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鐘鼓樓褪去亮麗華燈 你懷念它嗎?

2019-12-07   在長安

從白天到夜晚的鐘樓(圖:西部網網友老-閒)


上面這張很有代表性的

「長安十二時辰」的變化圖片

是很多西安人心裡的驕傲

也是很多遊客必打卡的西安地標


2016年11月30日,航拍璀璨夜色中的西安鐘樓。(圖:陝西日報記者 劉強)


不過,最近,在晚間

經過西安鐘鼓樓的朋友

有沒有發現

它們不再像以前那麼燈光璀璨

許多市民都在疑惑

原來那麼輝煌的景象怎麼沒了


關閉木建築本體照明後的鐘樓(圖:網友」古城鐘樓「)



12月6日,西安鐘鼓樓博物館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近日,西安鐘鼓樓保管所召開專題會,研究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內容包括:對鐘鼓樓進行安全大檢查;將鐘鼓樓調整為夜間泛光照明模式,關閉木建築本體照明設施,並開展全面檢查;邀請文保照明領域專家,抓緊完善鐘鼓樓夜間照明方案,儘快組織實施。


西安鐘鼓樓博物館官方微信截圖



【拓展閱讀】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和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築外安裝燈具的要保持安全距離。」這是我國第一次從文物安全角度對文物建築的夜景照明燈光提出詳細的指導意見。


2016年11月30日,航拍璀璨夜色中的西安鐘樓。(圖:陝西日報記者 劉強)



新規出台: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


國家文物局、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指導意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指導意見》重點強調要科學評估火災風險,列出火災風險隱患清單,加強制度建設;


要嚴格生產生活用火,文物建築用於宗教活動場所或者民居建築等確需動用明火的,必須加強火源管理,指定安全地點,採取有效防火措施,並由專人看管,做到人離火滅,非宗教活動場所的文物建築保護範圍內不得燃燈、燒紙、焚香;


嚴格安全用電,文物、博物館單位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電氣安全檢測維護,嚴格落實用電管理制度,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築外安裝燈具的要保持安全距離;


嚴格用火用電和易燃可燃物品管理,加強文物保護工程工地和大型活動消防措施等。


夕陽下的西安鐘樓(圖:西部網網友老-閒)



鐘鼓樓還會亮起來嗎?


最近缺少了華麗燈光的鐘鼓樓,讓很多市民和遊客都有些遺憾,覺得這樣不好看,還是喜歡原來的樣子。


截圖自網友「一的帆」


截圖自網友「我巨凶」


圖:三秦都市報


對於市民的這種願望,鐘鼓樓博物館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我們正在和文保燈光照明領域的專家溝通,準備邀請他們來給我們提建議、研究可行性。計劃用泛光照明和精準投光相結合的方式,對鐘鼓樓現在的夜間照明進行提升。」


【解讀】文物圈人士:安裝在建築本體上的輪廓燈顯然不符合要求


「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這句話到底該怎麼理解?我省文物圈內一位人士認為:「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這句話雖然很短,但非常重要。包涵了三層意思:


第一,「文物建築」四個字的理解,「文物」是指所有進入縣保以上範圍的,包含了國家級、省級、縣(市)級三個級別,「建築」自然是指高出地面的,地下遺址不包括在內,同時並沒有對不同材質的文物建築進行區別分類;


第二,「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以後不能直接在文物建築本體上安裝燈具了,同時在受保護範圍內的所有施工都必須按規定進行審批,但並沒有說不可以採用投射等別的形式來照亮建築;


第三,已經在文物建築上直接安裝了燈具的顯然不符合要求,所以已經安裝的用來勾勒建築輪廓的燈具,應該是要拆掉的。這些直接安裝在文物建築上的燈具,即便是冷光源也會存在電路的安全性問題,在安裝時還要固定打眼,這就會對文物建築本體造成破壞。


「之所以這樣規定,初衷當然是為了保護文物安全。文物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燒毀不可能再挽回。所以,做出這樣的明確規定很有必要。但我認為,什麼情況都不能絕對,如有更先進、更安全的照亮方式,在不違反規定情況下,應該還是可以使用的。所以這一規定並不意味著,鐘鼓樓、西安城牆等從此要和夜西安說拜拜。」這位人士說。


燈光中的西安鼓樓(圖:西部網網友老-閒)


有人喜愛華燈,有人卻愛它的本來面貌


最近,對於「鐘鼓樓關閉木建築本體照明設施」的問題,很多市民都有自己的看法。許多人喜愛燈光輝煌。

圖:網友「robin3737」

圖:網友「我不是浪射王」

圖:網友「黃老-寶寶」


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現在的鐘鼓樓更加莊重大氣。



網友評論(截圖自微博、百度貼吧)


前後對比的鐘鼓樓(圖:網友「一的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