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摺疊》|節選
北京在未來被劃分為三個空間:第一空間、第二空間、第三空間。
在三個摺疊的城市空間裡,時間都經過精確的規劃和優化的分配。
故事的主人公垃圾工老刀,住在第三空間的一間膠囊公寓里,為了讓自己撿來的孩子糖糖,能夠上一所能教音樂和跳舞的幼兒園,他不惜冒險穿越第二空間、第一空間送信,只為了賺二十萬元。
在老刀生活的第三空間,空氣是污濁的,垃圾是成堆的,街道上都是嘈雜的小巷子、小飯店、小地攤,連陽光都是橘黃色的。
當他穿越到第二空間,他驚奇地發現,街道是寬闊的,人群是秩序的,著裝是體面的,陽光是淡白色的。
到了第一空間,天空是純藍的,是寧靜透徹的,街道上種滿了高大樹木和大片草坪,分布著漂亮的公園和社區,還有河流和湖畔。
在《北京摺疊》里,每個人都渴望生活在第一空間,這不僅因為那裡有更宜居的環境、更體面的工作、更先進的配套,以及更包容、更活力、更多元化的國際化人居生活方式。
01
西方有句著名的諺語:The bigger the city, the more lonely the city is.(城市愈大,我們就越感覺到孤獨。)
九十年代的中國,城鎮化浪潮開啟,我們熟悉的城市也在快速更新。
漸漸地我們發現,雖然城市越來越大,樓房越來越高,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疏離卻在加深,住在城市裡的人越來越不覺得幸福。
比我們早一步搶跑的紐約,在十幾年前也和我們一樣,經歷著時代的變革,開始迅速地「攤大餅」式的規劃與建設。
城市規模擴大之後,為了加強各個區域之間的關係,不得不開始修建各種交通網。就這樣,大規模的拆遷之後,紐約原有的社區形態分崩離析。
上世紀60年代,一位名叫Jane Jacobs(下文Jane)的女性媒體人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專著《美國大城市死與生》。
書中批判了紐約曼哈頓為代表的當下純粹CBD,其功能區單一導致喪失活力。要保持區域的多樣性、混合性,從而讓區域充滿張力。
40多年以來,簡雅各布當時的觀念從被主流排斥,到逐漸被更多世界各國的規劃師的認可。
依照這一理念,就在Jane人生最後的日子裡,她的這一理念被倫敦設計師給採納。
在《大倫敦空間發展戰略規劃》里,中央活動區(Central ActivitiesZone)的規劃舉措順勢而生。
中央活動區CAZ
CAZ是對中央商務區(CBD)理念的一種品質和內涵的延伸。它更為注重多樣性、活力持久性和空間的人性化,融合商務行政、休閒娛樂文化、高品質居住、旅遊觀光、產業等多種功能,使區域充滿活力和吸引力。
倫敦道克蘭地區成為了世界上首個CAZ。
繼英國之後,日本,新加坡,上海深受啟發,開始走向CAZ之路。
當然這裡面也包括當時極力反對Jans這一規劃理念,甚至因此將其驅逐的美國——將曼哈頓下城區的規劃建設成為CAZ。
將倫敦摺疊,其第一空間在道客蘭區,
將紐約對摺,其第一空間變成了曼哈頓下城區;
將上海摺疊,其第一空間則是在徐家匯和外灘。
如果將常州摺疊,屬於它的第一空間又在哪兒呢?
02
從上面的幾座經典城市CAZ的發展軌跡,我似乎窺探出了第一空間的破解密碼。
循著這一串密碼,我竟然找到了隱藏在常州地圖裡的第一空間:
青龍板塊與恐龍園板塊的交匯處——東京120恐龍園生活圈
我們說看一個城市的好壞,就去看這個城市的寫字樓集中區,去看這座城市的天際線。
常州的高檔寫字樓也非常多,諸如現代傳媒中心、天寧時代廣場、武進萬達中心、世貿中心等。
但是都有一個弊端:不集中。
這一情況可能將在未來的五年內做出改變,因為位於東經120大道的常州金融商務區將要正式崛起。
現在已經確定這裡未來將會成為江南銀行、常州投資公司等企業等的5棟總部大樓。
未來這裡將會成為長三角重要企業總部聚集地,規劃區的165萬㎡商務辦公設施將容納6.6萬辦公人員,60萬㎡的商業和辦公配套也將容納1.2萬就業人員。預計到2020年,建成各類載體200萬㎡,入駐機構200家。
加上恒生科技園與創意產業園的支撐,這裡就是屬於高新人才的夢想舞台。
當然常州絕不僅僅只想做個後起CBD,常州必須有屬於自己的 Icon.
