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早期大量的液態水來自哪裡?這個地方可能很多人不會想到

2020-10-02     科技數碼睿泙

原標題:地球早期大量的液態水來自哪裡?這個地方可能很多人不會想到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它和金星,火星同樣都處在宜居帶內。宜居帶由於距離太陽適中,它是生命誕生的重要條件。而地球也非常幸運地成為了一顆生命星球,並在數百萬年前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

彗星主要就是由水冰和塵埃、岩石等組成的,但大都以水冰居多。彗星都是圍繞太陽做橢圓形軌道運動,它們處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帶,那裡空間寒冷,陽光的照射很弱,因此大量的水分子存在於空間中,這些水分子慢慢形成了水落到了各類天體上形成了冰晶。

彗星就是攜帶大量冰晶的天體,它在運行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彗星的後面會托著一個長長的尾巴,那其實就是由彗星上面的冰晶蒸發或脫離形成的,這也是彗星獨有的美麗風采。那麼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彗星是如何來到地球的?

雖然我們現在看太陽系以及各個彗星的運行軌道都非常穩定,不會發生跟行星撞擊的事件發生。可是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太陽系還是一個混亂的時代,那個時候地球也剛剛形成,完全沒有穩定下來,星球上的各種地質活動每天都在發生。

而太陽系的天體撞擊事件也經常發生,混亂的星系讓很多的天體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固定軌道。太陽系早期的太陽系邊緣比內星系帶要混亂,那裡離太陽較遠,太陽的引力對它們的影響較小,因此太陽系邊緣的彗星都處在一種不穩定的軌道運行中,不少的彗星向著內星系而來,它們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凝聚空間中的水分子,或者和其它帶冰的天體相撞擊,儲存了更多的冰晶。

隨著彗星不斷靠近宜居帶,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開始向各個行星靠攏,有的成衛了行星的衛星,比如木星和土星的衛星當中,有不少含有大量水的星球,這些衛星極有可能就是太陽系早期由太陽系邊緣而來的彗星,經過木星和土星時被其引力捕獲成為了衛星。

逃脫木星和土星引力的彗星,則繼續向著宜居帶前進,經過火星撞擊到了地球上。當彗星向地球大氣層墜落的過程中,大量的冰晶蒸發成水蒸氣,然後又通過降雨的方式到達地球表面。形成了早期的海洋,由於地球不僅有強大的磁場還有厚厚的大氣層,因此一旦進入地球的水很難在被蒸發到太空中。

這一點火星跟地球就完全不同了,現代科學在探索火星的過程中,也發現火星也是有水存在的,而且科學家認為很久以前火星可能也是有一個有著大量液態水的星球。而火星的早期液態水可能也是來自於彗星。只不過火星沒有磁場,大氣層也非常薄,雖然彗星給帶來了大量的液態水,但是卻在後面的歲月里,不斷蒸發消失,大部分被太陽風分解到太空,一小部分保存在了火星的兩極之地以及地下。

事實上,科學家研究認為,彗星給地帶來的不僅僅是水,而且還帶來了豐富的各種礦物質以及有機物。早期的地球有可能是非常窮的,根本沒有什麼礦產資源。只不過後來小行星,彗星不斷撞擊地球,給地球帶來了豐富的礦物質資源。而且地球早期的生命的種子有可能也是由彗星帶來的。

奧爾特星雲是更為神秘的太陽系星系空間的保護罩,它的厚度達到了一光年,裡面到底存在著多少天體,有什麼樣的天體現在仍然是一個謎。不過科學家認為早期不少的彗星可能都來自於奧爾特星雲,這裡有可能是地球生命起源種子的發源地。

雖然我們非常嚮往柯伊伯帶以及奧爾特星雲的奧秘,但是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我們還做不到,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對柯伊伯帶有全面的了解。可是對於奧爾特星雲我們仍然無能為力,主要是因為它太廣闊了。一光年厚度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具無法跨越的距離。

奧爾特星雲也是阻礙人類走出太陽系的最重要屏障,我們的飛船想要穿越奧爾特星雲,走出太陽系,其速度至少要達到亞光速才有可能。人類的太空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VQo6HQBLq-Ct6CZuM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