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 浙江省轄地級市

2019-05-09     旭東讀史

嘉興, 浙江省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介於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望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轄區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轄2個區2個縣3個縣級市,戶籍人口360.44 萬(2018年)。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1911年,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1949年5月,嘉興解放。

嘉興自古為繁華富庶之地,素有「 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 ,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是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1][2][3]。著名景點有:南湖、烏鎮、西塘、錢江潮、南北湖、月河歷史街區等。

2018年12月21日,嘉興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 「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2018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60.44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4.07萬人。全市戶籍人口出生率 8.93‰,死亡率 7.18‰,自然增長率1.75‰。2018年遷入人口 4.83 萬人,遷出人口 1.38 萬人,人口機械增長率 9.62‰。據省統計局 5‰人口抽樣調查結果審定,201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量 472.6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 311.92 萬人,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6.0%,比上年提高 1.5 個百分點。

據省統計局 5‰人口抽樣調查結果審定,201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量 472.6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 311.92 萬人,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6.0%,比上年提高 1.5 個百分點。

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GDP)4871.98 億元,比上年增長 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115.03 億元,增長 0.1%;第二產業增加值 2624.49 億元,增長 8.4%;第三產業增加值 2132.46億元,增長 7.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 2.3:53.9:43.8。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人均生產總值 103858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5695 美元),增長 6.3%。

2018 年全市生產總值及第三產業增加值構成第三產業增加值構成住宿與餐飲金融業, 業, 7.9%14.9%房地產業,11.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7.9% 批發與零售業, 28.4%其他服務業, 33.0%全市財政總收入 895.29 億元,比上年增長 16.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518.55 億元,增長 16.8%。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支出 464.96 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 79.0%。[5]

全市財政收入與支出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11.0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 2.74%。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產能:2018 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 83.6%。「兩退兩進」等工作持續推進,完成市級以上淘汰項目 47 項,淘汰落後產能涉及企業 3251家。去庫存:2018 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 297.19 萬平方米,生產總值構成第一產業,2.3%第三產業,43.8%第二產業,53.9%比上年下降 12.6%。其中,住宅待售面積 98.11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17.3%。去杆槓:2018 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資產負債率52.9%。降成本:2018 年,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 85.7元。補短板:交通投資、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投資分別增長33.9%、29.1%。

初步測算,2018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 347.19 億元,現價增長 13.5%,占 GDP 比重為 7.1%。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時尚製造業、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4%、13.9%、13.8%和 12.4%(見表 1)。新產品快速增長。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增長 20.6%;新產品產值率41.3%。新業態持續快速增長。2018 年,全市網絡零售額 1818.2億元,增長 25.0%。創新投入較快增長。

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技術研究開發經費 225.75 億元,比上年增長 22.1%,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 2.4%。創新發展活力顯現。2018 年度,全市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9.92萬戶,其中新增企業2.8萬戶,比上年增長9.5%;全市市場主體累計達到 51.55 萬戶,其中企業 16.76 萬戶。 [5]

2018年6月,2018年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出台,嘉興市新增18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占全省新增項目數的10%,排名全省前列。至此,嘉興共有67個項目被列為2018年省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151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32億元。[11]

2018年6月,《嘉興市擴大有效投資「615」重大項目2018年度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由市發展改革委發文下達。2018年的「615」計劃網羅了全市範圍內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高質量重大項目,共計653個,總投資達6249億元,其中2018年計劃投資1001億元。[12]

2018年上半年,嘉興完成GDP總量2190.5億元,在全省地級市中排第5名;GDP增速7.9%。[13]

第一產業

現代農業

嘉興是浙江糧、油、畜、繭、魚的重要產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八年位居浙江省之首(2003年至2011年)。

2018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 123.03 億元,同比增長 0.4%。蔬菜播種面積 121.00 萬畝,下降 8.8%;果用瓜播種面積 10.40萬畝,下降 22.0%;花卉播種面積 2.38 萬畝,增長 4.8%,盆栽類園藝銷售 8701.25 萬盆,增長 171.4%;園林水果產量 34.84萬噸,增長 0.8%。年末全市生豬存欄 18.53 萬頭,增長 0.8%,肉類總產量 8.57 萬噸,下降 9.8%;水產品總產量 15.79 萬噸,增長 0.5%。

累計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5 個、特色農業強鎮 7 個,建成單條產值 10 億元以上的示範性農業全產業鏈 5 條。嚴格保護好115.7 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完成提標改造 6.4 萬畝。新創建「嘉田四季」農產品市域公用品牌和「綠秀洲」縣(區)域公用品牌,新增省名牌農產品 2 個、有效期內浙江名牌農產品 15 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 67 個、綠色食品 22 個、地理標誌農產品 2 個,主要食用農產品中「三品」1比率達 56.75%。新增綠色農產品基地9700 畝,現代農業園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內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面積達 149.5 萬畝,占「兩區」面積的 56%。

