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初,屋主曾找過其它設計公司做了一稿軟裝方案,色彩比較單一,風格偏向性冷淡,女主人覺得太過冰冷,不是她腦海中家的樣子,轉而找到了現在的設計師。他們很快達成了共識,「色彩是走進家裡的第一感受」,決定用更明亮的色彩來妝點新家。
屋主一家有三個孩子,兩夫妻工作又十分繁忙,沒有時間來管理杭州新房的工地,好在前期溝通比較順利,在後續的方案落地過程中基本是全屋託管的模式,直到入住。
設計背景
房屋面積:500㎡
軟裝費用:50萬
風格: 輕奢風 美式
房型:別墅
設計師:尚舍一屋/杭州
藍、黃是梵谷最愛用到的色彩,設計師把它融入一樓的公共區域。大面積的黃色窗簾明度最高,令人感到溫暖和愉悅,相對的沙發位就選擇了群青色進口絨布,中和掉明黃的跳躍,給人以安靜、舒適的氛圍。
一件有歷史的經典燈具,用溫暖和諧的照明和精巧的工藝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可以提升空間的內涵和格調。
枝形吊燈具有很強的視覺表現力,懸掛在入門大廳後,瞬間把控住了客廳空間的高貴和穩重感。
燈管、沙發柱腳、茶几、飾品等少量鉻金屬和黃銅色的點綴。
隱隱透露著低調的奢華感,不同材質的黃色給予了環境多層次碰撞的可能性。
拾級而上通往餐廳,就餐是一家人每天最好的聚會,坐在一起品味佳肴,互相聊起一天發生的趣事。
餐廳延續了客廳的色彩調性,主燈同樣選擇了枝形吊燈,不同的是餐廳搭配的是30個燈泡的款式,在相對小的空間裡更為和諧。
金屬色的面積在餐廳更為集中,力求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餐桌,以圓心環繞到四周,隆重且富有儀式感。
廚房分為中西廚兩個空間,中部的島台既可以作為西餐甜點的操作台面,也作為吧檯使用。
相比餐廳的正式,西廚顯得休閒、隨性許多,隨手下一碗面,吃一餐簡單的便飯。
茶室是唯一一個具有中式禪意的空間,傳統的中式家具搭配上寫意的字畫。
煮酒飲茶,傾觴而賦,與友人談古論今,是老祖宗文化世代相傳的文化。茶室與西廚相連,兩種生活方式隨意切換。
三個孩子的臥室都在二樓,為了增強家人間的互動,增加了一間休閒娛樂室,黃色依然是主色調,以灰色、淺粉來搭配,相比一樓的大客廳更加居家、溫馨和私密,家具的款式也會年輕、俏皮些。
一天的忙碌後,晚上回到家用餐,洗漱完畢,在這裡一起看看電視聊天,木地板也更適合小孩子玩耍。
大兒子即將成年,房間的布置相比於其他兩個兒女偏成熟些。
中性的灰色是臥室的主色調,用色彩跳躍的裝飾畫來打破空間單一的平衡,紅藍白+黃黑,僅用最簡潔的色彩塊面來展現年輕、現代和動感。
床的款式簡潔大方,利落的線條橫平豎直,沒有多餘的裝飾。床頭櫃和斗櫃也選擇了線條元素,亞克力把手、櫃腳的小點綴增添了材質的豐富性。
小兒子房在色彩選擇上活潑許多,裝飾畫的的搭配使得房間充滿了「小男孩」的氣息。
家具款式經典耐看,也不容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變得過時。
粉色和白色的搭配永遠是公主房的首選,從小女孩到大女人,心裡都會給粉色留一個位置。粉白色肌理壁紙,相比純色多了細節和質感。
與小兒子房相同的是,我們通過床頭的掛畫和其它小擺件來突顯可愛和童趣,相信房間裡也會隨著時間,一點點添置進屬於小女兒自己的心愛物件。
亞克力和陽光一直是絕配,即使是一個小拉手的面積,也可以折射出最美的自然光。
主臥設在三樓,墨綠與煙灰讓臥室有了復古、高貴的調性,吊頂邊緣依次排列的筒燈,弱化了燈具在空間中的存在,進而烘托床、窗簾等軟裝的效果。
「欣然為我解東閣,明窗淨几舒華茵」,擁有兩邊大窗戶的書房可以說是每一個愛讀書的人所夢寐以求的,一走進書房,好心情就來了。書房主要是男主人所用,在軟裝的搭配上選擇了比較穩重成熟的暗金色、咖色和灰色。
書房一角的躺椅是來自Eames夫婦在1956年設計的經典作品——Eames Lounge Chair,對現代家具設計領域影響深遠,15°上揚的座椅傾斜角帶來了無比舒適的坐感,窩在躺椅里看書簡直可以舒服到睡著,腰椎和脖子不會有一點不適。
周末是一家人最放鬆的時光,可升降式大螢幕布,搭配多聲道環繞式立體音響,在家裡看電影簡直就成了最好的休閒方式,不用擔心外界的叨擾。
影音房還可以作為家庭會議的場地,以玫紅色沙發為中心,在家具款式的選擇上比較纖巧、精緻、優雅,易於拉近家人間的距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