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員工怎樣快速晉升?2個核心3個方法,不討好老闆,也能做高管

2019-10-07     彪悍貓先生


職場中有很多人,剛開始的時候起點一樣,資源一樣,但有些人兩三年後成了高管或老闆,而有些人,混了七八年,甚至十幾年,卻還是個普通員工,這些普通員工辭職,老闆只會鬆一口氣,說謝天謝地,而那些牛逼的、不可替代的高管、職場達人辭職,老闆可能還要跪求挽留。

那麼在職場,到底怎麼才能成為那些不可替代的高管呢?

這10幾年職場生涯中,我發現,同樣一個項目,或一個任務,高管和普通員工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是不一樣的,人與人的職場認知和素質,也是天差地別。我總結了最重要的2個素質和3個晉升方法,和大家分享。


01 普通員工的自尊心需要維護,職場達人都能一直保持自信


職場上,自信是最重要的素質之一,也可以理解為脫離敏感或收起玻璃心。我在前公司做主管的時候,有一個助理叫小趙,讓我比較欣賞他的一點就是,他能把工作和個人情緒做很好的隔離。

因為職場更多是講利益而非宣洩個人情緒的地方,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所以既不應該消耗無謂的情緒,也不應該影響別人。小趙有時候工作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我就會批評他,甚至有時候言辭激烈,一般人聽了都受不了,但他不管是承認錯誤,還是對我解釋,都能心平氣和收起情緒,不帶臉色。

每次我跟他講事情的時候,能把想說的話沒有任何顧慮地表達完全,極大地提高了溝通效率。甚至有時候我自己也覺得有些過了,事後給他說別介意,他反而還耐著性子給我說了一大堆,跟我分析我說的哪哪是對的,哪哪說的可能不對。所以我們的合作一直很愉快,小趙後來還被提成了副主管。

但另一個員工,小宋,就讓我很頭疼了,每次和他說問題的時候,她的反應總是那句:「我的天,老闆太偏心了!為啥只說我,還要這麼說我?憑什麼呀!」,有時候她還會到處去給同事抱怨,影響其它人的情緒,所以每次和她討論問題我一方面得顧及她的情緒,一方面還得考慮把問題怎麼說到位才好,所以溝通成本很高,經常一個問題說很久才能解決。小宋在公司乾了6年,她對任何人都是這樣,最後公司裁員的時候她被列入了第一批裁員名單。

職場達人的自尊心,從來不需要維護,他們有自己穩定的自信,同時知道如何從批評中改進和提升。這樣的下屬,升職加薪,只是時間問題。

從老闆的角度來說,招聘員工是購買員工的時間,來幫他做事賺錢的。對下屬的態度一般都是對事不對人。今天罵了你,明天還要花時間哄你,照顧你的情緒,那是巨大的時間浪費。

玻璃心的人,送送外賣、開開出租還是可以,但真的不適合在這個社會上混。更別提當總監、主管了。

總有人說在職場上幾年了都沒有起色,也很努力但就是不晉升,那麼你不妨問問自己:你的抱怨情緒嚴重不?你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結果,還是敷衍了事?

02 普通員工猶豫拖延,職場達人果斷執行

我前公司是國內K12教育的龍頭企業 ,每年都會招不少大學畢業生和社會上的職場人,我給他們做培訓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普通員工和高管們做事風格的不同。

這些新進來的很多員工,一般人經常會猶豫,比如,這個工作我能不能做好呀?萬一這個晉升機會過去了怎麼辦呀?萬一崗位培訓考不過怎麼辦呀?而那少數的一些管理層人員基本上都是想清楚之後就會立刻投入,什麼時候入職,什麼時候培訓,什麼時候出方案,什麼時候去談判簽下這單合同,等等,各個環節都非常緊湊。

最後很多入行早的人,還沒開始行動或沒什麼成就時,另一些入行晚的高管們,已經開始出方案、出業績了。

職場上做事,高效執行力很重要,要先想明白,要麼做要麼不做,果斷點。就怕那種前怕狼後怕虎,猶豫不決,辦不成事還浪費時間。每一個高價員工背後都對應著你想像不到的價值創造。

青山資本副總裁李倩曾說過,一個人的「思考力」很重要,很多人做事情,做事前思考不夠,做事後又猶猶豫豫。思考力決定行動力,思考力不夠,導致要麼沒行動,要麼行動拖延,總是一次次錯過機會,對著別人的成績流口水後悔。

03 普通員工怎樣才能晉升,成為不可替代的高管呢?


