了東漢時期宦官盛行,這常侍便成為了一種朝廷的職位,主要以宦官居多,當時一共有十二位常侍,其中的十位,勾結朋黨,擾亂朝廷,這就是東漢時期的「十常侍」之亂。

董卓進京之後,斬殺宦官後,沒有回到西涼,而是挾持了當時的漢獻帝劉協,當時的劉協年僅九歲便登基,當時的文臣遇到董卓這種西涼部隊根本無法招架,於是一時間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作為「四世三公」的袁紹,在虎牢關前,召集十八路諸侯對其進行討伐,重創董卓。

太師王允用美人計和離間計,借呂布之手將董卓殺死,本以為,這漢獻帝劉協能夠重登大堂,可惜這董卓部下殺進都城,害的這劉協只能一路逃亡,最終被曹操給就救了。

但是剛逃出了狼窩又跑進了虎口,曹操的野心比董卓還要大,先是逼迫劉協遷都許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此時漢朝還還沒有滅亡,

公元200年曹操去世之後,其兒子曹丕繼位,逼迫劉協三次下詔禪讓於他。

同年曹丕稱帝,改國號為魏,尊其父親曹操為魏武帝,劉協讓位之後被分為山陽公,四百年的大漢就這樣完了,作為王朝末年的皇帝,沒有幾個能夠善終的。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崇禎皇帝,掩面自殺而死,臨死前身邊只有一個太監,而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後被他人當作傀儡使用,直接被馮玉祥趕出北京落得無家可歸的地步。秦始皇的兒子胡亥被官宦之後趙高逼迫的自殺而死。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劉氏的子孫好像都喜歡投降,而且讓位之後的生活其實並不差,先是漢獻帝劉協讓位給曹丕,後來漢昭烈帝的兒子劉禪投降於司馬昭,但是這兩位亡國之君讓位後似乎過的還不錯,公元263年劉禪投降之後,被司馬昭接到洛陽看管,由於其樂不思蜀的性格,司馬昭對他並沒有下殺心,他與他的族人一直活到老了之後才死去,於公元271年劉禪去世,享年六十五歲。

220年漢獻帝劉協被曹丕逼迫讓位之後,保留了天子禮儀,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但是他只能在山陽城內活動。

按照一般的風俗習慣,女兒出嫁後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是要回娘家探親的。但是在如今焦也就是從前的山陽這個地方有一個習俗叫做:娘瞧閨女,

是因為曹丕的姐姐曹節嫁給了廢帝劉協,劉協退位之後曹節便隨著夫君一起去了山陽城,但是他們夫妻倆被軟禁於此,每到了逢年過節,曹節不免的想回家看看,但是又不敢違背曹丕,作為母親的卞太后卻是不怕曹丕,到了過節每次都是卞太后到山陽城去看望曹節。

劉協居住在山陽城期間,他倍感世態炎涼,人生如夢,超凡脫俗,大徹大悟,遂拋棄帝王之尊,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成為了大夫,身融入田園山水。而這裡的老百姓改稱皇上劉協為「大人」,改稱皇后曹節為「美人」,尊他倆為父母,從此之後劉協的子孫在山陽地區遍地都是,還有很多劉協的子孫遠渡到日本去了,在日本成了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