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可為何很多患者不能如期自愈?

2020-02-21   科學加

醫學界普遍認為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但中科院院士陳孝平提醒,武漢很多患者未能如期自愈,不應過度強調自限。新冠有何特殊處?

文/記者 廖邁倫 馮曉紅

編輯/吉菁菁 新媒體編輯/聶淑芳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實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從字面上理解,「自限性疾病」就是「會自己好」的疾病。不過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外科學系主任陳孝平也提醒,很多(新冠肺炎)患者未能如期自愈,「我一直反對過分強調『自限性』來誤導病人。」

什麼是自限性疾病?為何新冠肺炎身列其中?同是自限性疾病,為何新冠肺炎的周期比感冒長很多而且有較高的病死率?

新冠病毒如何侵入人體?

自限性疾病,指疾病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患者並不需要接受特殊治療,不治療或對症治療一段時間後,依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的疾病。近期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何屬於自限性疾病呢?若想明白其中關竅,不得不從新冠病毒入體談起。

(圖片來自網絡)

一次咳嗽或噴嚏帶來的飛沫,亦或是接觸後沒有洗手就揉眼睛,均可能將病毒帶入體內。病毒進入人體後,病毒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可與同樣含有這種酶的粘膜細胞完成受體結合,進而侵入細胞內部,並將自己的遺傳物質RNA釋放到細胞中,繼而指揮核糖體開工,將整個細胞工廠變成病毒生產基地。

隨著病毒軍團的壯大,被感染的細胞開始向免疫系統發出警報。隨後,白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加入戰場,但有部分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出現了過激反應,造成了細胞因子風暴。從而導致免疫細胞瘋狂攻擊肺部細胞,造成肺纖維化,患者最終窒息而亡。

為免這一情況的出現,首先需要保證為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爭取時間並提供能量,讓其變得強大去對抗病毒;同時也要避免另一種極端情況:因不斷召喚更多免疫細胞加入戰場,而造成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 CS)。

細胞因子風暴是典型的「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圖片來自網絡)

據《柳葉刀》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重症監護室新冠肺炎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明顯高於普通患者,推斷病情嚴重可能就與細胞因子風暴相關。細胞因子風暴會導致一種致命的不正常免疫狀態。

正常免疫狀態下,免疫系統處於受控狀態,不會傷害人體自身。而CS狀態下,免疫細胞(T細胞、巨噬細胞和NK細胞)快速增殖並高度活化,產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和化學介質。在殺傷病原體的同時,對自身也造成強力的免疫破壞。

所以,只有讓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們處於「正常狀態」,經過它們的共同努力,才能將病毒最終消滅,患者也會隨之痊癒。

自限性疾病≠無需醫療干預

新冠病毒肺炎是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但千萬別誤解為新冠肺炎就不需要醫療手段治療。

自限性疾病可分為良性自限性疾病和相對自限性疾病。前者往往指的是即便不給予治療,患者也有可能自我緩解的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相對自限性疾病則由具有傳染性的病毒引起,自身的免疫力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疾病的進展,但患者通常不能在無醫療干預的情況下自愈。

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對媒體表示,其實目前醫生所做的,就是在幫接受治療的患者挺過兩個禮拜:「兩周後,病人自身的抗體就起來了,對新冠病毒就有了強大的對抗力量。」

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熬」,醫生所做的醫療干預,正是幫患者「熬」過去。因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雖屬於自限性疾病,但並不代表著患者不需要醫療干預。正如維基百科中對「自限(self-limiting)」一詞的定義:疾病具有自限性的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醫療干預不會更快地結束病症或其症狀,或者在嚴重的情況下不需要醫療干預。

實際上,人體對不經常接觸的病毒是沒有免疫力的,這種病毒一旦侵入人體就會瘋狂複製,破壞人體細胞致人生病。另外,不同的病毒對人的傷害也有所不同。鼻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往往在人免疫力強時,自身免疫細胞就能將其清除;而狂犬病毒一旦進入體內,就會開始瘋狂複製並致人發病,這種患者醫生基本上「無力回天」,所以一旦被寵物咬傷,必須打狂犬疫苗。

自限性疾病自愈周期「有長有短」

事實上,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外,還有許多我們熟知的自限性疾病:病毒性感冒、水痘、輪狀病毒腸炎等。

病毒性感冒一般5-7天可自愈;一年四季都可發病的水痘的自愈周期一般一周左右;作為多發於嬰幼兒、也偶發於成人的輪狀病毒腸炎一般5-10天可自愈。看到此處,可能大家會有疑問,同樣是自限性疾病,為何這些常見病短時間內就可自愈,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卻病程較長呢?

