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高自學考開考——記在高牆內上大學的他們

2019-10-25   上海監獄

2019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了。

今天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提籃橋監獄三十多年來在罪犯高等教育方面的一些往事,聽聽那些迷途知返的大牆學子們的心聲。

1988年的秋天,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在當時的上海市監獄(現為提籃橋監獄)首次設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第25考區。報考的人數不多,按照現存的歷史記錄來看,通過的參考罪犯共有19科次,報考的學校和專業為華東師範大學的漢語言文學本科和專科。

考區的設立為創新獄內罪犯教育改造途徑和方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高自考報考人數不斷增長

隨著首次高自考的順利開展,在上海市其他監獄也引起了廣大的反響。在1990年的春季,青浦、五角場、北新涇、軍天湖等監獄的服刑罪犯也加入了自考大軍。

報考科次也逐年增長,從1988年的共 19科次,至2012年全年827名在押罪犯參加高自考,共1759科次,涉及13所監獄,涵蓋了20個不同的專業,考生的規模日益壯大。

更值得一提的是,考試院還多次組織老師進大牆贈送教學書籍,為已取得畢業資格的罪犯進行論文輔導和答辯。

高牆內的學子們登場了~~!!!

01

54次進入考場的邱某

4月9日,為期4天的2011年春季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第25考場設在提籃橋監獄。邱某神情淡定地走向考場,而這已經是他在監獄第四十五次走進高自考的考場了。

五年多來,每年春秋兩季,他都會參加四五門科目的高自考。回首一看,他已經取得了四十多門單科的學分。

每次吃飯時的十多分鐘,每天出工前的點滴時間,他都爭分奪秒地看書學習。監區晚上六點半會集中收看電視新聞,很多人早早的就坐在電視機前了,而即使是新聞開始前短短的幾分鐘,邱某也抓緊時間看書做筆記,不肯浪費。

在高自考找回迷失的青春

「感謝各位老師!」當吳某在提籃橋監獄的華東師範大學臨時論文答辯教室完成了自己論文答辯以後,向參加論文答辯的老師們鞠躬敬禮。

他通過自己5年的高自考學習,終於通過了華東師範大學公共關係專科和公共關係本科的所有考試,獲得了畢業所需的學分。

吳某入獄時只有18歲。入獄以前,他是上海某重點高中的高三學生。在老師眼中,吳某是一個性格內向、學習努力的好學生,在父母眼中,他是孝順乖巧、善解人意的好兒子。

但就在同學們努力學習準備迎接高考時,吳某卻為了所謂的「義氣」,參與了搶劫,被判處了10年有期徒刑。

入獄以後,吳某收到了一封高中同學的來信。在信上,同學告訴吳某,班裡的很多人都已經進入了大學,開始了大學生活。吳某手裡拿著信,臉上充滿了苦澀:也許自己的人生軌跡永遠也不會再和大學校園有交集了。

他的主管警官準確地把握了吳某心理上的波動,動員吳某去參加監獄組織的高自考學習。如果能在獄內通過高自考,順利拿到大學畢業文憑,你的刑期就變成了學期。最終他成功地在大牆內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

媽媽看著我高自考

當看到自己又有兩門功課獲得了單科結業,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落了下來,離我的自考目標又進了一步。

第一次參加高自考時憑一點小聰明,我在考前一個月突擊學習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這門課程,沒想到竟然讓我以61分幸運過關。

當我在接見時無意提起這件事,媽媽竟然開心得掉了淚。在我讀書的時候,媽媽一直希望我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是我卻讓她失望了。我不僅沒能考上高中,還結識了一群小混混,整天胡作非為,讓媽媽傷透了心。

沒想到我在文化學習上取得這麼一點點的進步,就給媽媽帶來這樣的快樂。看著流淚的媽媽,我當時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一個文憑出來!

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講,服刑是人生的最低谷,但現在對我而言,監獄就是我的大學,現在我的大專學習就要結束了,但我的本科學習還會繼續,我會在出獄之前,努力完成一個專科和一個本科所有課程的考試,爭取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大學生,因為我知道,媽媽在看著我。

開放大學開啟獄內高等教育新時代

2012年,為了滿足更廣泛罪犯的文化教育需求,上海監獄和上海市開放大學達成協議,建立普晟分校,在監獄內開通遠程教育學習網絡。2012年,首屆開放大學普晟分校在提籃橋監獄開班,共招收了2個大專班共54人,1個中專班29人。至此迎來了罪犯報名參加開放大學學習的熱潮。

嶄新的起點

2016年的秋季,全國首個獄內本科班在上海市提籃橋監獄正式開班,開設專業為軟體工程(信息服務),共招收27人。

截止2019年,提籃橋監獄共有1118人次參加了開放大學各科段的學習。累積491人獲得畢業資格,包括本科3人,大專204人,中專284人。目前提籃橋監獄共在讀345名罪犯,其中本科73人、大專143人、中專129人。

春華秋實三十載,潤物無聲再出發。三十年來上海監獄系統共有2萬多人參加了高等教育學習,數千人在獄內獲得高等教育文憑,真正實現「化刑期,為學期」,為廣大服刑人員打開了一條實現大學夢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