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有兩個直接的危險

2020-03-03   農作物農技110

進入2月下旬以來,由於政策性糧源不斷批量進入市場,麥市階段性供需偏緊局面得到有效緩和。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月28日主產區中等小麥平均價格為2338 元/噸,周比小幅回落2元/噸。


中後期看,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進一步好轉,小麥市場購銷將會逐步回歸正常。由於小麥市場供給充足而需求不旺,市場的壓力相對偏重,兩個直接危險需要面對:一是庫存高企,超期小麥處理問題;二是各級儲備小麥輪換出庫。


麥價整體止漲趨穩


據市場反映,近期隨著各地交通管制逐步解除,物流運輸逐漸暢通,麵粉企業小麥到貨量增加。由於節後市場麵粉銷售進度偏慢,廠家開工率不高,部分企業開始出現小幅下調小麥價格的現象。


2月底,河北石家莊普通小麥進廠價2440元/噸,衡水2430元/噸,邯鄲2430元/噸;山東濟南2420元/噸,菏澤2420元/噸;周比小幅回落10—20元/噸。河南新鄉普通小麥進廠價2420元/噸,鄭州2420元/噸;江蘇徐州2410元/噸,安徽宿州2410元/噸;周比持平。


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維持穩定。2月底,山東菏澤「濟南17」收購價2510元/噸,濰坊收購價252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收購價2490元/噸,新鄉收購價249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收購價2500元/噸,衡水收購價2500元/噸;周比穩定。



政策拍賣整體仍處相對高位


2月26日,國家舉行政策性小麥競價交易,投放量305.95萬噸,實際成交量22.79萬噸,較上期略減0.75萬噸;成交率7.44%,較上期下降0.23個百分點;成交均價2338元/噸,較上期回落4元/噸。雖然本次成交數量出現小幅下滑,但整體仍處相對高位。


分區域看,江蘇計劃交易量為62.1萬噸,成交量為4.6萬噸;安徽計劃交易量為56.94萬噸,成交量為6.38萬噸;河南計劃交易量為131.23萬噸,成交量為8.3萬噸。山東計劃交易量為9.9萬噸,成交量為0.45萬噸;河北計劃交易量為10.21萬噸,成交量為2.9萬噸。本次交易江蘇、安徽、河南三省小麥成交量明顯高於河北、山東兩省,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前蘇皖地區市場餘糧數量較華北地區已經偏少。


初步統計,2月份國家政策性小麥拍賣共舉行了四次拍賣,累計投放數量為1221.8萬噸,實際成交67.2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53.85萬噸;平均成交率為5.50%,同比提高4.01%。


有市場人士預計,隨著小麥市場購銷的不斷恢復,再加之前期競拍的輪換糧及托市糧陸續到貨,市場階段性供需偏緊局面已基本得到緩和,後期制粉企業集中大批量採購小麥的節奏或將會有所放緩。


市場面臨兩個直接危險


市場反映,近日主產區小麥價格整體止漲趨穩,局部出現小幅偏弱調整,這既說明隨著疫情疫情影響的減弱,市場的擔憂已逐步消退,同時也說明在政策性糧源的頻繁密集投放之下,市場的階段性供需偏緊已基本緩和。由於國內小麥市場供給充足、需求不旺,市場的壓力依舊偏重,中後期小麥價格或將穩中偏弱運行。


從供給上看,市場的供給較為充裕。一是隨著天氣的轉暖,春耕生產將會陸續開始,雖然農戶手中小麥數量已經不多,但為準備農用物資,小麥變現能力或會增強。而一些貿易商迫於資金成本壓力,小麥出庫的積極性也會較高。


二是由於市場對後市小麥行情預期看淡,春節前部分企業已著手儲備小麥輪換銷售,節後的輪出也逐步展開,預計後期各級儲備小麥輪換出庫將會進一步增加,3、4月份市場或將迎來儲備輪番出庫的高峰期。



三是據了解,目前國家臨儲小麥庫存仍超過9000萬噸,高於上年同期1500萬噸,庫存高企,壓力較大。從庫存分布來看,2014-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數量超過4500萬噸,占整體庫存的一半。由於這些質量不高,銷售困難。有關專家指出,儘管2020年國家調整不合理庫存的重點在稻穀方面,但依舊建議市場應對存儲時間較長的托市小麥保持高度關注。無論是直接下調政策糧交易底價,還是通過其他方式加快出庫,但凡去庫存操作都會和價格掛鉤,也都將對市場產生影響。


從需求上看,小麥需求基本呈現剛性,年消費量處於下降趨勢。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9/20年度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235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532萬噸,減幅4.3%。其中,食用消費為923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50萬噸,減幅0.2%;飼料消費及損耗為160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200萬噸,減幅13.3%;工業消費為92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280萬噸,減幅23.3%。

來源: 中華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