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陝西省政府採購網發布了《關於西安市未央區譚家街道團結村、譚家村整村征遷評估項目採購項目重新啟動公告》,其中提到該項目要重新啟動,也就是說兩村拆遷工作已提上日程。
兩村拆遷傳聞已久,看到政府回復的網友對於拆遷的時間的疑問,明確這兩個村子會在今年進行拆除
就最新消息,4月30日前完成團結村、譚家村區域內所有商戶搬遷工作。
團結村、譚家村屬於徐家灣改造的一部分。作為三環內為數不多的可開發板塊,徐家灣改造啟動於2017年3月29日,迄今為止已實現紅旗村在內的多個自然村的拆除,此次團結村、譚家村拆遷工作啟動,可見整體改造工程正在有序開展。
團結村位於太華路延伸線東部。東臨東方紅村,西鄰紅旗村,南鄰帽珥冢村,北臨聯合村。距譚家街道辦事處駐地約3公里。由冢珥王、伍家堡、六家莊、賀家堡、任家寨等5個自然村組成,下轄9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冢珥王村。1956年高級社時300多戶,1000多人。至2012年底,1046戶,3680人。農村經濟總收入6213萬元,其中農民家庭總收入2663萬元,其他經營收入3550萬元,包括工業收入1418萬元,建築業收入758萬元,年人均收入17500元。
新中國成立初有三個自然村:冢珥王、賀家堡、任家寨。1955年因國家建設秦川庫時將六家莊從蘇席村遷來。1960年由冢珥王、賀家堡、任家寨、六家莊、伍家堡合併為團結社。其中,一組六家莊,清同治初年先後遷來了六戶人家,分別是潘、賀、聶、趙、王姓。六戶人家,六個姓氏,所以當時人命名為六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