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藍多:25年的「時代魔咒」,增收不增利愈發嚴重

2020-06-02     覽富財經

原標題:妙可藍多:25年的「時代魔咒」,增收不增利愈發嚴重

6月2日開盤,妙可藍多(600882)的股價低開高走,創下了40.9元每股的歷史新高,然而僅僅兩分鐘之後,公司股價快速跳水,盤中最大跌幅超過了8%。不過午後開盤,妙可藍多再次出現拉升,截至當日收盤,每股收報37.90元,跌幅為5.86%。

妙可藍多主營業務為以奶酪、液態奶為核心的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公司也從事以奶粉、黃油為主的乳製品貿易業務。

據覽富財經了解,公司前身從山東農藥、大成股份到華聯礦業,再到廣澤股份以及現在的妙可藍多,在A股市場先後發展經歷了農藥、礦業到乳業的近25年發展歷程。

山東農藥(1995-1999):上市時代

作為山東淄博市首批股份制試點單位,山東農藥在1988年經淄博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批覆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到了1995年11月,公司經證監會批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山東農藥。

同年12月份,山東農藥收到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統計局、財政部、勞動部、人事部聯合通知,確定公司為大型(一)檔企業。在1997年10月,公司的除草劑草凈津榮獲「國家級新產品」稱號,同年12月31日公司的「植保」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業績方面,山東農藥在1995年至199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實現2.96億、3.35億、3.14億、3.42億、3.99億,分別同比增長21.65%、13.18%、-6.05%、8.86%、12.75%;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453.40萬、2832.93萬、3010.98萬、2352.97萬、3185.21萬,分別同比增長35.57%、15.47%、6.28%、-21.85%、35.37%。

從上述5年間的整體發展來看,山東農藥在上世紀9年代末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品牌建設方面,公司的「植保」早在1997年就評為山東著名商標,1998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在經營業績方面,公司上市後的5年間營收收入與凈利潤整體均出現穩步增長。

大成股份(2000-2011):虧損時代

2000年4月,山東農藥與台灣巨豐生產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山東成豐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間二甲苯、間苯二甲睛、百菌清系列產品。同年10月份,為大力實施CIS戰略,塑造企業全新形象,公司正式更名為「山東大成農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為大成股份。

到了2006年,淄博市政府正式批覆淄博市財政局,同意淄博市財政局將所持有的占總股本30.54%的大成股份國有股無償劃轉給中國化工農化總公司,2008年11月過戶手續辦理完畢。中國化工農化總公司正式成為大成股份第一大股東。

業績方面,大成股份在2000年至2011年間,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3.90億、4.19億、4.46億、4.65億、6.30億、6.21億、7.18億、8.73億、8.84億、7.53億、7.88億、13.58億,呈現明顯的增長的態勢。

不過從主營業務來看,大成股份經營卻出現了常年疲軟的狀態。公司扣非凈利潤從2003年至2011年間,只有2005年和2007年間出現小幅盈利,其剩餘年份扣非凈利潤均處於虧損狀態,甚至在2011年虧損超過了2億。

在大成股份的12年間,公司原本的主營業務並未發生太大變化,但公司的整體經營這塊與山東農藥時代呈現的差距較大。特別是在後期,公司扣非凈利潤已經出現了連續4年虧損,且虧損幅度呈現增長態勢。最終,大成股份選擇了賣殼。

華聯礦業(2012-2015):借殼時代

2012年6月15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公司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的申請已獲有條件審核通過山東華聯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借大成股份上市。至此,大成股份正式更名為華聯礦業。

華聯礦業前身為淄博市華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1997年由東里鎮政府、縣電業局、駐地周圍村及職工共同出資在原韓旺選礦廠基礎上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下設採礦、選礦、機修、鑄造等八個分廠和華聯綠色果業、華聯金屬,格賽博玻纖,華聯玻纖等控股公司。

在借殼上市的5年間,華聯礦業前3年業績可謂是表現還算靚麗,上市第一年便實現了扣非凈利潤扭虧為盈,全年同比增長達到了208.47%。然而第二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半年紛紛出現下滑。到了2015年時,華聯礦業業績出現大變臉,營收同比下滑55.52%,凈利潤虧損達到2.75億。

在面對巨大的虧損,華聯礦業在2015年當年就開始布局乳製品產業,當時便收購了妙可藍多全部股權。公司從礦業轉型乳業,這也為後來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廣澤股份(2016-2018):變革時代

2016年5月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同意將公司名稱「山東華聯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廣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年8月,公司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並取得了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換髮的《營業執照》,公司名稱正式變更,股票簡稱也變更為廣澤股份。

廣澤股份主營業務為以奶酪、液態奶為核心的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屬於食品製造業。公司產品包括馬蘇里拉奶酪、芝士片、奶油芝士、純牛奶、風味發酵乳、酸奶飲品等。

從礦業到乳業,廣澤股份不僅僅從業務上發生了質的變更,公司經營業績也發生巨大變化。2016年至2018年,廣澤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12億、9.82億、12.26億,分別同比增長41.76%、91.96%、24.82%,可謂是達到了歷史性的時刻。

然而,增收不增利的「魔咒」依舊沒有被打破,在此3年間,廣澤股份扣非凈利潤也是2年出現了虧損。而從2016年至2018年的凈利潤來看,廣澤股份分別實現3221.01萬、427.86萬、1064.06萬,呈現出明顯的下滑狀態。

妙可藍多(2019年至今):套現時代

在剛邁入2019年時,廣澤股份便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擬將企業名稱由「上海廣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年3月15日,廣澤股份股票簡稱正式更名為妙可藍多。

更名妙可藍多之後,公司的股價變出現了「開掛式」的拉升。從2019年1月4日的7.13元每股低點,到截至2020年6月2日創下40.90元每股,妙可藍多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每股價格上漲最高達到了28.80元每股,漲幅超過了3倍。

在公司股價上漲的同時,妙可藍多的股東卻頻繁減持股份。覽富財經盤點妙可藍多2019年至今,共計披露計劃減持的公告就達到6份,其中在昨日晚間就有公司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披露計劃減持的公告。

令人關注的是公司股價大漲的背後,公司利潤卻沒有得到改善。在2019年度,妙可藍多雖然在營業收入實現了17.44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但公司凈利潤只有1922.99萬元,而扣非凈利潤更是出現虧損1218.99萬元,也就是說公司A股先後25年,其增收不增利的狀態也變得越發嚴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U_ddHIBd4Bm1__Y2d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