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適合1-6歲孩子的感統訓練方法,居家干預收藏起來

2019-07-04     你好children

感覺統合術語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並廣泛地應用於行為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

這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體現了一個人的運動學習能力。所謂學習能力,不僅指認識事物的能力,還指統合、整理、分類知識的能力。而大腦在整理訊息之後,會根據收到的訊息給神經組織下達命令,由此來指導四肢的動作,這個過程叫做運動學習。人類能夠綜合運用所有感官和身體組織,並通過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配合,造就感覺統合。

例如剝橘子時視覺使我們知道它是黃色的(成熟時)、圓形的,觸覺使我們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覺告訴我們有芬芳的氣息,味覺告知我們它是酸酸甜甜的,以手掂它的重量時,運動覺告訴我們它重重的。綜合了這些個客觀的感覺,才能形成對橘子整體的主觀知覺,孩子透過這樣的認知知道橘子是圓的,可以當球玩,它重重的可以使人感到疼痛,也知道它多汁可口,可以解渴。

有許多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做作業拖拉、多動、緊張、膽小、退縮、愛哭、不合群、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等性格障礙而頭疼。經過科學家的大量臨床心理研究發現,相當數量的兒童出現的上述問題是由於大腦對身體感覺統合的障礙,在醫學和心理學上稱為感覺統合失調或學習能力障礙。

0-3歲:兒童感覺統合基礎訓練階段,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預防階段

3-6歲:兒童感覺統合最佳訓練階段,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治療階段

6-13歲:兒童感覺統合重要訓練階段,這是感覺統合訓練的矯正階段

下面我們根據孩年齡來分類適合孩子的感統遊戲:

1、與別人玩接球遊戲(1-2歲)

訓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運動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與兒童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

難度設置:

(1)開始時家長可把球直接放入兒童手中。

(2)家長把球伸向兒童,鼓勵他/她伸手來接球。

(3)當兒童主動把球給家長時,家長應該說「謝謝」。

幫助給予:如果兒童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直到兒童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

2、能推「趣怪球」至 1米外的指14. 定地方(2-3歲)

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目測物體的速度的能力、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

訓練要求:兒童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時要有另一成人協助兒童的動作。

難度設置:在一定範圍內接球;B 聽從口頭指令去把球撿回指定地點。

幫助給予:儘量讓兒童在一定範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如果兒童對指令沒有反應,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手勢提示。

3、扔球 3米遠(3-4歲)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開始時如果兒童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

(2)給兒童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

(3)為鼓勵兒童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4、做5次前滾翻(4-5歲)

訓練目的:增進協調、平衡能力,刺激本體感覺。

訓練要求:讓兒童模仿成人連續做5次前滾翻的動作。

難度設置:

(1)開始時只要求做2-3次。

(2)要求兒童連續做5次,並要求兒童在動作過程中身體儘量保持直線。

幫助給予:

(1)開始時要全程給予身體協助,並用語言鼓勵兒童嘗試。

(2)儘量讓兒童自己完成,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要隨時注意兒童的安全問題。

5、用力拉著繩子時,仍能拉動繩子(5-6歲)

訓練目的:增進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進全身肌肉的發展。

訓練要求:成人用力拉繩子的一端,兒童在另外一端能拉動繩子。

難度設置:

(1)成人開始時只稍微用力拉著繩子,讓兒童容易拉動繩子。

(2)成人用力地拉著繩子,鼓勵兒童用力拉動繩子。

幫助給予:

(1)可在地板上兩人之間畫一橫線,兒童把成人拉過橫線就得獎。

(2)及時鼓勵和表揚兒童的嘗試和成功。

注意:訓練時,成人要配合兒童的力度,避免兒童因不當用力而受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_QgH2wBmyVoG_1ZLI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