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趨勢
預計 3 月份全省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其中紋
枯病中等發生(4 月份偏重發生),蚜蟲中等發生,麥蜘蛛偏
輕發生、沿淮淮北部分田塊中等發生。預計 3 月份紋枯病發
生面積約 1500 萬畝(發生總面積約 2300 萬畝),蚜蟲發生
面積約 400 萬畝,麥蜘蛛發生面積約 600 萬畝。
二、預報依據
1.當前小麥病蟲發生基數偏高。受去冬今春溫度偏高、
降水偏多的氣候條件影響,紋枯病發生普遍,蚜蟲、麥蜘蛛
發生數量高於上年同期。據全省小麥病蟲監測點近日調查,
紋枯病在沿淮淮北旱茬麥區病株率一般為 0.5%-5.1%,在淮
河及其以南稻茬麥區病株率多在 3%以下,全省病株率加權
平均為 2.3%,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鳳台縣、蕭縣、無為市、
肥東縣等地偏高,病株率一般為 7.0%-8.3%。蚜蟲百株蚜量
一般為 1.1 頭-25.5 頭,全省加權平均為 16.9 頭,較上年同
期增加 4 倍,其中沿淮淮北的濉溪縣、固鎮縣、懷遠縣、蒙城縣和沿江的繁昌縣、望江縣等地偏高,一般為 31 頭-153
頭。麥蜘蛛每市尺行長(或百株)蟎量一般為 5.5 頭-49.6
頭,全省加權平均為 25.3 頭,較上年同期增加 46.7%,其中
沿淮淮北的霍邱縣、鳳台縣、固鎮縣、利辛縣、譙城區、蕭
縣、臨泉縣等地偏高,一般為 65.0 頭-131.5 頭,最高田塊
達 225 頭-520 頭。
2.苗情和田管措施有利病蟲發生。據全省苗情監測調
查,沿淮淮北主產區部分麥田呈旺長勢頭,群體較大,田間
鬱閉,有利於小麥紋枯病、白粉病、條鏽病侵染蔓延和蚜蟲、
麥蜘蛛的滋生。稻茬麥區冬前受乾旱影響,播期普遍推遲,
為使苗情轉化升級普施返青拔節肥,若偏施重施氮肥,植株
長勢嫩綠,將有利於病害侵染和害蟲取食。
3.田間環境和未來氣候對病蟲發生有利。近期我省多
陰雨天氣,當前麥田濕度普遍偏大,有利於紋枯病、白粉病
等多種病菌侵染。據省氣象部門預報,3月上中旬江北降水
量較常年略偏少,沿江江南偏多,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
偏高。偏濕的麥田環境和未來的氣候條件,對小麥病蟲害發
生總體有利。
三、防治技術意見
1.農業防治:結合春季小麥田間管理,清溝瀝水,降
低田間濕度;注重平衡施肥,避免重施、偏施氮肥。
2.化學防治
(1)防治適期:大部分地區藥劑主治時間在 3 月上中
旬。
(2)防治指標:紋枯病病株率 10%,麥蜘蛛 200 頭/
市尺行長,蚜蟲 300 頭/百株。
(3)防治技術要點
紋枯病可選用井岡·蠟芽菌、苯甲·丙環唑、噻呋醯胺、
井岡黴素 A、丙環唑等藥劑,選擇上午有露水時施藥,適當
增加用水量,使藥液能流到麥株基部。重病區首次施藥後 10
天左右再防一次。
蚜蟲注意保護利用天敵,重點保護好七星瓢蟲、龜紋瓢
蟲、蚜繭蜂等優勢種天敵。當天敵單位數與蚜蟲數量比例大
於 1:300 時,可有效控制麥蚜為害,不必施藥防治麥蚜。當
田間麥蚜發生量超過防治指標(苗期 300 頭/百株)且天敵數
量在利用指標以下時,可選用吡蚜酮、呋蟲胺、啶蟲脒、氟
啶蟲胺腈、噻蟲嗪等藥劑對水噴霧防治。
麥蜘蛛可選用聯苯菊酯、阿維菌素等藥劑。鑒於防治小
麥紅蜘蛛登記藥劑品種少,生產上也可適當選用其它作物登
記的殺蟎劑。
報: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省農業農村廳有關領導
發:全省小麥主產區各市、縣(市、區)植保站。
E-mail:ahzbzz@163.com
郵編:230001
注意防治麥田紅蜘蛛
紅蜘蛛刺吸麥葉汁液,出現白斑繼而發黃,受害輕時麥株矮小,嚴重時不能抽穗,麥株枯乾而死。2月26日,我站對小麥紅蜘蛛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目前我縣紅蜘蛛蟲田率44%,平均單尺行長蟲量9頭,最高單尺蟲量60頭。目前我縣小麥處於返青期,植株長勢較好,據氣象部門預報,近期我縣為連續陰雨天氣,溫度偏低,不利於紅蜘蛛的發生危害,但田塊間發生差異較大,加上紅蜘蛛世代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後期條件適宜將快速增加。望各鄉鎮廣泛宣傳及時組織群眾進行達標防治,壓低麥田蟲口密度,減輕後期防治壓力,為今年小麥再奪豐收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防治指標
平均每尺單行長有紅蜘蛛200頭。
二、防治方法
畝用1.8%阿維菌素乳油60ml或10%聯苯菊酯乳油50ml,兌水4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時選擇早晨或傍晚進行。
小麥紋枯病的發生與防治
一、發生程度:中等發生
二、主要依據
1、田間病情上升較快。據我站 2 月 26 日在店埠、石塘、梁園等地普查,小
麥紋枯病平均病株率為 7.3%,較近三年同期均值減少 6.4%,病株率與中等發生
的 2017 年同期相近;平均病指為 1.5,較近三年同期均值減少 6.3%,未見侵莖。
田間病情上升較快,病株率較上周上升 0.6 倍。目前田間濕度較大,隨著氣溫的
回升,病情將快速上升。
2、栽培方式適宜。我縣小麥大多為撒播,且播種量普遍偏大,後期鬱閉,
發病將加重。
3、氣候條件有利。據氣象部門預報 3 月上中旬降水量較常年略偏少,平均
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氣候條件總體有利於小麥紋枯病發生。
三、防治技術意見
1、農業防治:加強田間管理,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濕度;及時防除雜草,
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避免重施、偏施氮肥。
2、藥劑防治:小麥返青後期至拔節初期開展以防治紋枯病為主,兼治麥蜘
蛛、苗期蚜蟲等其他病蟲的總體防治。
(1)防治適期:藥劑主治時間在 3 月上中旬。
(2)防治指標:紋枯病病株率大於 10%的田塊。
(3)防治方法:畝用井岡·蠟芽菌懸浮劑(井岡黴素 4%、蠟質芽孢桿菌 16
億個/克)200 克,或 24%噻呋醯胺懸浮劑 20 毫升,或 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
60 克對水 60 公斤。選擇上午有露水時施藥,使藥液能流到麥株基部。重病區首
次施藥後 10 天左右再防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積極應用專業化統防
統治模式,多上機械,少上人,同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