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代才出現民族國家,但愛國主義,並不是近代才有的。
自從有了「國」這個稱呼,愛國主義就隨之出現。
甚至,沒有「國」這個稱呼時,你也要愛部落、愛聯盟。
因為人類之所以站上食物鏈的頂端,能夠突破基因的局限,成為萬物之靈,就是靠了大規模合作。
國家,正是大規模合作的高級形式。
一句話總結,愛國主義符合進化論要求,是最科學的情感!
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絕到現代,也正是擁有這種健康向上的情感。
那些一提「愛國」就嘲諷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當歲月洗盡鉛華,歷史終將記住真正愛國的人,歌頌愛國情感的人。
一篇文章,寫不盡五千年愛國故事,只擷取十首詩詞,看一看我們的先輩,我們的同胞,如何表達對這個國家、這片熱土的摯愛。
(以時間為序,排名不分先後;這些詩歌主要為文人所作,不含歷代政治家)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是做出「六王畢,四海一」大事業的秦地,流傳的詩歌。
儘管沒有出現「國」的字眼,但「王於興師」、「與子同袍」,深刻體現了對群體的情感,對「國」的認同。
儘管千年之前,「國」的定義不同,但這種情感,同樣熾烈。
那個時代,就有兩個著名的例子。
一個是孔老夫子。魯國規定,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淪落為奴隸,任何人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就可以獲得補償。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贖回來,卻拒絕了國家的補償。
孔子說:你錯了,如果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同胞了。
另一個是弦高。弦高是一位商人,經過滑國時遇到襲擊鄭國的秦軍,他冒充鄭國的使者,以四張皮革和十二頭牛犒勞秦軍。秦國領軍大將孟明視以為鄭國已有準備,於是順手滅掉滑國後返回,鄭國得以倖存。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首詩,戰意縱橫、英雄豪邁,足顯大唐氣象。
一個真正的強國,一定是尚武的國度,是崇尚軍功的國度。
大唐的每一首邊塞詩,尤其是盛唐的邊塞詩,都是一首關於熱血的歌謠。
一個不熱愛這塊土地、這個國力的將軍,不會成為飛將;
一支不熱愛這塊土地、熱愛這個國家的軍隊,不會守住陰山;
一個不熱愛這塊土地、這個國家的民族,不會讓這首詩歌傳唱至今!
秦、漢、唐,這首歌傳遞了三個朝代的強悍精神,表達了一個大國之民的心聲!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戴叔倫的歲數,比王昌齡小很多,他生於732年,年輕時恰逢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但就算這樣,仍然寫出了「願得此身長報國」的鏗鏘之音。
當然,從「不教胡馬度陰山」,到「何鬚生入玉門關」,我們看到更多的悲壯。
但是,大唐終究是大唐,不會向隅而泣,而是勇於跟命運鬥爭,詩句永遠那麼盪氣迴腸。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到了宋朝,為國征戰的男兒,開始地位變得地位低下,但文人們的愛國情懷,在憤懣的現實中,也抒發的很多。
但是,格局、氣度,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陸遊的這首詩,算是比較鏗鏘有力的,但也顯得底氣不足,沒有唐詩大氣磅礴、一氣呵成的感覺。
究其原因,還是大宋武功不行!
不能守土復開疆,詩歌就不會真的雄壯起來。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堅守,一種可貴的情懷。
畢竟,沒有哪個國家永遠強盛,只要在低谷時不放棄信念,總有再次輝煌的那一天。
陸遊感嘆,「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那時候,中原已經失去天山400年了。
哪怕現代國家,誰還會對40年前的領土念念不忘?
這就是深沉的文化力量。
這些詩歌,或許沉鬱,卻告訴子孫,奮鬥,不要放棄,要爭取,我們會得到,會再次復興!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有人說這是偽作,我卻不這麼認為。
詩歌,與人的經歷、性情、修養,是緊緊熔鑄在一起的。
你無法讓李白寫出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也無法讓杜甫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
這首悲壯、豪邁的詞作,恰如我們所了解的岳飛。
如果真是偽作,那這這首詞的人,絕對是大家,不可能籍籍無名,也沒有必要託名岳飛。
何況,我們毋須作這樣的考證。
因為,它最適合岳飛。
因為,只看內容就足夠了。
這是南宋絲管柔弱之音的吶喊,讀之讓人精神一振。
我們這個民族綿延至今,不靠「暖風熏得遊人醉」,正是靠了「笑談渴飲匈奴血」!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你可以說文天祥的戰略有問題,能力有個問題,但你不能說一個堅持本心的人的情懷有問題。
單單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鼓舞了多少在黑暗中前行的人們?
