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物資,#三聯在行動#

2020-01-28     三聯生活周刊

點擊上方,關注三聯生活周刊!

文/ 高效

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深陷各種微信聯絡無法自拔,連語速都莫名加快成2.0倍速,每一通電話、語音都是以報火警的方式完成的,要求清晰、明確、重點信息反覆確認,火速完成後進入下一項工作。這是#三聯在行動#小組上線的第四天,在《三聯生活周刊》記者團隊深入武漢疫區一線帶回系列報道之後,各類諮詢、求助信開始湧向三聯的微信、微博後台,其中包括大量的醫院募捐需求,還有大量的民間捐贈人表示難以篩選醫院信息,醫院募捐海報上的電話一直占線根本打不進去,手中的醫療資源難以到達一線的醫護人員手中。那我們就來成為信息的橋樑吧,幫他們再往前走一步。

於是,在大年初一一早,#三聯在行動#小組正式成立。鑒於我們的媒體身份,行動的原則是,做有限地介入,不接受錢與物資,目的是提高物資匹配的效率,並且將進展隨時在網上公布。工作內容一經確定,下一步就是組建團隊,除夕夜裡還在搶紅包與互道祝福的微信群立刻開始響應。

經歷了春晚一夜,大家的心裡都備受折磨,春晚舞台仍然是璀璨奪目,熱鬧非凡,但疫區一線不斷傳來的消息,讓人始終無法進入歡慶節日的狀態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太讓人痛苦了,隨便讓我做點什麼,只要幫上忙,我都能安心點,」申請加入小組的同事在群里這樣說道。誰又不是這種心態呢,看著有能力的朋友從全球訂貨,在被封閉的武漢市內的奔走徵集物資進行調運,哪怕是步行去醫院送飯也好,我們這顆一直暴露在各類創傷信息中的心才能稍微癒合。

#三聯在行動#小組主要有兩個信息接口,一個是聯繫到三聯記者團隊的求助信息、捐贈信息,我們來匯總處理;另外一個就是增派人手對於三聯微博微信後台的留言進行篩選回復,提供處理方案。

應答小組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對接湖北境內(現在已經擴展到了全國範圍)各個醫療機構,核實他們在網絡上發布的募捐信息,建立對接到人的溝通渠道,實時了解他們目前的物資短缺情況,並按照短缺程度進行排序,匹配給前來諮詢的捐贈人,並儘可能讓捐贈的醫療資源優先達到急缺的醫院。

另外一部分則是搜集所有的物流運輸信息,包括各大物流平台,以及省內外自願相助的團體與個人,給到私信我們在物流運輸上有困難的捐贈者建議。分工完成之後,我們這個目前已經擴展到40人的行動小組運轉了起來。從一睜眼到晚上11點暫停,整理一天的信息,所有的人開始連軸轉了起來。這個春節,沒人休息。不僅是記者團隊,三聯商業合作團隊、松果生活團隊、熊貓茶園團隊、中讀團隊也在不斷的匯總信息,反饋給到行動小組。

一刻都不得閒,但也不想閒下來。負責對接醫療信息的同事實在沒忍住發了條朋友圈,她打電話給武漢周邊城市的醫院去核實物資缺乏情況,對方接起電話就一直在哭,問「我們該怎麼辦」。她所屬的醫院位於湖北邊陲,知道的人少,募捐的人就更少了,好多收到的資源也不能用,醫生還是得去一線進行救助。

「我心裡也不知道怎麼辦,醫生也一直在哭,我都不知道怎麼收尾,只能匆匆掛斷,返回組裡強忍著崩潰趕緊協調資源,去傾斜給武漢周邊的醫院。我也沒有經歷過,我也很崩潰呀。」晚上收工之後,同事打給我說希望能聊兩句,感覺憋在心裡今天就過不去了。「你說下面的情況到底有多糟糕?」下面的情況有多糟糕,也許只有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知道,在一線的記者知道,我們隔著微信跟電話,其實也很難推測,只是寄希望於我們的行動小組可以發揮起作用,哪怕很微弱,但也要去做。

#三聯在行動#話題在三聯生活周刊官方微博上線之後,前來諮詢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捐贈人表示,相信我們,看到我們能安心,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有讀者發來私信問「手中只有一套防護服,但也希望可以捐給一線的醫院可以嗎?」當然可以,即便只有一套也比醫生完全暴露在外的強。

還有一個來自湖北仙桃的讀者留言給我們說,有250箱普通3層活性炭口罩,一共50萬個是否可以捐贈給武漢的普通居民。因為沒有等級,醫院無法接收,想要發給普通市民。「是我朋友的工廠,做了20多年口罩了,還經歷過非典」,但由於暫時沒有接收單位,我們也只好婉拒了他們。但對方也沒有放棄,說去再找找,看看能不能調一些符合標準的口罩運去武漢。

每天都是這樣,我們接收著各種訊息,提供著各種建議。還有後台發來私信問是否可以幫忙協調貨車司機,他們想要捐贈18米的移動CT車給到武漢協和醫院,其他的手續都辦完了就是沒有找不到司機願意從河南新密開過去。私信截圖一發到群里,大家都笑了。「想起80年代的電影《頑主》,終於有了一種開『3T』公司的感覺」,但仍然有辦法,我們也是有兄弟的。於是火速聯繫快手那邊進行支援,平時都是聚在一起找選題,採訪卡車司機,現在終於實戰了。最後發私信來求助的讀者說已經找到了司機,明早就出發,我們懸著的心也就落下了。但物流組的list也多了一條選項,卡車司機。

今天是#三聯在行動#上線的第四天,武漢封城的第六天。目前來自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物資以及醫療團隊正在不斷的進入武漢,我們的行動策略也在不斷調整。從主要匹配武漢,到傾斜給其他湖北其他城市,再到湖北周邊省份,也開始搜集心理諮詢團隊的信息,等到物資問題緩解之後,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戰役之中。

之後的情況會是怎麼樣的,沒有人能預料,就像此前誰能料想到擁有千萬人口的武漢,中國交通樞紐城市會宣布封城來抵抗疫情的擴散。但我們也相信總會有辦法,一方有難八方馳援,所有的人都在儘自己所能幫助這次戰役早日結束,那些繞著全球尋找物資的個人或者團體,那些第一時間站出來無償提供幫助的企業,還有那些抱著必勝的決心走出家門伸出援手的人。

「你可以把我個人的信息給到物流組嗎?公司有輛貨運皮卡可以拖物資,我可以開出來,沒有辦市內通行證,但是至少可以在青山(武漢)這一塊走。」

「如果你們的記者實在找不到防護服,我跟我男友去給他們送雨衣,雨衣也有用,總比什麼都沒有強。」

「一定叮囑記者保護自己,沒有防護鏡就帶個泳鏡去。他們去的都是重災區。」

「讓他們注意安全,畢竟不是我的車。給你們應急。」

「你放心,要是弄壞了出了一點點狀況我來賠。」

「不是那個意思,是讓他們注意自我防護,外面不安全。你提醒他們戴好口罩,我下樓送車。這車本來是我留給自家老人用的,但是臨時狀況」。

這幾天,三聯官方微博上有一句摘自魯迅的短句被轉了數萬條——「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的事的就做事,能發聲的就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又要說那句老生常談的話,不知道魯迅先生在的話,會說些什麼,但是有很多螢火,正在組成炬火。懷抱希望吧,願明天,勝今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ItM628B3uTiws8KXbSX.html




















野生動物世界

2020-04-15

唐茶穿越指南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