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片——賭神的誕生

2020-02-28   玲瓏佛玉

每年的藏品拍賣總會吸引各界大佬的目光。為獲摯愛,各位大佬拼魄力、賭眼力、賭運氣、賭人品,風起雲湧的拍賣場儼然成了皇家賭局。

玉片——賭神的誕生

就在剛剛過去的秋季拍賣會上,款素麵翡翠大放異彩,以驚人的價格最終成交。

香港保利2017秋季拍賣緬甸天然翡翠蛋面配鑽石耳環

成交價9,500,000港幣

玉品珍貴,價值必然驚人,可以說拍賣是「賭石」的一種噱頭,也可以說這便是賭石界一場開在場口外的賭局。

然·何為賭石?

【前世】

清至民國年間,珠寶行業有個行話叫「賭行」,這便是賭石的前身。而所謂「賭行」,便指的是珠寶玩家到珠寶行尋覓翡翠的一雙慧眼。

【今生】

玉在地下時就很神秘,沒有一種儀器能探測到它。等它出來了,外面又包著一層岩石的皮殼,皮殼裡面是什麼,依舊沒有人說的清,所以行內把判斷玉的過程稱做「賭石」。

而賭石成為一種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幾年在中緬邊界興起並繁榮的。一塊未經開窗的原石,除了形狀和重量外誰也說不清裡面是什麼,唯有切割剖開才有真實的結論,賭石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覆進行猜測和判斷,來估算出價格。買回來可能一刀剖開裡邊色好水足,頓時價值成百上千萬,也有可能裡邊無色無水,瞬間變得一文不值。

「玉石界的賭神?」

對於翡翠原石交易來說,「賭石」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是一場文明而殘酷的豪賭。而賭石界真的有賭神存在?

【卞和·和氏璧】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塊賭石便是「和氏璧」。

相傳在2000年前的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發現了一塊玉璞。先後拿出來獻給楚國的兩位國君,國君以為受騙,先後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無腿走不了,他抱著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來了玉璞並請玉工剖開了它,結果得到了一塊寶石級的玉石。這塊寶石便被命名為「和氏璧」。

倘若卞和生在今時,便是一位賭石高手。

【趙興龍】

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雲南地區的興龍實業以70億的財富位於榜中,其董事長趙興龍便是一位賭石界的高手。

趙興龍早年從部隊退役後,就一直從事翡翠珠寶玉石的經營,最早以賭石發家,據傳賭石成功率高達80%以上。

「甲方乙方」

常言:「神仙難斷寸玉,大師往往失手。」行內人把賭石稱為「一刀生,一刀死」。

玉片——賭神的誕生

正所謂行事在人,成事在天,各位賭神相玉,除了拼運氣還是要拼技藝,將風險降到最低。

【甲方】

擦石是一條古老的法則,部位一定要找好了,然後再切准了,才能先看看出玉的色和水頭。

切石是最關鍵的步驟,輸或贏的結論是把石頭剖開之後,裡面的玉石全部暴露出來才能認定。可能一刀不甚就成了這個樣子。

磨石是為了拋光,也就是把切完的料子面進行打磨,把透明度完全的表現出來,這樣能使人看到它的色好或水好。

【乙】

在龐大的原石交易市場,總有抱著一夜暴富心態的人,想通過低成本來換取大幸運。不良商家可乘之機,在石頭或非石頭之上做文章

假皮開門子:

用做開門子的兩片優質翡翠作誘餌。作誘餌的翡翠一般水頭好、色正。並且兩片翡翠是由一塊翡翠原料切開的,吻合嚴密,不露破綻。主石為低檔翡翠或其他石料(如大理石、石英岩等)。將誘餌和主石粘在一起,表面再做以與誘餌翡翠外皮相近的假皮。

假皮無門子:

以低檔翡翠或其他石料做主石,在表面鑲嵌一塊優質綠色翡翠做誘餌。在主石表面做翡翠假皮,讓誘餌若隱若現地露出表面。有的不做假皮,只是將誘餌與主石的鑲嵌接觸線做些掩飾。

掏心注色:

將翡翠原料中間挖出空洞,注入綠色。再用翡翠將洞口粘合。外觀看整體都是翡翠。但綠色是由內部的假色造成的錯覺。

其他石料假冒翡翠:

常見有用大理石、石英岩、鈉長石玉、獨山玉等假冒翡翠賭石。有的塗上顏色,有的不做任何處理只是將隨形卵石混在翡翠賭石中。

「賭石有風險,入門需謹慎。」

有人曾將玉石投資稱為「瘋子買賣」,即「一個瘋子買,一個瘋子賣,另外一個瘋子在等待。」愛玉之人也總會有那麼一點賭性。在賭石之前,一定要有足夠支撐的專業素養,將風險降到最低。

否則開出來可能是這樣的!

驚不驚喜!刺不刺激!

這一把我必須要賭,賭不一定會贏 ,但不賭一定是輸。

——《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