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己之力葬送霸權社英名,來看看霓虹版鐵道游擊隊的故事

2021-02-26     阿正說動漫

原標題:一己之力葬送霸權社英名,來看看霓虹版鐵道游擊隊的故事

一己之力葬送霸權社英名,來看看霓虹版鐵道游擊隊的故事

如果一部作品集齊了 「蒸汽朋克+雪國廢土+裝甲喪屍」等元素,你會對它有什麼先入為主的印象?

痴迷?愉悅?亦或是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而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聊一部集齊了這些元素的動畫,它便是由wit studio所製作的原創動畫——

《甲鐵城的卡巴內瑞》

這部動畫首播於16年4月,在剛推出的時候曾風靡一時,一度成為當時的話題之作。

可惜後來高開低走,結局更是直接拉跨,徹底敗光了觀眾的好感度。

那麼, 這到底是個怎樣的故事呢?

它又是怎麼從萬眾期待的神作變成千夫所指的糞作呢?

這一切,讓我們從頭說起。

01

驚艷的開局

首先讓我們光速回顧一下故事的基本背景與設定。

故事發生在剛開啟工業革命的近現代,當時世界上突然出現一種被稱為 「卡巴內」的不死怪物。

這種怪物擁有超強的生命力和身體素質,只要那被鋼鐵薄膜覆蓋的心臟不被破壞,就不會死亡。

而一旦被它咬傷,自己也會被感染成類似的怪物——

這種怪物爆發性地增殖,並覆蓋了全世界。

為了對抗卡巴內的威脅,人們在各地建造了名為 「驛」的城市,並困守於其中。

能夠在驛之間來往的只有裝甲蒸汽機車,通過這種機車彼此互通有無,人類總算是苟且殘存了下來。

而我們的主角生駒便生活在一個名為 「顯金驛」的城市中,這裡以煉鐵和蒸汽機的生產見長,他本人也對這些頗感興趣,一直有著自己的研究。

為了打倒卡巴內,他用蒸汽技術開發出了一種名為「貫筒」的武器,期望著有朝一日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力量。

可他也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在一次偶然中,生駒邂逅了神秘的少女 無名,而與此同時,一場暴走事件使得生駒所生活的顯金驛徹底淪陷,卡巴內在城內不斷增殖。

眼下,這座驛已經不可能守住了,唯一的希望便是乘坐城內名為 「甲鐵城」的裝甲蒸汽機車逃離這裡。

可生駒並沒有選擇逃跑,而是拿起自己的武器,挺身而出。

憑藉著自己製作的貫筒,他確實成功擊殺了一隻卡巴內,但自己也被咬傷。

基於自己之前對卡巴內的研究,生駒判斷,只要病毒不通過頸部 (到達大腦),那人類就不會屍變。

於是,他用繩索勒住自己的脖子,通過強力擠壓頸部血管的方式,勉強壓制住了病毒,在保持自己意識的同時,還擁有了卡巴內的驚人生命力和身體素質。

而那位曾與生駒見過面的女孩無名則要生猛得多,她直接在城內大殺四方,實力強大得不似凡人。

最終她和變異後的生駒一起帶領著倖存者,乘坐甲鐵城成功撤離——

無名告訴生駒,她之前也曾被卡巴內咬到,但由於束縛頸部的關係並未成為卡巴內,而是成為了一種介於卡巴內和人類之間的存在。

無名將其稱之為—— 卡巴內瑞

動畫名稱《甲鐵城的卡巴內瑞》,也因此得名。

02

國家二隊

如果忽略那極強的既視感,可以說《甲鐵城的卡巴內利瑞》的開場是極為震撼的,「 蒸汽朋克+雪國廢土+裝甲喪屍+極為出彩的近身肉搏作畫」,可以說非常吸引觀眾的眼球。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甲鐵城》那堪稱豪華的製作組。

