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的故宮:中國最大的商住兩用宅院

2019-12-13   趙剛Andrew


2020年中國文化界、旅遊圈最大的事莫過於故宮600年華誕了。

重走故宮,能體會一個多功能大宅院壁壘森嚴的天朝氣派,也能聯想起那些史料、傳說中惟妙惟肖的典故、過往。

1、天安門不是故宮的南門嗎?

游故宮要先走天安門,因此常常讓人們模糊了皇城與宮城的界限,誤認為天安門是故宮南門。

所謂宮城就是皇宮紫禁城,現在通稱為故宮。其南門是午門,西門是西華門,東門是東華門,北門是神武門。

天安門是北京皇城的南門。皇城的四門是天安門、地安門、西安門、東安門。除天安門外,其餘各門均已拆除。現在還能看到的南北向的東皇城根遺址,北端靠近平安大道。

紫禁城嵌套在皇城裡,皇城還涵蓋了景山、北海、中南海。

2、午門有幾個門?

故宮的驗票口設在午門。這裡有三個大門,兩側還分別有一個掖門,東邊的是左掖門,西邊的是右掖門。這就是所謂「明三暗五」。

中間的大門通道在帝制時代是皇帝專用的,這是北京中軸線上的御道。除皇帝外,只有在位皇帝大婚迎娶的皇后以及科舉殿試一甲進士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可以有一次機會走上御道。

歷史上也曾經有不讓皇帝走午門御道的動議!

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暴亡,又沒有子嗣,他遠在湖北的堂弟朱厚熜被選為皇帝,這就是嘉靖皇帝。

根據傳統禮法,朱厚熜被視為過繼給駕崩的朱厚照,須尊其堂哥為父。這樣,朱厚熜應以太子身份從東華門進入皇宮,不能走午門御道。

時年15歲的朱厚熜堅決不從,並以不當皇帝相逼,大搖大擺地經大明門(已拆除,在正陽門以北、毛主席紀念堂附近)、天安門、端門、午門,進入紫禁城。

3、誰在武英殿做了兩天的皇帝?

進了午門,便是太和門廣場。從廣場西側的旁門走出去,有一座相對偏遠的武英殿。與紫禁城東側的文華殿相呼應,所謂一文一武。

在明初,武英殿被定義為皇帝「齋居」之所。清朝時,這裡曾臨時作為順治的臥室、康熙的辦公室。

而明清之交,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紫禁城後,曾在武英殿辦公。

闖王進北京後,他倡導的「不當差,不納糧」並沒有實施,而是縱容劉宗敏等部將橫徵暴斂,對明朝留下的權貴、百姓做無差別的洗劫。

大順軍隊的倒行逆施逼迫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轉而投靠了清軍。吳三桂率領明朝遺留下來的王牌軍關寧鐵騎,與清軍一起在山海關擊退了闖王的部隊,並順勢一路殺到紫禁城。

倉皇失措的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稱帝,兩天後,他下令燒毀紫禁城的大部分建築,並逃出了北京。

武英殿幸免於難。

4、「正大光明」匾額後放過什麼?

明清最重視祖制、規矩,不過這兩個朝代中途改弦更張的時候也不少。

乾清宮原本是明清帝後的寢宮,雍正皇帝卻改在養心殿起居。

實際上,從雍正的父親康熙帝開始,清朝最高當權者一生中大部分時間並不在紫禁城,而是北京西郊集辦公、居住、娛樂為一體的皇家別墅——先是暢春園,後來就是圓明園了。

有清一朝,北京海淀的「三山五園」(萬壽山、玉泉山、香山、圓明園、暢春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的政治氛圍甚至超過了故宮紫禁城,紫禁城則成為當時中國的政治副中心。

不過,看似被「邊緣化」的紫禁城依然是最高權力交接的舞台。雍正採取秘密立儲的方式,把他認為適合繼承皇位的皇子寫進密詔,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背後。這成了皇宮裡新的規矩,並延續下去。

5、你見過乾隆的十全武功寶印嗎?

作為游牧民族的滿族政權,十分重視皇室的健身、騎射。文華殿以北的開闊地便是供皇族子弟習武的地方。

最北面的箭亭中,展出了乾隆帝時期的「武功十全之寶」印璽。

這是1792年乾隆在晚年(82歲)回顧自己十次征戰、平定四方的紀念品。這位盛世之君自稱十全老人,享受著功高蓋世的威名。

就在乾隆帝陶醉在他的封建帝國的鼎盛期時,英國政府特使馬戛爾尼的船隊從朴茨茅斯港啟航,向這個東方大國徐徐駛來。

大約七年前,瓦特改進的蒸汽機已經用於英國的紡織業,大大提高了生產效能。英國在君主立憲後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為近代世界的強國,他們對遠東市場的渴求已經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一個新興的西方資本主義制度與一個古老的中國封建主義制度之間的砥礪從馬戛爾尼經歷近一年的顛簸登陸浙江舟山後便開始了。

「十全老人」友好而堅決地拒絕了英國使團有關通商的請求,他收下的禮物中,那些英國製造的精巧而先進的武器,被封存在圓明園的庫房裡,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來時才重見天日。

6、皇帝的後宮也不安全嗎?

皇帝這個職業並不好做。貴為天子,棲身大內禁地,卻經常沒有安全感。

明清的皇帝中,最心神不寧的可能就是朱厚熜了。

在紫禁城御花園正中的欽安殿是一座皇家道觀,始建於嘉靖十四年(1535年)。這是朱厚熜的精神家園。

不過歸結起來,他整天求仙問道的精神實質不過是兩個字——怕死,於是煉丹以求長生。

不知道哪裡得來的「偏方」,嘉靖抽取宮女經血煉丹藥,他的暴虐也得到了報應。

1542年是壬寅年,朱厚熜駕幸紫禁城翊坤宮,翊坤宮屬於后妃居住的西六宮,在養心殿以北。嘉靖帝做夢也沒想到,服侍他的宮女竟將繩索套在他脖子上,準備把他勒死。

「壬寅宮變」雖然最終沒有殺死朱厚熜,但恐懼感讓這位荒淫的皇帝從此離開皇宮,躲進了西苑(今中南海)玉熙宮,再也未曾上朝。

嘉靖失去安全感後,也失去了對百官的信任。

他依靠特務機構、宦官集團的暗中監視,並樂此不疲地玩弄權柄,拉一派,打一派。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英國使館文化教育處特邀留學培訓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曾長期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首席代表,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