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別請奶奶吃飯,人多太浪費錢」,孩子錯誤觀念該如何引導
我們一直強調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當別人問我們"什麼是家庭教育"時,父母可能無話可說,也無法告訴對方這意味著什麼。
其實,三歲時,孩子開始了解獨立和自我,孩子的"觀念"問題就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周末中午12點,小夢帶她4歲的女兒去參加繪畫訓練課程。
到了停車場的時候,女兒揉了揉肚子說:媽媽,我餓了,今天中午我可以不回家吃午飯嗎?我想去有小金魚的餐館。
培訓機構對面是一個快餐店,走進去有個水缸,裡面養了幾條鮮紅的金魚。
金魚在綠水草里游的很開心,每次小夢女兒去的時候,她都喜歡環顧半天。
我說:好吧,但你得先和我一起回家接奶奶和哥哥,好東西需要分享。
女兒用小嘴嘟嘟地說:為什麼每次都要把他們都叫過來?人太多了很費錢的。
小夢對她女兒的回答感到驚訝,小夢蹲下來看著女兒的眼睛,然後嚴肅地說:如果是這個原因,那麼你不想讓你奶奶來吃飯,這是很自私的想法!
女兒感覺到小夢有點生氣,她有點害怕,於是低下眼睛,不再說話了。
小夢調整了心情,開始認真地跟女兒講道理:如果你有好東西,你會想到你的朋友,但如果她有好東西卻不給你,你會難過嗎?
女兒眨了幾下眼睛,意識到小夢語氣的嚴厲,眼淚很快就出來了:媽媽,我錯了,我們現在回家去接奶奶吧,我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一、為什麼要在乎"媽媽,別請奶奶吃飯,人多太費錢"這句話呢?
作為一個孩子,你認為這樣的一句話是什麼?
事實上,意識形態決定行為,對我們來說,這不僅是孩子們隨便說的一個詞,也反映出孩子內心缺乏某種概念,缺乏道德素質。
我們應該知道,對人要有最基本的尊重,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態度和語言都必須衡量,顯然,小夢女兒不是這樣的。
起碼她對金魚有愛心,這種家庭教育不能用"失敗"這個詞來概括。
但在這裡,我還是要強調兒童"觀念"的重要性。
面對兒童教育,我們不應掉以輕心,任何方面的遺漏都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
培養兒童最基本的做人方式、做人的標準和正確的觀念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那麼,到底什麼是正確的觀念呢?
有專家說過,決定孩子生活的不是學業成就,而是健全的人格成就。
現在,最重要的是改變父母的教育觀念,父母應該幫助孩子為生活搭建一個良好的平台。
只有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個性,懂得如何做一個人,孩子才能了解成功的真正意義。
1、思想塑造兒童
大學生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當天選擇自殺;孩子因飢餓而選擇偷竊;寒冷的學生克服了許多困難,得到了著名學校的認可。
思想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思想正在悄悄塑造你的孩子。
2、好心態才能給人積極的能量
在"新喜劇之王"中,如夢扮演者就是一個心態很好的小姑娘,她充滿了積極的精力去演戲追夢。
其他人不想扮演死者,她願意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去拍攝電視劇,劇組不給她飯盒,她笑著說這無關緊要。
被父親趕出家門,她還在積極地面對工作,這就是"想法"給一個人的力量"。
這個想法的核心,都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於是追求夢想的道路並不難,只要未來是可以期待的,所有這些都是值得的。
這是對"觀念"的正確理解,比如有這樣一種信念堅持下去的夢想。
3、觀念影響兒童個性和性格的形成
就像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孩子一樣,她的言行顯然是不正確的,但又如何呢?
她一點也不感到羞恥,對孩子來說,觀念是信仰和指向性的明燈,個性和性格的形成都在於他們的觀念形成的結果。
三、錯誤的觀念如何引導?
觀念的問題可能是很大的,也可能是小的,影響是深遠的。
好的觀念可以教育人們向上並取得成功,但黑暗的觀念也會讓人們陷入無限的深淵,這時再糾正孩子的想法為時已晚。
其實,父母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觀念。
1、以身作則,為兒童樹立榜樣
2、在言行一致的同時,也要進行積極的教育。
3、"觀念"教育,從幼年起教育。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好的行為習慣和觀念會給人帶來美好的未來。
好的觀念會幫助一個人成功,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人品。
細節是決定成敗的因素,孩子們的"觀念"教育也不應該缺少。
你們是如何培養孩子"觀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