動畫最為重要的兩個職位, 監督系列構成(劇本),是由 荒木哲郎(進擊的巨人監督)大河內一樓(負責魯路修劇本)這一對老搭檔負責,不敢說保質保量,但起碼保證了人氣。

角色原案則由創造過傳世經典角色林明美的 美樹本晴彥負責,可以說這個名字就是傳奇的代名詞。

至於作畫監督以及角色設計,則是《進擊的巨人》的作畫功臣之一,與今井有文一起撐起了「立體機動裝置作畫」的 江原康之負責。

順帶一提,江原康之是「立體機動裝置」在動畫上該如何呈現的基本動作和理念的提出者和設計者。 (諫山創呈現的是靜態的,江原康之要化靜為動)

再加上輔助江原康之的 淺野恭司、丸藤廣貴,以及負責《進擊的巨人》3DCG部分的 籔田修平(四季全負責),還有我們熟悉的 澤野弘之、甚至於歌星aimer和歌姬chelly (準確來說是EGOIST,Ryo是製作人,chelly是主唱)。

可以說他們的名字串起來就是一個傳奇。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堪稱 國家二隊(甲鐵城比DITF的上映時間要早,但是由於國家隊的稱呼是DITF的時候才興起,所以姑且這樣稱呼了)的強悍陣容,卻最終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在豆瓣上僅有 6.9分,且在無數霸權粉心裡連6.9分都評不上的糟糕動畫。

單從製作陣容來看,霸權社明明是想做好的, 可為什麼會這樣呢?

03

希望與笑柄

之前我曾在文章中聊過WIT的前世今生,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 進擊的巨人與霸權社是相互成就的關係,它們互為對方的底氣,二者缺一不可。

在製作《進擊的巨人》的過程中,長久以來被 工期、經費、盈利等問題所困擾的霸權社由於追求更高利潤率的關係最終放棄了巨人,選擇了原創動畫這條路。

這本無可厚非,但霸權社卻高估了自己寫劇本講故事的能力,同時也錯誤估計了市場形勢還有漫迷們的愛好。

在霸權社的心裡,自己是很牛X的,所謂的《進擊的巨人》不過只是描繪滅世背景下人類與怪物的戰鬥而已。

自己只要能找到厲害的劇本家和監督,然後配合上自家頂尖水平的原畫師,再請一些大牌聲優、歌星,那就一定能復刻《巨人》的奇蹟,取得成功。

然而它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只是寫劇本的大河內以及瀨古浩司 (《進擊的巨人第四季》系列構成)拉了胯, 就連《甲鐵城的卡巴內瑞》這一本身,在無數的漫迷眼中也成了「幼稚」、「可笑」的代名詞。

04

牛頓沉默,瓦特落淚,狄塞爾……

在前文我曾經提到了既視感三個字,雖然在那裡我加了「忽略」的限定詞,但是既視感哪是這麼容易忽視的呢?

動畫後期出現的巨大卡巴內聚集體,還有狩獵卡巴內的特別部隊,再加上驛的堅固城牆,麻煩WIT回答一下: 這動畫憑啥不叫《進擊的卡巴內》呢?

而且你說「我抄我自己」的設定也就算了,畢竟設定這東西只要足夠好能頂百回用 (天蠶土豆表示很贊),但我就非常奇怪, 你怎麼打個針都要這個姿勢呢?

生怕別人不知道chelly也參與了甲鐵城的製作?

當然了,上面只是我這個老粉的一些不滿罷了,接下來要講的,才是甲鐵城的真正敗筆所在。

其一, 就是其隨心所欲的科技樹。

在文章開頭,我曾提到甲鐵城是一個蒸汽朋克的世界,而賽博朋克這一理念中也包含著 「落後與先進文明交叉並存」這種因素,因此科技樹與人類文明進程不符也情有可原。

但是,交叉也要有個度才行啊?

話說這畫面里士兵們用的是迫擊炮吧?

我怎麼記得這種樣式跟精度的迫擊炮跟蒸汽機, 差了一百來年的歷史呢?

當然這算不了什麼,因為這群士兵接下來就要騎著「摩托車」進入戰場。

好傢夥,我真是當場好傢夥,你們不是蒸汽時代嗎?這摩托車莫非用的不是內燃機而是蒸汽動力?

