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建議你要去大公司工作?一個14年職場人的3點心得

2019-11-19     彪悍貓先生

在我這1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被人問得最多的就是,應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工作?我的答案通常會是:最好別去小公司,首選大公司。


01 大公司的優勢資源多,與聰明人合作雙贏的機會也多

不知你面試或上班時,有沒有發現一個事情 ,就是不同地段,不同寫字樓,不同環境,所入駐的公司知名度,和上班的人群素質,顏值,穿著,見識等都相差巨大,比如在一些繁華地段,或高檔寫字樓里,匯聚的要麼是500強企業,要麼是在行業排名靠前的知名高成長公司,這些地段基本上吸收聚集了本地80%的知名企業和精英人才。

同樣,在大城市和大公司里,也聚集了更多的聰明人,這些群體的智商,比單個人的智商更重要。

任何人在這個社會上都不是孤立存在,人和人在社會上的一切合作,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次博弈,聰明人和聰明人的博弈,通常是雙贏,而且是長期的雙贏。聰明人選擇合作,是因為他們更理性,知道長期合作自己贏得更多。

因此,在一個公司,大群體中,他們的選人有三高:標準高、門檻高、競爭大,所以天然存在蠢人過濾網,和你工作的同事,綜合素質普遍是高的,更聰明的人占比高,這個群體每天就是無數雙贏多贏的疊加,創造價值的效率是驚人的。



如果你的智商一般,同時又是在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小公司工作,那你就很不幸了,大多數小公司的老闆,格局都不大,很多連自己的定位和狀況都搞不清楚。

比如我表弟有個同學,是一個90後老闆,做了個幾十萬粉絲的自媒體平台,盈利模式就是接廣告和做電商渠道賣貨,收益也算過得去,在同齡人中也算是拋棄同齡人了,但畢竟,是很單一的變現模式,公司規模也就是個小作坊。

有一次我們在一起吃飯,這位90後老闆就開始抱怨:「我為什麼就招不到像華為那樣拚命的員工呢?」

所以你看,眼高手低的不只是90後員工,很多90後老闆同樣是心比天高,不僅直接把初出茅廬的自己對標了華為的大老闆任正非,而且把自己公司能提供的薪水、發展、背書和平台直接對標了華為,請問,你憑什麼能招到像華為那樣拚命的員工呢?

另外就是,小公司合作水平通常也比較差,很多小公司的老闆,掙點小錢就往自己包里塞,就往裙帶關係裡面送,每一次與合伙人共事想的都是自己怎麼才掙得多。

結果就是那些小公司的,優秀員工、有幹勁、有想法的人才不斷流失,就讓一些駐蟲,平庸的和蠢的人占了大多數。除此之外,還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即便小公司招到一個優秀人才,他還是會很快離開,因為和他配合的人都很平庸,合作的流暢度之差會讓他崩潰。

如果說一個10000人的大公司可能有1000人是平庸的和蠢的人,而一個50人的小公司可能30人都是蠢人,你選誰?

02 大公司的承諾,幾乎不會被違約

幾年前我離職時,去提取公積金,發現雖然呆了兩年時間不到,但公積金都有好幾萬塊,前公司在五險一金方面從來不虧待員工。但在公積金管理中心,我見到好幾個人,是由於公司不給交社保,專門跑來諮詢如何維權的。

請注意,給員工交社保是法律明文規定一家企業應盡的義務,而不是給員工的福利政策。大公司通常不會冒輿論風險不給員工交社保,但小公司為了省錢,欺負員工不懂,不給交也是常事。

之前有女粉絲向我哭訴過,她說自己是個設計師,辭職去北漂前,面試了一家小公司,先給HR發了作品集,HR信誓旦旦地表示她一定能通過,於是便慫恿她辭了職。到北京後,HR又改口說她的作品質量不夠高,經驗不夠足,還用很惡劣難聽的語言打擊她:以你的水平,要在北京找工作,基本不可能的,別自視甚高。

她問公司有沒有交五險一金,因為她想在北京買房。HR不僅理直氣壯說不交,而且又打擊她:就憑你,也想在北京買房?你知道現在北京的房價是多少麼?你心多大啊。最終工資只開了4000塊錢一個月,和她在三線城市一個工資水平。

能怎麼辦?原來的工作都辭了,雖說自己也考慮不周,但HR背信棄義最是不恥。如果是一家正規的大公司,是絕對不會用打擊、侮辱式的方式和應聘者溝通以壓低工資的。

03 大公司更適合長期職業發展,而小公司的「散亂無序」會讓你失去競爭力

在大公司里工作,只要你努力去適應公司的環境,適應公司的文化,適應你上司的工作風格,適應你的同事,尋找機遇,做出成績,得到權力核心的認可。如果混得好的話,五六年就可以從基層員工,發展為中層管理者,少數甚至能成為高管。

即使到不了管理層,或者你到了四五十歲年齡大了,也沒關係,大公司的企業文化已然成型,制度健全,你只要不出大錯,社會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你就能在這個公司中一直穩穩的工作拿幾千上萬的月薪,你根本不用擔心中年危機這類話題,因為大公司已經把你與市場隔離開了,你與市場不發生直接的聯繫。

但如果你在一個小私企工作,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小公司一般人手不足,定位不清,業務變化特別快,通常情況下老闆巴不得把一個員工當幾個人來用,比如你進去的第一年是做財務的,很可能第二年又會把你被調到行政部門或市場部工作,那麼你的職業生涯是散亂無序、沒有持續積累的。

這樣的風險相當大,一旦到了40歲以後,你的精力和學習力比不過年輕人的時候,你肯定會從一線上退下來,然而當你想再做其它工作的時候,在那些方面的積累就會比不上一直都專注在這個領域的人,那時你也就沒有了競爭力。

所以,最終你會變為低不成,高不就,很多企業也都不會用你,但這也不能怪公司,而是小公司這種天然的散亂無序的職業屬性,讓你失去了競爭力。

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大公司更利於長期發展,如果你去小公司的話,就不能像在大公司裡面那樣生存,而是一開始就要非常清楚明白,自己做的不僅僅是公司里的某個崗位,更不是事務性的工作,而是社會分工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可能很小,但只要能夠隨時能看見自己在市場中的成長和價值,那就是值得的。

最後,無論公司大小,專業度很重要。小而美的公司也可以在某個領域比大公司專業,所以如果要去小公司,也可以儘量在薪水之外多調查一下公司在某個領域是否專業,是否排名靠前,這意味著公司的競爭力是否有優勢、前景能否廣闊、你個人的發展能否穩定。

大公司和小公司本質都是替人打工,但大公司的打工感會弱很多,因為在大公司通常有完善的晉升制度,只要你有能力,你能清晰地看到如何一步步往上升的發展路徑,你在大公司能獲得的,不只是按時發的工資,還有公司背書、平台光環、人脈背景等隱性福利。

所以你在大公司談夢想,是有空間的。而在小公司談夢想,或許只能談老闆的夢想。小公司的天花板通常和你抬頭就能看見的那一塊差不多高。

如果去小公司,真不如你自己做一個聰明的老闆,以及成為一家小公司的合伙人,無論在能力鍛鍊和潛在收益上,都是最佳的選擇。當然,你得足夠行,才能有做選擇的可能。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dKHhG4BMH2_cNUgzZ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