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新上線了一檔知識分享類節目《叮咚上線!老師好》,恰逢之前高考分數填報之際,經濟學家薛兆豐教授和高考志願填報老師張雪峰作為」知識分享官」為正在填報志願的高三學子給出了很多建議。
比如薛教授提到了三個未必:未必會選到最賺錢的專業;未必會選到未來最熱門的專業;未必能選到最對口的專業。上過大學的人都很清楚,時代發展瞬息萬變,誰能想到十幾年前毫不起眼的網際網路在今日已經能夠取代很多的傳統行業,所以今天熱門不代表明天熱門,專業對口不代表未來從事,我大學學的英語專業,但我們班至今仍然從事英語相關專業的同學基本上沒有,而是通過英語敲開了很多工作的機會。
同樣,在熱門的行業中,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賺錢,而是具有一定品質的職場牛人才行,張雪峰作為最熟悉高校的一位老師,他提了幾點實用性更強。
1、對於理科生選專業來說,興趣更重要還是前景更重要?
答:興趣更重要。雖然對於理科生來說有很大幾率會從事這個選擇的專業,但是硬要逼自己從事不喜歡的行業這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現在很火的專業未來不一定會很火。自己喜歡的專業才會投入更多時間精力,這對於整個職業生涯有幫助,所以興趣很重要。
2、對於想學計算機的學生,應該先選大學後選專業還是先選專業後選大學?
答:先選專業後選大學。國內有很多計算機教得非常好的學校雖然不是雙一流大學,但它們非常優秀,比如杭州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的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這些學校在這個專業上很有優勢,對於理工類學生就業時是先看專業排名,對於文科類學生就業時是先看學校排名。
2、我想學數學專業,父親說數學專業不好就業,想讓我學化學材料,怎麼辦?
答:數學專業非常好找工作。上了研究生之後可以去銀行、證券、保險公司,對於數學專業的需求量很大,材料專業對於人才需求必須是研究生甚至博士,材料專業還不容易去創業,而數學的創業幾率要大很多,所以在兩者之間選擇建議選數學。
相對於薛兆豐和張雪峰的知名度,中國人民大學物理系的張威教授可能知名度不高,但他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真正的物理學課,內容是關於黑洞理論。
本來以為會非常枯燥,沒想到張威老師娓娓道來的講述竟然得到了50位觀眾的一致認可,超過了薛兆豐(41票)和張雪峰(48票)的得票。
1919年11月6日一個下午,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在牛頓的肖像畫之前用一組日全食的照片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一理論當時轟動全球,承包了當時所有主流媒體的「熱搜」席位。
在這個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宇宙會膨脹,恆星會死亡。那些比太陽更大的恆星在死亡的時候,其自身巨大的重力會把它們一點一點的壓縮變小,直到壓縮到非常小的區域,而它龐大的重量所產生的引力同樣巨大,能讓所有進入它勢力範圍的東西都無法離開,連光都無法逃脫它的束縛,這就是黑洞的來歷。
黑洞之所以被稱為黑洞,因為它是一個完全黑暗的領域,它既不會像太陽或星星一樣自己發光,也不會像月亮一樣反射光,那麼黑洞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呢?
黑洞是有邊界的,在邊界之內它完全黑暗,但在黑洞之外,黑洞巨大的質量會嚴重扭曲它附近的時空,使得電磁輻射發生彎曲,於是我們可以用射電望遠鏡來拍攝黑洞邊界電磁輻射輪廓像。
但又一個問題產生了,想要拍攝黑洞的樣子,必須要使用像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來自不同國家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工程師們聯合起來,調動了全球的八個天文台,用他們各自的射電望遠鏡陳列組成了一個虛擬的望遠鏡網絡,構成了一個口徑等同於地球直徑的事件視界望遠鏡。
這八合一的望遠鏡要像一個望遠鏡一樣工作,就需要保證所有的組成部件都高度協同一致,為此,科學家們動用了數億年才誤差一秒的氫原子鐘,為這八個望遠鏡校對時間,保持時間上的同步,而適合觀測的時間窗口每年只有短短几天,錯過了就要再等一年,所以他們嚴陣以待。
在克服了重重困難之後,科學家終於在2017年完成了拍攝,隨後將擁有幾千個TB的海量數據硬碟通過郵件寄到了數據處理專家的手中,並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沖洗」,最後在2019年才得到了黑洞的照片。
黑洞到底有什麼用呢?雖然目前對黑洞的研究並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價值,但101年前,愛因斯坦用他的理論告訴我們:你只需要解出一個方程,就能知道宇宙誕生之初發生了什麼,了解宇宙在未來將走向何處,由此洞悉星球的前世今生,進而讀懂這個世界看不見的各種輻射和能量。
這便是物理學的硬核浪漫,物理學的歷史就是渺小人類憑藉自己的浪漫和好奇心在恢弘的宇宙中探尋真理,創造奇蹟的史詩。
張威的講述方式不同於傳統意義的說教方式,他通過一個故事,一種理論,一份情懷打動了所有看過這個視頻的觀眾,讓大家相信物理學並不枯燥、乏味,反而充滿了童趣與天真,世界如此美麗,那些研究世界的物理學家又怎會缺乏有趣的靈魂呢?
《叮咚上線!老師好》每期邀請不同的老師講述他們各自領域的內容,既有美麗動人的中科院「現代詩人」戴濰娜,又有行走的法律百科全書金碩律師等等,在了解不同學科特點的同時,用有趣、有料、好玩的學科「帶頭人」為我們打開一扇科學與藝術的殿堂,在知識的海洋里衝浪前行,對於培養祖國的未來一代頗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