全市累計創建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 19 個,建成省級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試點村 132 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行政村覆蓋率達 100%。累計建成優美庭院示範戶 20.26 萬戶,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鎮 22 個、特色精品村 75個,精品示範村(3A 級景區村莊)28 個,歷史文化村落一般村26 個,16 條美麗鄉村精品線初具形象。

累計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2個、示範點 2個,三星以上示範企業 10 家,省級農家樂特色村 21 個、特色點 23個。2018農家樂休閒旅遊接待遊客數 4322.4 萬人,同比增幅18.9%,直接營業收入 27.49 億元,同比增幅 15.1%。

2018年共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2458 名,新招收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學員 394 名。累計培育農創客 236 名,家庭農場 3574 家、經營面積 43.04 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 1302 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 226 家。[5]

第二產業

嘉興工業(3)

2018 年,全市工業增加值 2387.18 億元,比上年增長 8.7%,三品是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占全市生產總值的 49.0%。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 2000 萬元以上)工業企業數 5543 家,實現增加值 1968.14 億元,增長 8.9%;其中重工業增加值 1082.14 億元,增長 10.0%;輕工業增加值886.00 億元,增長 7.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8主營業務收入 9261.25 億元,增長 13.5%;利潤總額 587.84 億元,增長8.5%。其中,私營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 9.1%。全市 33 個行業大類中,32 個行業盈利。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 97.94%,總資產貢獻率 10.65%,資本保值增值率 108.83%,成本費用利潤率6.71%。2018 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 238.46 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全市資質內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 1177.86 億元,較上年增長 11.5%。[5]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8 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 7.7%。非國有控股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15.8%,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額比重 80.7%。重點領域投資加快。2018 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交通運輸投資、民間投資、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投資等四大領域投資增長均快於面上,分別比上年增長 29.4%、33.9%、19.9%、29.1%。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 31.6%,其中住宅投資比上年增長 40.2%。房屋施工面積 4705.99 萬平方米,增長 8.5 %;

房屋竣工面積 413.97 萬平方米,下降 41.9%,商品房銷售面積1158.54 萬平方米,增長 9.4%。[5]

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2018 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938.59 億元,比上年增長 8.9%,扣除價格因素增長 6.6%。從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 1725.65 億元,增長 8.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 212.94 億元,增長 12.4%。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 1639.38 億元,增長 8.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 299.21 億元,增長 9.6%。2018年末,全市擁有各類實體交易市場 288 個,2018成交額 2190.35億元,比上年增長 9.5%。2018 年,嘉興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 2.3%,漲幅與全省持平。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 2.7%,服務項目價格上漲 2.2%,工業品價格上漲 2.0%。2018 年,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累計上漲 4.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累計上漲 5.8%。[5]

對外經濟和旅遊

2018 年,全市進出口總值 2821.20 億元,比上年增長 14.2%,其中出口總值 2017.33 億元,增長 13.6%,進口總值 803.87 億元,增長 15.8%。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比上年增長 17.7%、20.4%,均快於全市出口平均增速;占全市出口總值比重分別為 37.9%和 7.3%,占比同比分別提高 1.3 個和 0.4 個百分點。

全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 350個;合同利用外資 63.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 12.2%;實際利用外資 31.40 億美元2,增長 4.9%(同口徑增長 57.7%)。全市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 18.2 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 57.8%。三產實際利用外資 12.5 億美元,同比增長 24.3%,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 39.8%,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為 1.64 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 5.2%。

全市引進招大引強項目 60 個,其中世界 500 強項目 9 個,行業龍頭項目 10 個,總投資(增資)超億美元項目 44 個(含世2根據嘉興市商務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實際利用外資不含外債,同口徑增長是指去年同期基數也剔除外債因素。全市接待海內外遊客 1.07 億人次,旅遊總收入 1231.44 億元,分別增長 16.4%和 19.5%。其中,接待外國、港澳台遊客 53.33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 2.90 億美元;接待國內遊客 1.06 億人次,增長 16.5%,國內旅遊收入 1212.22 億元,增長 19.9%。[5]

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2018 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 8298.46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9.6%,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 8104.32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10.3%。住戶本外幣存款餘額 3748.56 億元,增長 9.1%。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 6863.38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13.1%,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 6770.69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13.3%。

2018 年末,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 54 家,累計融資 957.79億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 13 家,占全省中小板上市公司的9.2%;創業板上市公司 4 家,占全省創業板上市公司的 4.9%。全市保險業保費收入 169.30 億元,比上年增長 1.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 62.81 億元,增長 6.1%;人壽險保費收入 106.49億元,下降 0.41%。2018賠付額 42.72 億元,增長 9.7%。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 35.16 億元,增長 5.4%;人壽險賠付金額 7.56億元,增長 35.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d9f_2sBmyVoG_1ZS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