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李寧送出了不少重磅炸彈:
閃擊6,馭帥13雷雷雷雷,韋德之道8等等籃球產品,無一不讓人驚呼「臥槽」。
無論是造型,口碑還是銷量,去年的李寧無疑是值得被擁戴和記住的。
本以為李寧能借勢在2020來一波開門紅,由於疫情的影響,李寧不得不暫停這波「熱潮」。
就像你去野餐,花很長時間才讓火燒得旺盛,剛準備把全羊給架上,一場大雨無預警地開下,火苗也在短時間內僅剩一抹灰煙,猝不及防,令人憐惜。
再加上「限量的全城8棉花糖」,「買不到的韋德之道INFINITY」等等吐槽李寧發售貨量極小的聲音,讓不少小夥伴在柴火前吐了口唾沫。
本就很難的李寧,在」不親民「的舉動下,感到難上加難。
當然,只要柴火和打火石還在,再點燃開烤不過是時間問題。
工廠恢復運作後,再搞所謂的」限量「?
李寧屆時也不會再有這類」藉口「了。
畢竟大貨才能真正意義上地掙錢,只要產品足夠優秀,能有些折扣,多數人都會選擇買單的。
就在近期,有關李寧馭帥14的諜照在網上曝光:
就整體造型來看,和馭帥13的區別並不大:
內外側都做出了明顯的上翻設計;
面相上依舊是全掌LIGHT FOAM科技;
基本上這張諜照能給出的細節,就這麼些。
相比前作,14代的中底造型明顯」複雜「了不少,從整體一片式的LIGHT FOAM變成前掌內側鎖定,中足加固的設計,可見其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增強。
如果說馭帥13還有一些壓馬路屬性在,那14代更像是重裝待命的場上武器,當然,性能究竟如何,待產品發售體驗之後,才知道它是不是」花架子「。
至於LIGHT FOAM這項科技...
實話說,我們XCin並不看好它。
最直觀的點就是場上體驗:
過去搭載全掌LIGHT FOAM的球鞋,音速7,音速8,馭帥13等等,無論是緩震表現還是響應速度,都不及目前市場上的多數緩震科技。
隨便舉個栗子,對比使用在361度BIG3 2上的QUIKFOAM科技,無論是回彈表現還是靜態腳感,LIGHT FOAM基本上沒什麼優勢。
偏軟不彈的LIGHT FOAM,為了帶來更好的緩震,不得不提升整塊中底的厚度,而提升厚度後,啟動感和場地感又帶來了偏負面的影響,導致結果就是兩邊不討好,要啥啥不行。
不知道李寧後期會不會考慮更替這項科技的定位,將LIGHT FOAM轉移到偏低端的位置,再把Drive Foam扶正為僅次於雷雷雷雷的中底科技二當家,可能更適合一些。
就我個人內心的偏好:LIGHT FOAM的地位甚至不及被下放的雲科技。
多數時間段,我更願意接受馭帥11身上的全掌雲科技,偏韌的同時又有不錯的吸震能力,這也是我們更推薦各位購買馭帥11的主要原因:
性能顏值兩開花,性價比還值得夸。
話說近幾年各位覺得顏值最高的馭帥是哪一代?
歡迎大家再【硬玩家】分享你的觀點。
在目前耐克瘋狂打折,阿迪出現財務危機,不得不大清倉的情況下,國產的處境多少有些尷尬。
當耐克都自降身段,將進攻端調移至中低端後,國產品牌所受的衝擊還是挺大的:
本來賣300塊的安踏,可能要降到200才能贏取原有的受眾。
而本來賣1300的李寧,這時的狀態就不必多說了,證明完實力後,卻失去了應有的競爭力。
畢竟KD13都在折扣輸出,李寧的高姿態還能硬撐多久,真不好說。
就像開頭提的那樣,柴火燒得正旺,結果下了暴雨,想挑起點火星,結果又被消費者的唾沫淹沒,
「耐克都不裝大爺了,您還擱著裝呢?」
相信這是不少消費者對目前李寧的看法
被疫情打破原有計劃的李寧,後續會如何操作止損,也是我們所關心的點。
韋德之道8會不會大幅度降價?
目前李寧系產品會不會出現親民的價格?
後續李寧的新品會以何種形式造勢?
無法預料,但值得期待
由衷希望李寧能挺過這段特殊時期。
我們支持你打造高端產品,但也真誠地希望,一些高性價比的款式,能讓更多粉絲買到。
就像大批量市售各種韋德親穿過的全城7配色一樣,還是那句話:
好的產品,大眾是願意買單的。
END
*部分素材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