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HadronCollider,簡稱「LHC」)坐落於日內瓦附近的侏羅山下100米深、總長17英里的隧道中,乃是粒子物理學科學家為了探尋新的粒子、以及微觀量化粒子而建造的機制設備,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迄今為止規格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2008年9月10日,前任的項目負責人林恩.埃文斯親自啟動了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首次測試,這意味著人類步入高能物理研究的嶄新時代,當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10年開始收集數據時,粒子物理學家們對它寄予厚望,除了希格斯玻色子之外,他們希望大型強子對撞機還能爆發出其他的新粒子。
今年,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簡稱「CERN」)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呼籲建造一個周長為100公里的巨型粒子加速器,用於精確研究希格斯玻色子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以及暗物質、反物質等等的相關研究工作,他們把這一台新型大強子對撞機命名為「未來環形對撞機」(簡稱「FCC」),預計它會花費150億歐元。若「未來環形對撞機」的建造計劃順利實施和建造完成,則歐洲大強子對撞機關閉之後,「未來環形對撞機」會在2040年左右開始運行。除此之外,日本的粒子物理學家們希望建造一個20公里長的直線對撞機,中國高能物理研究所也籌划著一台大型強子對撞機,不過,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在一次公開活動中表示,大強子對撞機已經「沒落」,不值得投入大量資金去建造。
上世紀八十年代,楊振寧在一次國際性的研討會上,與世界各國的物理學家們探討未來的高能物理學的發展方向,談及大強子對撞機時,他對其他的物理學家說「Thepartyisover」(即「盛宴結束」),他認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高能物理學的高峰期,比較重要的概念和理論誕生於這一時期,而到了八十年代,已經沒什麼讓人驚嘆和重視的理論問世了。沒有重要的新概念和理論問世,高能物理學領域就沒有新的領域可供研究人員開拓,所以楊振寧奉勸一些青年人不要投身高能物理學領域。
2016年,楊振寧發表一篇針對性的文章,反對中國建造大強子對撞機,具體的理由有:一,大強子對撞機是一個「無底洞」,他認為中國建造大強子對撞機的預算不少於200億美元;二,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三,建造大強子對撞機的費用,一定會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的研究經費;四,超對稱粒子僅僅是一個猜想,用大強子對撞機發現超對稱粒子更是「捕風捉影」;五,高能物理領域的重大成果,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沒有實際的益處,而人們的實際生活正面臨著各種困境;六,即便中國建成了大強子對撞機,其主導者也不是中國人、大概90%是外國人;七,沒有大強子對撞機,高能物理學也有值得科研人員探索的方向,比如新的加速器原理、精妙的幾何結構和弦理論等等。
楊振寧直言不諱的表示,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高能物理學就走了下坡路,現如今,已是大強子對撞機「沒落」的時候,即便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是一個重大貢獻,可這一貢獻的基礎,乃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提出的理論。而且,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之後,目前的大強子對撞機就到了極限,他們要建造更大的對撞機、消耗更多的物力和財力。若中國建造一台大強子對撞機,也會走上歐洲的老路,楊振寧坦言自己無法接受中國消耗200億美元去建造一台大強子對撞機。
小考題:你是否支持楊振寧的觀點?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注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鑑,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