屬於杯狀病毒科的諾如病毒所導致的胃腸炎,也是多數患者2~3天即可自愈的自限性疾病。(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這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突發性疾病,暫無疫苗用於預防,也並無已上市的具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目前,臨床上只能採取對症、支持和免疫調節治療。此外,一些重症患者會出現瀰漫性肺損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嚴重的膿毒血症,進而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終因呼吸抑制而亡。

雖然新冠肺炎與其他自限性疾病相比自愈所需的時間更長,但自限性疾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欺軟怕硬」,即欺負免疫力低下者。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對於當前身處疫情大背景下的每個人來說,只要並無基礎疾病,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均是個好選擇。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康復研究所所長王安利教授也表示,體育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最主要體現在改善了人體的自穩態,即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使身體更「耐折騰」,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連結>>>

新冠肺炎愈後會再感染嗎?

抗體保護周期待時間檢驗

當患者在醫生的幫助下,成功地「熬」過去,並康復出院後,體內會產生一段時間的抗體。那麼何為抗體?

抗體其實是免疫細胞產生的抵抗細菌、病毒和其他病菌的一種蛋白質。

人類自身免疫細胞在病毒剛剛入侵時,往往無法準確地識別其「侵略者」的身份,免疫系統能做的就是將已被感染的細胞殺死。

抗體結構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但在這個過程中,免疫系統也會查找細胞的特殊性,繼而發現被感染的細胞上有一些此前沒見過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其實就是病毒的外殼。此時,免疫系統就會產生與這些蛋白質吻合的蛋白質,讓每個免疫細胞攜帶,碰到不明的蛋白質,就用這個蛋白質去接觸,若能吻合,就將其吞噬消滅掉,不吻合就放過它。

免疫系統也有可能將病毒要插入細胞的口直接吻合上,然後堵死,使這些病毒沒有能力通過「口」插入到新的細胞上,從而感染其他細胞。這個識別性的蛋白質就是抗體。因此,抗體並不能直接殺死病毒,其作用只是讓免疫細胞能識別病毒,或者阻斷病毒的感染。

無疑,被病毒感染後的康復者會產生抗體,這幾乎能實現終生免疫。但有時,免疫系統會把身體的某些部分誤認為外來入侵物,進而釋放出一種名為「自身抗體」的特殊抗體,可以攻擊自身細胞和組織。

張定宇院長也指出,雖然患者出院後體內會產生一段時間的抗體,但是否能達到終身保護,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對此,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林炳亮主任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從理論上講,新冠肺炎作為一種急性傳染病,患者在治癒後應該會產生一定的抗體。但不同病毒的抗體能起到的保護作用和保護程度都不一樣,還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29795

2.https://mp.weixin.qq.com/s/u1GPbS_Os19OlpjiYTWMhg

3.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002/11/t20200211_34247303.shtml

4.http://sports.china.com.cn/tiyuzhongguowangjiajia/detail2_2020_02/07/1721389.html

5.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29795

6.http://news.hexun.com/2015-01-09/172202890.html

7.https://www.sohu.com/a/230204014_634722

8.http://tag.120ask.com/jibing/lzbdxcy/1355580.html

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801290575821038&wfr=spider&for=pc

10.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lf-limiting_(biology)

11.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E7%96%AB%E6%83%85%E5%B7%B2%E7%BB%8F%E6%9C%89%E4%BA%BA%E8%A2%AB%E6%B2%BB%E6%84%88%E4%BA%86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