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里曾說: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這話一點不假,孤獨,大概是所有在一線城市裡打拚的年輕人的通病。
上下班兩點一線機械重複的生活,磨去了人身上鮮活跳躍的精神氣,夢想有沒有實現不知道,但那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自己卻被城市的鋼鐵水泥吞噬。
本以為生活本就是如此枯燥無聊,麻木不仁和冷漠疏離是大眾標配。但其實,在城市的角落裡,有一些地方,他們大多狹小逼仄,甚至僅僅只是路邊支的幾張小攤,但卻上演著城市另一種風情。
忽明忽暗的炭火燻烤出五香十色的舌尖誘惑,繚繚煙火氣裊裊蒸騰,啤酒泡沫散發出夜晚的熱辣。白天流失的元氣在麻辣鮮香的刺激下逐漸回歸,被生活麻痹的知覺在慢慢復原,城市的煙火氣在這裡完美呈現。
今天,就讓好餓君帶你去城市角落裡尋覓一遭,沾一沾久違的煙火氣吧。
*以下烤串店,排名不分先後,口味僅以好餓君個人為準。
營業時間:11::00-00:30
地址:凱旋北路190號
味道:比較忠於原味
從鎮坪路3口出來,抬眼便是一家烤串店。白色的門頭簡單幹凈,名字也取得似乎十分隨意,但簡單中也表達出了真意-只賣正宗羊肉串。
門口一個液晶顯示屏播放著歡快的異域曲調,不大的小店裡,三個新疆人忙著烤串、穿串。被清理乾淨的羊整扇整扇的掛在牆上,粉嫩的羊肉透露出新鮮的信息。
才下午3點的光景,已經有了陸陸續續排隊的人,沒有性別年齡之分,衣著光鮮的青年男女,或是周邊散布的大爺大媽,路過的時候買上幾串,也沒有什麼拘束之說。
站在馬路邊子上,吃上幾串烤串,炭火的氣息在唇齒間穿梭,羊肉的香味在舌尖縈繞,看著路邊來來往往的人群,才覺得這一刻是鮮活的。
老闆是新疆伊犁的小伙子,十幾歲出來上海打拚,如今已有近十年的時間。二十六七的年紀,卻有著年齡不符的沉穩,大概是十年打拚歲月在身上留下的印記吧。
羊肉串肥瘦相間的最為好吃,羊肉在炭火的炙烤下滋滋作響,油滴到炭火上「呲」的一聲騰起陣陣白煙,簡單地撒上一把孜然,吃到嘴裡就是絕味。油脂在齒間化開,混合著瘦肉,香味直入骨髓。
紅柳烤肉是新疆羊肉的特色。大塊的羊肉串到紅柳木上,紅柳木的木香味在高溫的激發下滲入羊肉內里,所以羊肉會有一抹別樣的紅柳木香味。
羊肉塊很大,肉很新鮮,但紅柳木上的羊肉都是瘦肉,吃起來沒有普通羊肉串肥瘦相間的香。
營業時間:18::00-03:00
地址:凱旋北路190號
味道:重口味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這家燒烤店才不緊不慢的支起攤子。位於宜川路與延長西路的交叉路口,只有一個門頭,四尺見方的地方一個小小的燒烤架,卻也足以慰藉來來往往孤單的靈魂。
據說已經在這開了好多年了,布滿油漬的地面無聲地彰顯著過往的歲月,頭頂交織的電線像極了亂麻一樣的生活。
各種新鮮的食材已經被提前腌制過,依次排開,紅黃藍綠、葷素皆有,供來往人群隨意挑選。
燒的正旺的炭火往爐子上一架,挑好的食材在燒烤小哥掌間幾番翻轉,刷油、撒上孜然粉、加辣椒,幾個動作行雲流水間,似是熟稔到了與生俱來自帶神技。
烤好的串串正是火候,肉很香,但卻極辣,邊走邊吃,辣意刺激的舌尖口水不停分泌,方能平息那抹辣意的躁動。
烤串都是提前腌制過得,所以極其入味。但是味道偏重,吃的時候最好配上一瓶啤酒,啤酒的甘澀剛好中和調料的辛辣。
這家燒烤店也是這裡的「原住民」了,八九點來吃的時候最有氣氛,小桌子小凳子大大咧咧的攤開。
