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是煮水還是煮茶葉:鐵壺煮水適合什麼茶?

2019-11-11     大唐鐵壺

 何為煮茶?一般南方地區不多見,多見於西北地區和少數民族。將茶置於壺中用水烹煮,至茶水呈深褐色,入口不澀不苦為佳。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喝茶,都是以沏茶為主。此方式不僅保留茶的香,且方便觀看。南方多喝老普洱茶,老茶珍貴,往往都是泡完煮著喝,看到朋友圈裡都是,日本老鐵壺煮什麼老茶的話題,我也忍不住的說幾句,因為這個還是有據可尋的。

  這個先從鐵壺的結構開始講,老鐵壺的製作工藝,是金屬加工中最為原始的鑄造法,鑄造而成的鐵壺材質本身或化學活潑性極高。

  1、蠟鑄法(正品):

  亦稱失蠟鑄造法或脫蠟鑄造法。簡單來說,使用一蠟型雕刻成所需要製作的形狀,經過附砂,拷

  模後,將蠟融出形成所需要的模型,澆灌後將砂模破壞取出成品,所以蠟鑄法是不需要在砂模成形後脫出內模,因此並無傳統砂鑄法的腰線,故一件蠟鑄法製作而成的作品,將不會有任何的脫模線(腰線)與澆鑄孔(包含透氣孔)。

  2、砂鑄法(古代仿製品).

  砂鑄法是最為原始的自然重力鑄造法。這種鑄造法在製作內部采中空而開口較小的產品,需要使用的內模來成形,因此使用砂鑄法製作鐵壺時,一定在壺內部圓徑最寬處做為上下模的開模處,故制口較小的產品,需要使用內膜來形成,因此使用砂鑄法製作鉄壺時,一定在壺內部直徑最寬處做為壺的開模處。故製品將會因材料記憶的效益而產生一道水平狀的腰線,這道腰線是砂鑄法最明顯的特微。

  大家知道鐵壺的結構是有氣孔在裡面的,而且是鐵做的,然而煮茶葉的時候因為鐵單質和鞣酸會反應生成鞣酸鐵(即藍黑墨水的主要成分)。原理就是有時家中鐵鍋炒青菜時,有時候會發黑髮藍的道理。現在大家明白了吧,如果喜歡煮茶葉,可以用銀壺,銅壺的,味道更佳。

  看完之後問題又來了吧,清洗的時候不是要煮一下茶葉嗎?沒錯的,這個時候因為鐵壺內壁還是殘留有鐵鏽跡,煮一下加快銹的脫落,然後用海綿洗一下就好了,沒有他們講的那麼恐怖,什麼吸附了不容於水,形成堵塞氣孔,就沒用了,我發現日本鐵壺生產完成後,壺師傅還要在裡面煮一遍茶葉,形成保護膜防止生鏽,所以煮了茶葉的葉不必擔心,其實就是洗一下,繼續煮水就好了,因為過一段時間鐵壺還是漲出一點紅銹來,說明什麼,壺又活了唄。至於味道,口感我下次不忙的時候在講。

  本人觀點是鐵壺只適合泡普洱生茶,泡熟普、岩茶、單樅最好是用鐵壺燒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ZAjX24BMH2_cNUg9Y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