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死因排名出爐!「頭號殺手」竟是它……

2020-08-03   上海崇明

原標題:近年死因排名出爐!「頭號殺手」竟是它……

一說起癌症,很多人都把它當成「死亡」的代名詞。然而,萬萬沒想到, 「健康殺手」排行榜中,癌症僅排第3!

致死率比癌症還高的兩大「殺手」究竟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遠離呢?

1

兩大「殺手」的殺傷力

據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發布的《1990-2017年中國及其各省的死亡率、發病率和危險因素》報告顯示——中國人目前的第1大死亡原因是中風,第2是缺血性心臟病,第3才是我們極為恐懼的癌症——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

1

頭號殺手——「中風」

中風又名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病,因顱內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腦組織損傷,進而產生一系列症狀,包括腦溢血、腦梗死。

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腦卒中現患人數達1242萬,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平均每7秒就有1人發生中風,每21秒就有1人死於中風!

2

慢性殺手——缺血性心臟病

在缺血性心臟病中,最常見的誘因是冠狀動脈硬化引起的冠狀動脈狹窄和梗塞,約占總發生率的90%。

從死亡數據變化看來, 缺血性心臟病增長了約40.1%,其死亡率占總死亡的17.8%!

2

5大可控的高危因素

1

高血壓

高血壓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長期的高血壓,會造成心肌肥厚,引起心室的擴大,進而導致心功能不全、心衰。

另外,血壓升高,血流對血管的衝擊力增大,動脈血管內皮功能遭受損傷,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誘發心梗、腦梗、動脈出血等。

降壓3步走

正確用藥,定期監測。

需要注意脈壓差應該維持在30~40mmHg左右,如果數值超過60mmHg,則稱為脈壓差增大,更危險。

少油少鹽,適當補鉀。日常可適當補充紫菜、銀耳、香菇等含鉀食物,促進鈉的排出。

2

糖尿病

據調查數據分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2/3以上的2型糖尿病人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但其併發症可達到100多種,其中包括造成主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

控糖2寶

運動:運動能減少人體多餘的脂肪,幫助恢復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通過運動增加肌肉含量,能讓胰島素更好的發揮作用,因此建議每周至少保持3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

舒心:長期處於緊張、焦慮、抑鬱的情緒中,在大腦調控下,腎上腺素會釋放過多,抑制胰島素分泌,增高血糖。

3

肥胖

肥胖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普通人的2-3倍。肥胖者大多出現身體代謝異常,血脂、血糖都不能充分被利用,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壁變窄、阻塞。

另外,肥胖者血液總量增高,心臟每分鐘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多,加重了心臟負荷,更易誘發病變。

控制數值

自測肥胖BMI=體重(kg)÷[身高(m)]²

正常值:18.5-24.99;>25即超重;>28為肥胖。

另外,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可能預示腹型肥胖。

4

血脂異常

據研究證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或總膽固醇升高為特點的血脂異常,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壞膽固醇過多時,會附著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並聚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一旦脫落或是破裂,很可能引發心梗、肺栓塞、猝死等疾病,危及生命。

研究顯示,壞膽固醇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減少12%,全因死亡率可降低12%。

控制數值

普通人群血脂中總膽固醇<5mmol/L

有一項基礎疾病人群 應<4mmol/L

合併多項疾病的極高危人群 需降至3mmol/L

5

吸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會通過呼吸進入血液,干擾血液中的脂肪代謝,降低血管彈性,影響血流,損傷血管。

而被動吸二手煙的傷害也是同樣的,而且 在家裡抽煙,地毯、衣服、沙發等都會殘留「三手煙」。

遠離香煙

日常生活中不僅要做到不吸煙,還要儘量遠離二手煙。

除了控制這些高危因素

「殺手」來臨的一些預警信號

也要學會早辨識

以降低其危險性

3

危險來臨,有跡可循

1

警惕6大中風先兆

突然的、劇烈的頭痛,並逐漸加重

突然視物模糊或眼前蒙黑,並有重影

身體一側突然麻木、無力

口角向一側外斜,還流口水

舌根發硬,說不清甚至說不出話

喝水、進食過程會出現莫名嗆咳

出現這些信號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特別是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

2

缺血性心臟病信號

勞累、運動後或情緒激動時會出現突發性的胸痛,還伴有乏力、頭暈、噁心等症狀

夜間睡覺時,若枕頭過低,會出現胸悶憋氣的狀態,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

出現進行性加重的耳鳴,並伴有不明原因的心跳紊亂

出現這些信號時,可能預示缺血性心臟病,要提高警惕。

來源:科普中國、勞動報

編輯:毋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