上面兩點說了普通員工和管理層,最本質的兩個通用素質的區別,那麼普通員工在意識到區別之後,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讓你離管理層更近呢?這裡總結了3種有價值的方法。

第一,把上級的缺點變成你的優點

我前公司有個CEO,每次開會,她都特別說不到正題,經常開啟生活聊天模式。比如明明在講業務合同的事,她可能會突然看著一個同事說,你今天的衣服太好看了,在哪買的……

明明在討論當天的工作安排,她有時會突然掏出手機,讓我們去看一個其它公司的某某案例,結果把工作安排的事情忘了,這個CEO也經常沒有時間觀念、流程意識薄弱。後來,我有個同事小A,他看不下去了,每次開會,他就會厚著臉皮去提醒那個CEO,要確定當天的議題是什麼;中途CEO一打岔,他就會給給出一個手勢,提醒他別跑題了。

慢慢地,我發現,以後面的開會中,這個CEO已經離不開小A了,因為小A不在的時候,會議經常一團糟。於是,小A就因為這事從普通員工,變成了主管。與其吐槽上級的缺點,不如把他的缺點變成你的機會。如果你你能跟上級形成互補,你就變得不可替代了。

第二,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我在前公司當主管的時候,面試過很多人,每次都會問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在這個領域,做對過什麼事情?

很多人聽到後啞口無言,他們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而有些人,瞬間就能給出個系統的答案,說出自己的工作方法論。

在職場, 普通員工可能會對一件事,靠運氣才完成,而高管們做對一件事,靠方法。


比如我面試過一個新媒體運營經理,我問他,你最擅長什麼?

他說,用戶增長和留存。

我說,那你有什麼方法?

他直接回我,我有七個最好用的方法,還有3個輔助方法,第一,第二,第三......然後給我講解了每個方法的應用情景。

結果這個經理當場就被錄用,而且老闆也非常滿意,直接把一個部門交給他管理,還開出了比市場平均水平高的薪水。

所以,你的方法論越強,你的收入會越高,職位會越高。

第三,要學會給自己貼專業標籤,打造個人品牌

在公司,別人提起你時,第一聯想詞非常重要。比如在我前公司,小A是最會做運營的人,小趙是最做設計的人,這就是「個人技能標籤」。

在公司,把基本工作都熟悉後,就要專攻某一個技能了。因為當你的技能形成了口碑,形成了個人品牌,而且,剛好是公司某一方面不可或缺的點,你就有了不可替代性。

前段時間我面試過一些新管理人員,有些人製作能力很強,有些人銷售能力很強、有些

人編劇能力很強,我都不為所動。直到有一個女生,影視動畫專業,她應聘設計部主管,第一句話就說,自己參與過《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的所有流程環節。我當場就說,沒有必要再問下去了,就錄取她了。畢竟,她的工作經歷,涉及到我們公司未來的核心業務。

另外,在職場中,你要想做到高管層,還需要善於判斷和做決策,這樣才能升職更快,大家都害怕做決策,因為怕承擔責任。但其實,決策力是管理層的一部分。一旦你有了決策力,不管你現在是高管還是員工,遲早都會有更好前途在等你。

無論你是大學生還是職場小白,或者你已經在職場拼殺多年,反觀每個行業的中流砥柱,他們無不具有這2個基本素質,而後才有創造力和行業知識量等等其他技能發揮的空間。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UwuqW0BMH2_cNUgQY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