一直以來,常州各方面實力都不弱,可就是缺乏一些知名度。
以至於我們偶爾會自嘲:常州是一座出了江蘇就沒人認識的經濟超強城市。
如果別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座城市,又何談招商引資,又何談來工作就業呢?
一個城市要有一個名片,顯然不會是一個高鐵站,也顯然不會是一個大型公園,這一類配套已經太同質化了。
倫敦的中央金融區里流淌的泰晤士河,沿岸是大本鐘,倫敦眼,塔橋,聖保羅教堂等藝術傑作,可以整座城市的精華都彙集於此。
以本初子午線為起點,往東撥動120°剛好就是常州的城市中軸——東經120°。
這個天生的城市中軸,串聯了兩個最能代表常州的地標建築,恐龍園的眺望塔和紫荊公園的無幅摩天輪,
若是把視野再擴大一些,市政府,兩座高鐵站,最主要的兩座高鐵站,常州規劃館,常州博物館,常州大劇院,在這一片常州為數不多,遠離工廠污染的土地上,常州現代文明彙集於此,沿著這條城市文脈鋪展開來。
當然我們心目中的第一空間不僅僅只是體面的環境,還需要齊全完善的配套。
商業方面,這裡將建設20萬方龍湖北城天街,加上占地28萬方的迪諾水鎮,以及22萬方世茂廣場,和未來規劃的6萬方商業。
交通上來看,青洋路和龍城大道等主幹道核心路網建設完成,使這裡全面融入主城區,躋身上海、南京1小時都市圈,規劃中的軌道交通5、6號線通過該區域,永寧北路和新堂北路以下穿方式通過核心區;
教育配套上龍城中學分校之外,有著私立的「天一中學」之稱的國王國際學校也將陸續落地。從此,學校近在咫尺!
還將毫不誇張的說,這裡幾乎囊括了整座城市的頂尖配套。
其實很多年以前政府就已經對這片區做好了規劃,十年前就開始陸續引進世茂、九龍倉等等高端住宅開發商。
這個常州城市最為精華的地段,也是常州富人的後花園。
富人區也剛好契合高端金融商務區這一屬性定位。
終於,這片在常州新房市場隱身了許久的地方,迎來了這個最懂它的伯樂:嘉宏
03
嘉宏面向新時代的深情一望,濃縮的是多個時代的疊合延展。
自從17年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常州一直都未曾出現過如恐龍園南地塊一樣,將這座城市的勃勃生機彰顯得淋漓盡致!
《北京摺疊》里的「第一空間」,也意味著身份與榮耀。
耕植龍城21載的嘉宏,秉承著對土地的尊重,對常州的理解,深刻的感受到這片土壤里所蘊藏的價值以及無限的可能。
這一場並沒有太多懸念的土地爭奪戰中,最後的勝者嘉宏,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我一直堅信,任何房企,要執掌一座城市的口碑,必須經歷高端項目的淬鍊。
好在嘉宏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再一次完成了自我飛躍。
9月27日,嘉宏集團品牌盛典暨風華系發布會盛世召開,重磅公布了恐龍園南項目的正式案名——嘉宏·印山風華,與嘉宏·江左風華構成一南一北、成為龍城豪宅的絕代佳作,但這僅僅只是嘉宏邁出的第一步。
很快,在這片僅有1.5容積率,處於三河交匯,擁有得天獨厚的稀缺土地上,將生長起19幢精築的高奢平層與疊墅。
所有的建築設計,都將由世界知名的專業團隊親自操刀,日清、邁丘、facedesign,他們的名字幾乎代表了業內最為優秀的的技藝。
在常州未來CAZ這個黃金圈內,嘉宏印山風華,不但占據左手繁華,右手繁花的C位,同時還以自己耐打的產品力,昭示嘉宏征服未來的萬丈雄心。
「生活和度假,都不在別處。」
嘉宏·印山風華
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某張長椅上,
一位捐贈者留下這樣一句話:「The best of everything」,有人將它譯為:「你是最好的存在。」
對一種生活方式最高的褒獎,莫過於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