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師傅48歲,今天做了造影,放了一枚支架!
郭師傅和家屬一直問:好好的為什麼就血管狹窄了?
我說就是高血壓搗的鬼!
郭師傅說:高血壓不是壓力過高,會把血管壓破導致腦出血,怎麼還會導致冠心病?
8年前的郭師傅40歲,當時單位體檢就發現血壓170/110mmg,可是自己並沒有任何不舒服,仗著自己年輕,也不吃藥,也不控制飲食,不戒煙,不運動。
反正年輕,反正沒不舒服,幹嘛要吃藥?
8年過去了,郭師傅,如今已經48歲;最近1個月出現發作胸痛,向後背放散,每次5-10分鐘左右,有時候出汗。找人看過說是心肌缺血,吃了好幾天中藥不管事,後就診於外院,醫生說是心絞痛,讓他住院做造影,可是郭先生覺得沒那麼嚴重,讓醫生先開點藥,醫生建議他吃阿司匹林、他汀、倍他樂克、纈沙坦等等藥物。
吃了一周藥,血壓140/90,心率70次,但胸痛並沒有完全控制住,還是發作,於是郭先生把中藥也吃著,自己來一個中西醫結合看看效果。結果還是沒能控制好,現在一天發作好幾次,一走路就犯,有時候吃飯就會犯病。
不得不於周一住院,周三做了造影,造影顯示:右側血管狹窄70%,左前方狹窄60%,左後方狹窄95%,於是在左後方就是旋支放了一枚支架。放完支架,郭師傅從手術室走回了病房,再也不犯胸痛了。
郭師傅如果10年前就好好控制血壓,好好健康生活,也不至於發展到要放支架,還得多吃好多心臟病的藥物,您說這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可是世界上有治高血壓和心臟病的藥,沒有治後悔的藥。
高血壓長期不控制當然會引起冠心病,在臨床我們總能遇到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
長期高血壓不控制,怎麼就會得冠心病?
我們先說說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原名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就是心臟的動脈,粥樣硬化就是血管內部有很多垃圾和斑塊。由於這種血管垃圾也就是斑塊導致了心臟血管狹窄到一定程度,引起的心臟病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
一般來說當心臟血管狹窄到50%以上我們就稱之為冠心病。
高血壓怎麼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呢?
患了高血壓,沒有感覺並不代表沒有損害,高血壓病初期,一些身體的症狀不易被發現,隨著病情的發展,細小動脈漸漸發生硬化,中等及大動脈出現內膜脂質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這種變化,容易發生在冠狀動脈,漸漸的就會形成冠心病,也就是心血管內部的斑塊越來越重,引起心絞痛,甚至最終斑塊破裂就會形成血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如何預防?
預防高血壓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加重,那就是要積極正規的控制高血壓,血壓控制正常,那麼就不會對心血管造成損害,就會降低冠心病的風險。所以要預防高血壓導致的冠心病就得先積極正規的控制高血壓。控制高血壓的辦法就是健康生活方式+正規降壓藥。
高血壓+冠心病如何治療?
首先高血壓和冠心病的健康生活要求基本一致,都需要遠離煙酒,都需要控制體重,都需要低脂低鹽低糖飲食,都需要堅持有氧運動;這是治療和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的基礎。
在健康生活基礎上,必須選擇正確的藥物,冠心病的基礎用藥是阿司匹林+他汀,如果心率快要選洛爾類藥物,比如倍他樂克,一方面降低心率控制心絞痛,一方面控制血壓,降壓藥還可以選擇普利/沙坦類降壓藥;如合併心衰還要加用螺內酯及利尿劑等。
總之對於冠心病和高血壓的治療是兩方面,那就是健康生活+正規用藥。
如果就診晚,治療晚,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逐漸加重,就可能出現郭先生這樣還得支架,還得搭橋,有時候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應該如何降壓?
推薦 < 140 /90mmHg 作為合併 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如能耐受,可降至 < 130 / 80mmHg,高 齡、存在冠狀動脈嚴重狹窄病變的患者,血壓不宜過低。
1、高血壓合併穩定性心絞痛的降壓藥物選擇: 洛爾類、地平或鹽酸地爾硫卓可以降低心肌氧耗量,減少心絞痛發作,應作為首選。血壓控 制不理想,可以聯合使用 普利或沙坦以及利尿劑。
2、高血壓合併非 ST 段抬高心梗或不穩定心絞痛的降壓藥物選擇: 惡化 勞力型心絞痛患者仍以洛爾、鹽酸地爾硫卓作為首選,血壓控 制不理想,可聯合使用 普利或沙坦以及利尿劑。另外,當考 慮血管痙攣因素存在時,應該注意避免使用大劑量的洛爾,因有可能誘發冠狀動脈痙攣。
3、高血壓合併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降壓藥物選擇: 洛爾和普利或沙坦在心梗後長期服用作為二級預防可以明 顯改善患者的遠期預後,沒有禁忌證者應早期使用。血壓控 制不理想時可以聯合使用地平類及利尿劑。
還是那句話:
世界上有治高血壓和心臟病的藥,沒有治後悔的藥。
不要把簡單問題搞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