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茶,刻在骨子裡的香

2019-09-23     貴州畫報

「雲端騎行,發現多彩貴州」尋根之旅歷經五天,跨越五個市州,轉運1200公里,深入體驗了貴州的多彩,彩在遍地美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鬼斧神工的景致,萬峰成林、瀑布成群、洞穴連綿;彩在民俗多元,服飾、建築、飲食、文化……絢麗的民族風多彩多姿;彩在氣清涼爽,這裡是天然的大氧吧,空氣中負氧離子非常高,夏天是避暑聖地,宜居宜人宜神。

4800年的古茶樹,普安紅的厚重深邃;千年貢茶的朵貝;尋茶馬古道,重拾都勻毛尖記憶;翻越雷公山,品銀球香茗、嘗腳堯純香,到朗德古寨尋求原生態;穿梭湄潭茶海,聞翠芽濃香,觀四在農家、美麗鄉村。

黔西南普安縣

在連綿起伏的茶園中穿行而過,路過茶園,不時與茶農互動,對唱山歌,對吆民族弦樂,一片歡樂在茶園中慢慢激盪開來。現場還親自品嘗「青柴小火煮茶湯」的古法滋味,在口中感受茶的來之路,在喉嚨中細品它的前世今生。

安順市普定縣化處鎮

荷葉荷杆之下,有一節節嫩白如玉的藕,布滿塘底。每一節藕,都沉澱著盛夏的風雨和烈日,也棲息著生生不息的夢,等待明年花開。下午,騎行隊來到了貴州哚唄古茶開發有限公司的茶園,隨處可見的數百年朵貝茶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品嘗一口朵貝茶,騎手們愛不釋手。對千年貢茶讚不絕口。

黔南都勻

都勻螺絲殼峰巒疊嶂,峽谷縱橫,也是都勻毛尖茶產地。開始下起濛濛細雨,看不清這是仙境還是人間。沿著盤山公路繞著小河騎行,一路的綠、青山的霧。泡上一杯都勻毛尖茶,伴著一曲悠揚婉轉的《古道茶香》,慢慢品一口茶汁,疲意瞬間散去,心情大為舒暢。與布依族茶農一起互動合影,學著他們的山歌,茶園深處不時傳來歡聲笑語。也知道都勻毛尖能有如此好的茶產業融合發展。

黔東南雷山縣

沿著巴拉河,從雷山縣城往朗德鎮方向一路騎行。一路歡歌笑語,看到穿寨而過的溪流,風雨橋上的長桌宴正齊歡聚一堂,敬酒勸飲,早已沉醉,蘆笙高歌,苗家姑娘跳起苗族的傳統舞蹈,精美的銀飾格外耀眼。次日,騎手雷公山是黔東南第一高峰苗嶺的主峰,穿梭在連綿的青山中,溝壑縱橫,雲海變幻,宛如人間仙境。抵達山頂,收穫登頂的滿心的歡喜。騎手了解貴州十大名茶之一的雷山銀球茶。大家紛紛品嘗,時不時讚許到它湯色清透、茶香濃郁,鮮爽回甘。

遵義市湄潭縣

騎行在湄潭縣翠芽27度景區。空氣中夾雜著山野與茶的清香味道,目之所及是雲蒸霞蔚、滿目蔥蘢,耳之所及是百鳥爭鳴、嚶嚶成韻。沉醉在貴州這個「天然氧吧」。茶工業博物館內,貴州省湄潭茶場制茶工廠依舊保持著原貌,原有車間的一切保存完好。從茶園開墾、種植,到茶葉攤放、揉捻、烘乾等各種茶工業機具,伴著工作人員的細細講解,似乎把大家帶回了當年機械化制茶的場景。大家點頭讚許貴州茶的發源,為貴州茶文化點贊。

為期5天的貴州古茶樹尋根騎行之旅到這就落下帷幕了。貴州的美,也許看幾萬個字也沒有站在那裡吹一分鐘的風來得真實。貴州的茶,穿越百萬年,融入青山秀水的靈氣,飽含茶人的努力與耕耘,值得一品再品。

山水一程、終有一別,雲端騎行、感謝相遇,多彩貴州隨時歡迎您再來。「世界茶起源於中國,中國茶源在貴州」,要喝乾凈茶,請到貴州來。

本刊記者/林劍 本期編輯/張國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gJfY20BJleJMoPMfW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