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高,病情通常較嚴重!這2個原因得排查,做好3事得牢記

2019-12-21     問上醫

對糖友來說,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是最重要的檢測指標之一。

一方面,血糖非常容易受飲食的影響,清晨空腹檢查可以最大程度地排除這些影響,直接反映胰島素的分泌能力,反映患者更真實的病情。

如果兩次空腹血糖值都大於7.0mmol/L,則考慮可能患有糖尿病。

另一方面,空腹血糖還可以反映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

如果空腹血糖太高,可能是藥吃得不夠量或病情已經惡化了。


空腹血糖高,原因無外乎這2種,你是哪種情況?

原因1:蘇木傑現象

「蘇木傑現象」就是低血糖後的血糖反彈。

具體表現為凌晨0~3點,糖友出現了低血糖(血糖值低於3.3mmol/L),這時身體會本能地多分泌一些升糖激素來糾正低血糖。

但是,一旦升糖激素分泌過多,就會出現清晨高血糖。

「蘇木傑現象」可以說是我們身體的自救過程。更具體一點,「蘇木傑現象」的發生通常遵循以下步驟:

第一步:睡前埋下了凌晨低血糖的隱患

睡前降糖藥服用過多、睡前進食量過少、運動過多、大量飲酒等,使體內存儲的糖原過少,血糖下降速度過快。

第二步:凌晨0-3點出現低血糖,身體開始分泌激素自救

到凌晨0-3點鐘,糖原消耗殆盡出現低血糖現象(血糖值低於3.3mmol/L)。

此時,身體會本能地多分泌一些升糖激素來糾正低血糖。

第三步:自救過多,導致高血糖問題

對正常人來說,一旦血糖被自救到正常範圍,身體又會啟動胰島素分泌,讓血糖升高的趨勢停下來。

但對於部分糖友們而言,胰島素分泌功能減弱,或者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不靈敏,無法遏制血糖升高趨勢。

於是,就呈現了過猶不及的問題,導致空腹血糖超標的現象。

建議:監測凌晨0~3點的血糖情況,如果的確是出現了低血糖,建議降低睡前給藥劑量。如果睡前血糖已經比較低了,應該在睡前適量吃點快碳,避免低血糖。

2. 黎明現象

黎明現象也會導致空腹血糖過高。

具體表現為,凌晨沒有出現低血糖,但是從3~4點開始,血糖逐漸升高,直至8~9點到達高峰。

這是因為每天清晨的時候,人體會自發的分泌一些升高血糖的激素,像生長激素、皮質醇、胰高血糖素等,為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儲備能量。

與此同時,為了避免血糖水平過高,身體還會刺激胰島B細胞,讓其額外分泌一些胰島素,以保證血糖水平在正常範圍內。

但是,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只能看著血糖在升糖激素的作用下逐漸升高。

「黎明現象」對健康人來說是好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對糖尿病患者卻是個大麻煩。

一旦出現「黎明現象」,糖友們一定要調整作息,保證規律的睡眠,也可以考慮在睡前加用一片二甲雙胍或換用長效基礎胰島素來控制空腹血糖過高。


做好這3件事,科學應對空腹血糖高,杜絕併發症

無論是蘇木傑現象還是黎明現象,出現空腹高血糖問題,都意味著胰島B細胞在應對小幅度血糖升高問題時,已經力不從心了。

這常意味著,糖尿病病情已嚴重到一定程度,若長期得不到控制,併發症說來就來。

(1)睡前減少運動量、不喝酒,避免蘇木傑現象

監測凌晨0~3點的血糖情況,如果的確是出現了低血糖,建議降低睡前給藥劑量。

如果睡前血糖已經比較低了,應該在睡前適量吃點快糖,避免低血糖。

此外,要記住儘可能避免睡前吃的過少、喝酒、運動過多。

(2)改用更加長效的胰島素或者加服降糖藥解決黎明現象

"黎明現象"本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但出現了"黎明現象"的糖友一定要調整作息,保證規律的睡眠。

此外,也可以考慮在睡前加用一片二甲雙胍,或換用更為長效的基礎胰島素來控制空腹血糖過高。

(3)2種食物多一點,降血糖,預防併發症

第一種:鋅含量高的食物

鋅元素直接參與胰島素的合成。

如果鋅含量不足,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會相應下降。

此外,鋅還能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活性,缺鋅時,白細胞的殺菌能力會降低,糖友會出現免疫力低下,食欲不振、傷口久久不能癒合、反覆感冒、體型瘦弱等症狀。

鋅主要存在於貝類食物和動物內臟中,尤其是新鮮牡蠣、海參等。

蔬菜水果中的鋅含量比較少,而日常吃的主食中幾乎不含鋅。

第2種:鉻含量高的食物

長時間缺鉻會加重胰島素抵抗。鉻是一種能增強胰島素活性的微量元素,它就像潤滑油一樣,能幫助胰島素快速打開胰島素受體(肌肉、脂肪等組織),把血糖放進去。

如何補充:食補為主,鉻含量較高的食物有牛肉、糙米、全麥、玉米粉、粗麵粉等。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攝入50~200微克的鉻元素,即可達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_NcPG8BMH2_cNUg-q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