(PS:現實中的蒸汽摩托車是1894年研製出來的。)

即使用蒸汽摩托車來解釋,也就是說架空到了這個時間段,你們都要被卡巴內滅絕了,連個像樣的對付卡巴內的火藥武器都造不出來?

動畫中打卡巴內主要靠蒸汽步槍, 可我明明看到自決袋裡面裝的滿是黑火藥,一點也不缺的樣子。

難道火藥的威力不如氣槍??? (現實中沒有任何國家列裝過氣槍)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位大叔手裡拿著的分明是…… 手搖加特林啊!而且還連續且穩定的開槍,您這手勁是有多大啊???

當然這些都算不了什麼,因為上面的還能用「科技」來解釋。

在動畫的最後一集,敵人駕駛著裝甲列車沖向了生駒,而生駒見狀則立起了手掌,大喊一聲: 神羅天征!(誤,其實沒喊)

然後便是一陣絢麗的特效, 這個不知道多少噸重的裝甲列車被主角一個神羅天征打飛到了天上,變成了絢麗的煙火。

好傢夥,原來《甲鐵城》居然是個修仙動畫,是我想少了,在下佩服!

而甲鐵城的第二個敗筆, 則是其糟糕的人物塑造和劇情邏輯。

整個甲鐵城的氛圍在大河內一樓老師的成功塑造之下,可以說把 弱肉強食法則、龐大任性組織、分道揚鑣主角、滿口仁義道德、架空虛擬世界、嘴炮最強王者、極端復仇降智、人類萬惡之源、主角身世悲慘、裝逼一塌糊塗等大河內一樓經典元素都來了一遍。

總之千言萬語彙聚成一句話——都是世界的錯!

而這種世界觀下的人類是什麼樣子,就顯得顯而易見了。

男主生駒自始至終都過於衝動,既無法跟身邊人好好交流,也沒能改掉自己滿口仁義道德的壞習慣。

他眼裡只能看到自己的理念,而不注重身邊朋友的想法。 (單指心理,實際上他也願意為朋友去血戰卡巴內)

至於女主無名,她原本的出場是非常驚艷的。

可就在他所謂的哥哥出場之後,那智商就跟坐過山車一樣急轉直下,真是讓人看得捉急不已。

至於反派,或者說配角,我只需要放兩個截圖你們就明白我內心的槽王之魂有多麼強烈……

美馬的父親用刀砍傷了美馬,隨即他辯解: 下手的不是我,是恐懼啊!

好傢夥,你怎麼不說,不是「我」砍的你,是「刀」砍的你,你去找刀復仇呢?

05

天才們創作的「好萊塢式爛片」

如果拋棄所有偏見,單從《甲鐵城的卡巴內瑞》本身出發,那它本身還是有一定看點的。

由於其超強製作組的緣故,其畫面始終保持在超高的水準,其打戲更是可以用業界標杆來形容。

再加上澤野大大的鼎力相助以及Aimer和Chelly的出色發揮,使得這部作品的音樂也保持了相當的水準。

而且不只是動態的畫面,在一些靜態畫面的繪製,尤其是人物的特寫鏡頭上,更是能給人一種驚艷的感覺。

整體節奏雖有些不協調 (後面過快),但也還不錯,勉強算一部合格的商業動畫大作。

但我也提到了,這是「拋棄所有偏見」所得到的評價,所謂人類, 就是會帶著主觀偏見去看待人和物的。

WIT當初選擇了《甲鐵城》而放棄了《進擊的巨人》,那就必然要承擔著市場和粉絲的壓力,也正是由於《甲鐵城》的差勁發揮,那被噴且市場反響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每個人都會犯錯,這是客觀事實。

人們雖會原諒過錯, 但他們的掌聲與鮮花永遠是獻給那些美好的事物

《巨人》做到了,所以它被人奉為經典;

《甲鐵城》沒做到,所以它被人詬病。

只希望WIT能明白這一點,然後繼續努力吧~

了解更多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ei43XcB9wjdwRpv36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