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雞蛋,若不注意這3點,吃雞蛋會變成壞事,知道是為什麼嗎

2020-08-14     熊貓營養課堂

原標題:早餐吃雞蛋,若不注意這3點,吃雞蛋會變成壞事,知道是為什麼嗎

雞蛋被譽為「全營養食品」,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少不了的美食之一,也是公認的早餐營養食物,因為雞蛋不僅營養價值高,富含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等所有營養物質,可以為身體補充優質蛋白質、增加飽腹感、幫助減肥、提高記憶力以及保護視力,而且還能換著花樣吃,水煮蛋、煎蛋、蛋羹等諸多吃法,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雞蛋作為日常早餐。但是雞蛋雖好,也有需要注意的點。早餐經常吃雞蛋的人,需儘早知道這3點,有利於身體健康,若不注意,吃雞蛋也可能會變成壞事,反而有損健康,別不當回事兒!

1.別吃溏心蛋

溏心蛋是蛋黃可以流動的白煮蛋,蛋白很嫩、蛋黃的中心還只是剛剛開始凝固,吃起來口感極佳。然而卻不建議食用,因為溏心蛋比完全煮熟的雞蛋更難以吸收蛋內的營養,煮熟的雞蛋中的營養物質可以達到98%以上的吸收,而溏心蛋只能達到81%的吸收。並且由於沒有完全煮熟,雞蛋中可能含有沙門氏菌導致感染,會引起消化不良、阻礙腸道吸收營養,甚至會導致食物中毒或者威脅生命安全。所以吃溏心蛋不僅不能滿足身體所需的營養,而且還會影響健康。

2.少吃煎蛋

據研究,雞蛋經過煎炸後糖化蛋白含量會上升到原來的30多倍,糖化蛋白與人體衰老和很多臟器的損害關係密切,大量糖化蛋白進入體內會與蛋白質結合產生糖基化終產物,使皮膚產生皺紋,導致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甚至會增加致癌的風險。同時煎蛋會產生油煙,油煙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所以煎雞蛋可以偶爾吃,但不要每天吃。

3.不捨棄蛋黃

很多人認為蛋黃中膽固醇含量豐富,對健康有害,其實膽固醇並不是什麼壞東西,它是人體每一個細胞都需要的重要成分,人體合成的膽固醇遠比一個雞蛋中吃進去的量多。事實上,蛋黃營養要比蛋清豐富,像鐵、卵磷脂等營養物質都在蛋黃中,尤其是卵磷脂,它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順利通過血管壁而被細胞充分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可以提高腦功能、增強記憶力。此外,其中的蛋白質含量也更高更優質,所以把蛋黃去掉等於把雞蛋大部分營養去除,建議蛋清和蛋黃一起食用,只要不過多食用就好。

雞蛋本是高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不要因為不注意反而對身體有害了,烹調雞蛋最好的方法是水煮蛋,這樣保留的營養最全面,且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瑾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e4A7HMBd8y1i3sJg9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