這是一個無限崇尚歷史的民族,從歷史中汲取的最強大的力量。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宋之後,詩歌之所以沒落,就是因為多了很多說理的成分,不再想唐詩那樣自由奔放,直抒胸臆。
但是,也不能阻擋一些詩歌的光芒。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已經與近現代國家的認識相差無幾。
放到現在,可以為用的每個人引用,一點也不過時。
而且,也說出了愛國情懷的真諦。
對我們的國家,既要同富貴,更要同患難。
在她繁榮時,你的每一句歌頌,都是錦上添花;
當她苦難時,你的每一分付出,才是真正深沉的熱愛。
這一點,在近代革命時期體現最為明顯。
有多少仁人志士毀家紓難,只為國家能獨立,人民能自由,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國家抗擊帝國主義、外來侵略的最偉大勝利,也打造出了一個民族國家。
經歷了抗日戰爭,民眾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空前強烈。
在這期間,湧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愛國歌曲,《義勇軍進行曲》、《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黃河大合唱》,等等,我們這篇文章只選用於吟誦的詩歌,不選歌詞。不然的話,單是抗日戰爭時期,經典的愛國歌曲就不止十首。
所以,我們才說,抗日戰爭熔鑄了中華民族。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首詩作於1938年,還處於戰爭的漫漫長夜中。
詩人悲憤,卻有充滿熱愛。
無論那個黑暗的時代,還是這個美好的時代,我們需要射向敵人的憤怒的子彈,也需要如此深沉濃厚化不開的摯愛。
唯有鐵血,讓我們保持強大;唯有摯愛,讓我們心有憐憫,知道去向何方。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燻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裡蝸行摸索
我是乾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縴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裡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
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 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春天伊始,百業遂興。
這是詩人舒婷在1979年寫的詩。
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這是一系列苦難的意象;
古蓮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線,又飽含著對新的時代、新的開始的期盼。
這是一首盪氣迴腸的詩,也是讓我們感慨萬千的詩。
尤其從四十年後回望,雪白的起跑線,如今已經變成了起飛線,我們會奔向更遠的遠方,會飛向更高的天空。
現在還有很多困難和不足,再困難,沒有抗日戰爭時困難,再不足,沒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足。
可能有了苦難,有了困難,才有了深沉的打動人的詩歌,「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但是,我們不願意國家有任何的不幸!
人間正道是滄桑,沒有不存在苦難的國家,有的國家在失敗中沉淪,有的卻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前不久,剛上三年級的姨家小妹學校演講,讓我幫她寫演講稿《祖國,我想對你說》,正好把它放到這裡:
如果說,祖國是一條從五千年前奔涌而來的大河,我就是此時此刻,小小浪花一朵;
如果說,祖國是一座千磨萬擊依然堅韌的高山,我就是你呵護之下,小小石子一顆;
如果說,祖國是一片浩瀚無垠波瀾壯闊的天空,我就是胸膛之上、淡淡白雲一抹。
我在無數的歷史篇章中讀到過你,你是藍田元謀的篝火,是黃帝奔馳的戰車,是衛青高高揚起的斗篷,是大唐塞外的如雪大漠;
我在艱辛的淚水苦難中感受過你,你是異族踏過的貧瘠田野,你是燃燒在大江南北的熊熊戰火,你是不當奴隸的憤怒吶喊,你是長征路上的豐碑座座;
我在成功的喜悅輝煌中擁抱過你,你是城樓上嘹亮的湖南口音,你是長街上滾滾而過的鐵流戰車,你是紅海戰艦上小女孩的溫馨笑臉,你是每一個城市、每一座鄉村,飛起的嘹亮歡歌!
因為我愛你,包括你的苦難、你的不足;所以我愛你,為了你更加強盛,更加頑強奮鬥、更加努力拚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