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衡水一批項目入選市級非遺名錄

2019-07-25     衡水生活匯

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近日,我市公布了衡水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包括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民間文學等十大類80項傳統文化入選。

我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擁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擁有眾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經推薦申報、評審,層層審核、把關,深入發掘整理了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體現我市優秀傳統文化的非遺代表項目,為歷屆評選之最。本次確定的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包括民間文學類,傳統音樂類,傳統舞蹈類,傳統戲劇類,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傳統美術類,傳統技藝類,傳統醫藥類,民俗類,曲藝類共10大類,包括了安平縣聖姑的傳說、景縣蘭陵王入陣曲、景州嗩吶花活、桃城麵塑、冀州刻銅、乾隆工金鑲玉鑲嵌技藝、饒陽骨雕製作技藝、桃城區陳氏撥筋術、故城殷氏五行捏骨等80項傳統文化項目。

深州甩花


饒陽泥模子



武邑扣碗



饒陽骨雕製作工藝


衡尚營戰鼓


老景官燒雞


聖姑廟


冀州刻銅


景縣布雕畫

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市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延續中華文脈、增進民族團結和促進我市更快更好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據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建設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環節,通過多年的挖掘、搶救、整理、保護,我市已經逐步建立起了覆蓋國家和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6項,省級非遺項目33項、市級非遺項目158項。

衡水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民間文學4項:河沿鎮架鼓鼓譜、桃城民間故事集錦、安平縣聖姑的傳說、景縣十八怪傳說。

傳統音樂9項:桃城傳統架鼓、安平縣管子演奏技藝、冀州衡尚營戰鼓、景縣蘭陵王入陣曲、景縣民歌《媳婦走娘家》、景州嗩吶花活、深州吹歌、棗強毛玉龍口技、故城縣慶林寺架鼓。

傳統舞蹈3項:景縣烤火舞、景縣七巧燈、棗強舞龍。

傳統戲劇1項:饒陽笛子調。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8項:桃城區尚氏形意拳、桃城區梁派八卦掌、桃城區傳統武術科舉項目、安平天地人三才八卦掌、阜城太極春秋刀、阜城七十二把擒拿、冀州雙人對咬一百單八刀、武邑清涼寺少林派傳統武術。

傳統美術10 項:桃城剪紙、桃城麵塑、武邑龍鳳花鳥字、阜城葫蘆烙畫、冀州鄉土泥塑、冀州刻銅、饒陽泥模子、棗強李會青麵塑、棗強張瑞華麵塑、棗強碳粉畫。

傳統技藝39 項:桃城區古澤窯傳統陶藝製作技藝、衡水十八酒坊之義慶隆酒坊傳統制曲工藝、桃城區薄胎玉器雕刻及修復、衡水料器琢碾傳統技藝、乾隆工金鑲玉鑲嵌技藝、桃城區老景官燒雞傳統製作技藝、桃城糖畫、古陶瓷修復技藝、安平馬尾羅織造傳統手工藝、安平傳統烙押燙畫工藝、安平劉莊工藝木雕、阜城北街香油、阜城手工布鞋、冀州草履匠心傳統手工布鞋、景縣傳統畫琺琅製作技藝、景縣布雕畫、景縣鄭家香坊、景縣疙瘩菜、饒陽石雕、饒陽高氏糖、饒陽藝麵塑技藝、饒陽骨雕製作技藝、深州支恆良酥糖、志興齋槽子糕、深州滷製花生、單氏木工雕刻、深州黃韭、深州甩花、古琴製作技藝、武邑蟲蝕藝術、武邑中角熏雞、武邑扣碗、棗強縣琉璃雕刻技藝、棗強縣樹脂雕塑技藝、棗強縣箍桶技藝、加會驢肉製作技藝、棗強流常燻肉和老豆腐製作技藝、棗強加會戶家熏雞製作技藝、故城木蘭燻肉。

傳統醫藥4項:桃城區陳氏撥筋術、桃城區太醫劉杏五不孕不育傳統秘方、故城殷氏五行捏骨、棗強傳統醫藥。

民俗1項:棗強縣祭拜董仲舒習俗。

曲藝1項:景縣、深州的西河大鼓。

(來源:衡水日報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_f3J2wBmyVoG_1ZVM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