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世界高速公路覆蓋最廣的國家是哪個嗎?」
「美國?」
「不,是中國!」
「那你知道中國縣縣都通了高速的省又是哪個麼?」
「呃……廣東?」
「不,就是這裡,貴州!」
再次開車行駛在貴州的延綿群山中,也再次體會天朝的基礎建設領跑了世界。如今的貴州省,又像極了當年大明朝在此設州置府的時代,變得尤其的緊要。地處腹地,易守難攻,有什麼寶貝件兒的藏在這些山頭裡,估計外星人來找也犯愁。
「這貴州的高速為什麼愛把路架設在雲山之巔,而不是更加便利的山腰或者山腹處呢?」恐高的助理一邊閉著眼睛,一邊忍不住嘀咕。
「嗨呀,這是因為這邊的岩層對於隧道施工而言相當困難,架設高架的成本低於打隧道的,所以自然這樣選擇了,而且某種程度上還能節省一些距離,這樣到遵義也就更近一點了……」走過一個巨型的白酒杯,路過前兩天飆升到千元的神股茅台所在的懷仁服務區,正在一邊休息抽煙的貨車老師傅才道出了玄機。
抵達遵義市區的時候,八點的傍晚僅留有些許的緋紅,鳳凰山公園周圍的城市透出一股倔強的底色——
「洛瑋叔,你們一路辛苦了,去撈沙巷吃點東西吧,遵義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哩……」如家酒店的運營經理,帶著我們進房間放了行李,一口標準的貴州口音,讓人想起那個同樣操著標準貴州話紅遍全網的「毛毛姐」。
(當然說的是貴州口音像,絕對不是經理長得像,求生欲一下)
「沒有人說你說話特別像毛毛姐嗎?」
「哈哈,因為他說的那些梗,其實就是貴州的標配啊!」
撈沙巷,除了巷子口那排密集的腳手架,似乎感覺異常的熟悉。翻了一下去年的朋友圈,果不其然,貴陽的那家老凱里酸湯魚旁邊的夜市攤子,有一家正是遵義的小吃。
這裡的規模自然是比貴陽那條小巷大上了不少,綿延的巷子一眼並看不到頭,霓虹燈牌閃爍,各色檔頭的老闆店員與穿梭其中的食客根本無法分清,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腦中過電了一遍潮州、蘭州、遵義……
今年的旅程,看來是不停在刷新中國城市的賽博朋克程度。突然又閃現出老早魔都虹口的家附近,那一條「乍浦路美食街」,也有這樣看著令人亢奮得模樣,如今卻頹敗得很了,不知道算不算失去。
「叔,我們吃這個吧……」
「叔,我們吃這個吧……」
(×99)
特色的鐵網烤小豆腐,盛滿油的烙鍋,牛羊肉粉布滿了整條巷子,撲面而來的香味,讓沒有吃晚飯的助理幾乎喪失理智,每走過一家店,都恨不得就地坐下,立刻小菜加啤酒,快落到永久。
這裡每家的食物都聞起來很香,反倒容易選擇綜合症。這個時候如果在食物之外,有店家是帶著華麗的動作,大幅度地完成一套極其精妙的現場表演的話,才有機會在這樣的密實人流中脫穎而出吧。
顯然「杜么嬢」就是這樣一位。
「每一份洋芋,必須要和勻才好吃啊……」 杜么嬢的這家蛋包洋芋攤好像已經得到了眾多食客的青睞,不僅僅是因為她味道好吃,更重要的是,每一份洋芋都用著極其賣力的姿勢拚命三娘一般地鼓著肱二頭肌炒制。先是在鐵鍋打一個雞蛋,將土豆剁成泥,再用鏟子飛速鏟散,加入火腿、蔥花、香菜和折耳根,反覆快速切打,最後將土豆泥包入蛋餅中,整個過程極具觀賞性。
「習慣了,每件事,都要盡全力去做嘛。看著就是一份洋芋,其實也是我們做事情的態度……」
從十三歲開始便南下打工的杜么嬢,吃苦耐勞早已變成為本能。凌晨4點的廣州服裝工廠,半夜2點的深圳富士康,都曾留下她打拚的痕跡。忙過一陣的么嬢還是力氣有些不支,躲在一旁的小通道裡面抽煙,說起那時自己做的服裝,一根多餘的線頭都沒有,還是滿臉的驕傲和自豪。
「現在遵義慢慢發展起來了,也沒必要一定要在異鄉拼搏,年紀也大了,回來做點小事情,也能過得很好,這個蛋包洋芋是我媽以前教給我的,我也沒什麼創新,說起來還滿慚愧的……」
說著,一個肚皮微隆起的小男孩從店裡跑出來,從杜么嬢的圍裙里掏上10塊錢,便徑直往對面的章魚丸子攤走去,要了三個黃芥末醬的章魚丸子。
「你看……自己的孩子都要吃別的東西……」
杜么嬢完全多慮了,對於美食的判斷,很多時候都囿於「只緣身在此山中」。一根煙過去,她又要奔著她的蛋包洋芋,在穿梭繁忙的撈沙巷給客人們「表演」技藝了。
杜么嬢的店早就沒了空座兒,我們也只能拿上蛋包洋芋,再尋一處用餐。
高桌高板凳的王記烤肉,風風火火肉香四溢,五角一串,成了一個不錯的選項。
這家烤肉店沒有菜單,也無法點菜,採取的是樂山缽缽雞的做法,給你端上一盤肉和蔬菜的烤串拼盤,吃完數竹籤,吃多少付多少。下口之前,完全未曾料想這家順便坐下的烤肉店如此驚艷,一經打聽才知道,它是二十多年的老店,名聲早已在外。
「怎麼連蛋炒飯里都有辣椒?」
「為什麼應該沒有呢?」
最後上的一份蛋炒飯全是辣椒,看起來有點難以下口,老闆對於問題的回答也令人有些無言以對。嗯,為什麼應該沒有辣椒呢?好在入口並不似南昌那般的咧口,就著啤酒吃了,竟然還覺得有點香,真的可以有!
在這樣的夜市,一不小心吃多,簡直是必然的結局。好在遵義多少是座山城,似台北九份那樣不過分的起伏小道,正好飯後消食。
夜晚總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能將一座城市大街小巷的顏色抽離,細節隱去,只留得一些關鍵。那些非要透出點光亮的地方,也許是一個泛著黃光的M記Logo,也許是一家泛著紫光的水果店,也許是閉著門,卻仍然光亮如許的「遵義會議舊址」……
這座城,To be continued,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