深夜加班回家的人路過此處,點上幾個串,喝上一瓶啤酒,一整天的疲憊在這舌尖的享受中也煙消雲散了。
營業時間:18::00-04:00
地址:光新路131號樂購光新店
味道:稍重
說起小馬燒烤,大概許多燒烤愛好者都有所耳聞。20多年的老店,一直在光新路上從未變過。老闆是從河南來的老周,一家人來上海打拚,守著一個燒烤店,從小馬變成老馬,20多年倒也過得不溫不火。
幾年前住在周邊時,半夜經常來這裡尋吃的。每天店裡人頭涌動,外邊大馬路上坐滿了吃燒烤的人。食物散發出的鮮香和升騰起的煙火氣,似乎把空氣都變得十分鮮活。
帶子、羊肉串、生蚝、土豆以及各種錫紙燙,周圍響徹的都是大家彼此暢快交談的聲音,啤酒杯碰撞的聲音更是為夜色增香生彩。
我們到的時候,7點多。店裡稀稀落落幾個人,以往的火爆不復存在,大概是還沒到時候。
點了小香腸、羊肉串、生蚝等串串,燒烤的師傅卻換了一個陌生的面孔,不過老闆還在店裡,閒聊的時候才知道現在老馬已經不自己動手烤了,換做他的堂弟來主烤。
翻烤技術也算是嫻熟,烤好的串串鹹淡適宜,味道還是以往的味道,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沒有了以往人聲鼎沸的情景,吃起來竟然有點食不知味。
問起生意如何,老馬神情寂寥,幾年前城建改造,外邊不讓擺攤子之後,生意便不復從前。
出門的時候,看到老馬一個人呆呆的坐在門口,望著來往的車輛發獃,似乎在思索著什麼,是在為燒烤店的未來擔憂,還是為生計發愁?這就不得而知了。
營業時間:19:30
地址:襄陽南路313號
口味:適宜
在魔都,已經很少看到這樣原始的大排檔了。搭建在居民區樓下的小院裡,幾個摺疊桌,摺疊板凳一支,多姿多彩的夜晚就開始了。
幾個北方的年輕小伙子忙裡忙外,一般晚上7點半才開始營業。串串都明碼標價,自己挑選。食材都十分新鮮,尤其是帶子,又香又嫩。
來吃的人幾乎都是附近的學生和居民,都是常客了,也知曉這裡的規矩。
因是開在居民樓下,所以來吃燒烤的人幾乎都墨守成章,很少大聲喧譁。偶有一兩個大聲的,店裡年輕的小哥哥也會輕輕提醒。
去的晚的話幾乎都要排隊,座位有限,所以很多人都是點了站著吃。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是坐滿了人,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可以拼桌。等了將近十分鐘才有座位。
隨便撿了幾個日常吃的串串和帶子,看著燒烤的幾個小哥哥認真的烤著串,炭火的火光在幾個年輕人臉上明明滅滅。沉默寡言卻又有種別樣的堅毅。
吃到第一口的時候,真的有種被驚艷的感覺。食材的烤炙程度剛剛好,調料放的也是鹹淡適宜。
吃起來不重口,很溫和,既能吃到食材本身的味道又能吃到調料的味道,每一種都很好吃。尤其是帶子,很新鮮,吃起來柔嫩帶著股誘惑力。
每一家燒烤店都是生活河流上的渡口,用一船的麻辣奔放,搭救那些倦怠而飢餓的靈魂。
燒烤這種吃食,原本就是再市井不過的,就是要在大排檔里或者路邊街角,大家圍坐一團,肆意談話,大口喝酒,大口擼串,生活的愁悶在一口酒一口肉在這開闊的天地里消弭無蹤。
然而現如今城建規劃,許多往日的燒烤攤子都慢慢的消失了,或者搖身一變成為精緻的燒烤吧,但是在精緻的環境里擼串總是感覺束手束腳不盡人意,於是便作罷。
不過如果仔細尋找,還是會有那麼一些店,仍然頑強的生存著,它們散布在城市的角落或者街邊,在靜默的夜裡擺渡著那些在城市裡「流浪」的靈魂。
一日不過三餐六尺,人生只是手中一串。找個周末,一起去吃頓燒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