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重工:在手訂單21億元 實控人一致行動人增持股票提振信心

2020-05-09     覽富財經

原標題:海陸重工:在手訂單21億元 實控人一致行動人增持股票提振信心

5月8日,海陸重工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一致行動人擬增持金額不低於500萬元人民幣,不高於1,000萬元人民幣,增持期限為6個月。僅5月7日當天增持金額即達到488萬元。海陸重工公告表示,增持目的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維護中小股東利益。 海陸重工年報顯示,2019年製造主業結轉的在手訂單總計約21億元。同時,海陸重工也制定了2020年目標,實現凈利潤2億元,但公司公告中也指出,該目標不構成業績承諾。

剝離不良資產 財務輕裝上陣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同比增加5.58%。凈利潤虧損18.44億元。而造成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計提了近20億的資產減值損失。剔除資產減值等影響因素,公司凈利潤約9000萬元。

海陸重工上市12年,僅近兩年虧損,其他年份全部盈利。而造成近兩年虧損的直接原因都是收購江南集成帶來的併購之傷。江南集成主營光伏EPC業務,海陸重工於2017年以17.55億元收購江南集成,而2018年「531」光伏政策,使江南集成發展勢頭戛然而止。受補貼退坡影響,2018 年光伏市場需求側出現斷崖式下降,全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僅為 44.38GW,首次出現負增長。江南集成收入及利潤規模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目前江南集成業務全面停滯,並已資不抵債,凈資產-6.67億元。對此,海陸重工已給出剝離方案,以1.9億元轉讓所持有江南集成的83.6%的股權,接盤該筆不良資產的受讓方是實控人親屬,由此也可看出,海陸重工實控人主動擔當,努力挽回上市公司損失。

而根據此前海陸重工和江南集成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業績承諾方應向公司補償金額為15.6億元,目前公司已向承諾方提起仲裁。如果海陸重工能順利拿到補償款,加上本次股權轉讓1.9億元,恰好與當時購買江南集成收購價格相當。

原主業發展穩健

除去江南集成業績,海陸重工其他主要業務板塊發展向好。尤其公司主業鍋爐及配套產品收入超8億元,同比增幅接近15%。壓力容器收入接近3億元,同比增長2%。而電力銷售收入超1億元,去年同期僅1000萬元,成為支持公司業績增長的後起之秀。

在5月6日海陸重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中,有投資者評價,「公司目前的幾塊業務只要好好做,機會還是很大的。鍋爐和壓力容器行業壁壘高。電站業務比較穩定,能帶來穩定現金流和固定收益。廢固業務市場機遇大,關鍵在於執行的力度,希望公司能出台一些激勵人才的措施,來帶動業績成長!」

注入優質電站資產 今年盈利目標2億元

除了「去舊」,海陸重工也迎來「換新」,只是這次選擇更為穩健。

在公司此前披露的資產收購公告顯示,海陸重工全資子公司將以6439萬元收購寧夏漢南光伏全部股權。漢南光伏位於寧夏中衛市區西北方向,滕格里沙漠邊緣地區,日照充足。漢南光伏為建設總規模20MW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電站)項目,已在2018年納入國家新能源第七批國補目錄。對於本次收購電站,海陸重工表示,有利於公司電站結構及區域布局進一步拓展優化,又能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

目前海陸重工已有145.9兆瓦電站規模。根據公司公告顯示,2018年電力銷售收入不足1000萬元,而2019年已躍升至2019年1.2億元,毛利超過7000萬元,毛利率高達60%。

此外,公司也給出2020年業績目標,計劃實現凈利潤2億元,公司也同時指出,該目標不構成業績承諾。如果該目標能成功實現,不僅公司將實現摘帽,而且利潤也將突破歷史新高。公告顯示,公司餘熱鍋爐、壓力容器及核安全設備產品於2019年結轉的在手訂單總計約21億元,這為後續穩定經營提供了充足的業績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z-2DHIBd4Bm1__YXh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