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颱風、暴雨等影響,近期一些地區的莊稼生長造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失。當前,玉米大多處於花粒期,這是玉米成熟的關鍵時期。玉米倒伏是玉米栽種常遇到的問題,若發生在玉米抽穗結實期,必然會造成玉米減產。
下面,我們就玉米倒伏類型、倒伏原因、預防措施、補救措施等相關知識與農民朋友分享一下,以供參考借鑑。
一、倒伏類型
玉米倒伏的類型主要有:根倒、莖倒、莖折等三種形式。
根倒:常發生在玉米快速拔節生長期,由於植株根系不壯、下扎土壤不深,根系難以穩固起地上部位而造成的倒伏。根倒一般表現為莖葉正常,不彎也不折。
莖倒:與根倒剛好相反,莖倒發生後,玉米的根系仍在土壤中,但地上的莖稈卻發生彎曲。這種倒伏現象,常發生在密植的玉米地塊,或莖稈韌性較強的玉米品種。
莖折:莖倒的特殊情況,莖折出現後,玉米根莖被直接折倒。一般來說,莖折的危害最大,情況嚴重的地塊將顆粒無收。
二、倒伏原因
玉米植株出現倒伏現在的主要原因:品種、氣候、人為等因素造成。
品種:每個地區的氣候條件有差異,有些地方種植的玉米品種植株較高、莖稈細、抗倒伏性差,從而使當玉米結實以後,莖稈難以支撐玉米棒子的重量而出現倒伏。
人為:比如種植密度過高、水肥施加過量,造成植株旺長、行間通透性較差,在遇到大風大雨天氣後很容易發生倒伏。
氣候:持續的大風、大雨等天氣狀況,特別是暴雨、颱風,玉米植株很難逃脫倒伏結局。
三、預防措施
除了天氣因素造成玉米倒伏難以避免外,可以通過採取合理選種、科學栽種、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玉米倒伏發生。
1、在品種選擇方面,要結合當地氣象環境,儘管選擇抽穗較矮、根系健壯、抗倒伏性強的高產玉米進行栽種。
2、玉米幼苗移栽時,定植密度要合理,一般控制在每畝3500-4500株的種植規模。
3、水肥管理合理,一般在7月開始及時進行化控,重視葉面肥的噴施。
4、在玉米抽穗期,最好採取隔行去雄處理,當授粉完成後要及時去掉全部雄穗,對預防倒伏有較好效果。
四、補救措施
對於已經發生倒伏的玉米地塊,要分情況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以儘量減少產量損失。
1、如果倒伏發生在抽穗揚花以前,由於玉米植株可以自行恢復,且靠近地面的莖節能夠生根自然紮根。這種情況對後期產量影響較小,農戶不要對其人為扶正,以避免可能造成的二次傷害和影響近地處莖節生根下扎。
2、如果倒伏發生在抽穗揚花之後,一定不要有剪葉、去頭等補救措施,應該儘量在倒伏發生的當天,人為輕輕地扶正玉米植株,然後將3-4棵玉米植株進行扎把處理。如果倒伏超過三天以上就不要對其扶正了,避免二次傷害。
倒伏對玉米的產量必然會有一定影響,尤其在大風大雨等不可抗拒因素下造成的倒伏,只能採取合理的補救措施降低損失。但能通過學習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來避免因品種選擇不合理、種植管理不合理等造成的玉米倒伏。以上就是我們為農民朋友分享的玉米倒伏相關技術知識,希望對農民朋友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