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了2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的差距就會出現,現實又戳心

2020-10-09     叮麻育兒

原標題:用不了2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的差距就會出現,現實又戳心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除了2016年的小幅度回升之外,效果並不明顯。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雖然我國每年出生人口的數量都挺高,但是出生率卻逐年遞減,就拿2018和2019年來說。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出生率10.94‰,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10.48‰,看起來不少,但是卻比2018年減少了58萬人,而且還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最低的一年。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真的是「二胎」不如「獨生」好?

為啥我國人口出生率逐漸遞減?

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菊華表示:
2019年生育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因為15-49歲育齡女性減少了約500萬人, 20-29歲黃金生育期的育齡女性減少了約600萬。育齡女性的減少,必然會造成出生人口的減少。
我國人口出生自2016年有了小幅度回升以後,2019年是連續第三年的下降,此後還會持續下降,但是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除了出生率,還應該看二胎占比率。數據顯示,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胎占比57%,這說明大家還是比較願意生育二胎的。

80年代計劃生育非常嚴格,甚至有著「一人超生,全村結紮」的標語,聽我母親說只要被抓住,就逃不脫「流產」的命運,村裡好幾個嬸子都懷孕七八個月了,被抓住後照舊「流產」。

當時都看重兒子,認為兒子才是家裡的根,為了要個兒子,很多人都會提前檢查,一旦是女孩趕緊流掉,然後再重新懷兒子。因為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我國出生人口的性別嚴重失衡,然後就出現了育齡女性人數少的情況。

至於「二胎」和「獨生」的區別,不能一概而論。

有的父母認為生育一個孩子已經筋疲力盡,沒有條件再生育第二個,或者無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教育好兩個孩子;有的父母認為一個孩子太孤單,兩個孩子能夠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不管是哪種情況,在決定「獨生」或者「二胎」的時候,一定要把兩者的利弊都考慮清楚,千萬不要「跟風」生育。

「獨生」和「二胎」有哪些利弊?用不了2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的差距就會出現,現實又戳心

孤單與爭搶‍

一般來說,獨生子女多喜歡「二胎」,非獨生生子女更喜歡「獨生」。

獨生子女一般都比較孤單,家裡只有自己一個孩子,玩耍、寫作業都是一個人,看著別人兄弟姐妹一大堆,羨慕得不得了,因為了解這種孤獨,他們結婚以後不願意孩子再經歷這種孤獨,很早就開始計劃二胎三胎的問題。

叮麻一位高中好友,高中壓力太大,經常回家跟父母哭訴「為什麼不給我生個兄弟姐妹?我一個人實在是太孤單了!」後來,這位同學結婚了,五年生了三個孩子,雖然苦點累點,但是看著三個孩子開心的玩在一起,心裡滿滿的都是幸福。

但是非獨生子女就不一樣了,除非兄弟姐妹感情非常好,不存在「爭搶」的問題,否則很多都不願意生二胎。

一個孩子,父母心思都放在這一個孩子身上,不存在偏心的問題;但是有兩個孩子就不一樣了,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肉的厚薄明顯不同,是不是意味著兩個孩子也沒有絕對的公平?教育得當還好說,兄弟姐妹感情一般都不錯,長大以後也有個伴兒;但是如果父母偏心厲害,不僅會加重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還會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甚至給孩子造成一輩子的陰影。

《少年說》里有一集印象特別深,說的就是父母偏心的問題。

一個女孩對著爸爸痛訴妹妹的種種「罪行」:

喜歡的玩具,妹妹毫不留情的奪走;喜歡的東西,妹妹就算不喜歡也要搶奪;喜歡的食物,只要妹妹喜歡,就沒有自己的份兒;只要被妹妹告狀,爸爸就會不問緣由的教訓她……女孩哭的稀里嘩啦的,非常委屈。

可是爸爸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意思:你是姐姐,應該讓著妹妹

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就要讓著?

這種父母偏心到極點的家庭,姐妹倆不結仇就不錯了,想要指望他們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基本是不可能的。

經濟和養老

一般來說,二胎比獨生承擔的經濟壓力更大一些,畢竟現在講究精英教育,不只是吃飽穿暖那麼簡單。孩子在娘胎時,需要健康飲食、科學胎教;孩子出生以後,需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費用一點也不低;孩子稍微大一些,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加在一起的開銷不容小覷,很多工薪家庭一個孩子都有些困難,又怎麼能夠承擔得起兩個孩子呢?

有些偏遠地區,可能不重視教育,但是他們重視兒子,家家戶戶必須有兒子,兒子大了需要蓋房子、娶媳婦,單是巨額彩禮費,就能讓一個家庭承擔一輩子饑荒。

之前看到過這麼一個案例,有對夫妻養育了兩個兒子,老婆在家帶娃,老公在國外務工,夫妻分居近十年,老公攢下了100萬回到了家鄉。

在偏遠農村,100萬應該屬於巨款了。但是他們家仍然過得緊巴巴的,不捨得吃不捨得穿,老婆在市集上買瓶幾十塊錢的化妝品都要被老公訓斥,說她是個不管兒子死活的敗家娘們,10歲的兒子也因此恨上了她,嫌他花了他們娶媳婦的錢。

辛辛苦苦了十多年,悲哀嗎?可是老公卻說:家裡兩個兒子,蓋房子、娶媳婦,一個兒子至少100萬,兩個兒子就是200萬。在未來的10年里,我還得掙出100萬來,不省著點還能咋辦?

當然,如果不考慮養娃,只考慮養老的話,可能「二胎」會更好一些。

如果夫妻倆都是獨生子女,上面至少有4個長輩,長輩可能有自己的房子、保險、養老金,不僅不需要小兩口負擔,還能幫忙帶娃,時不時地給錢贊助。但是如果長輩老了、病了怎麼辦?所有問題都壓在小兩口身上,連個商量的兄弟姐妹都沒有。

叮麻有位同事,2015年結婚,婚後半年父親檢查出癌症,她母親身體不好,老公又在外地上班,所有問題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上班、照顧病重的父親、安慰痛苦的母親,半年後她父親走了,自己也累得不成人形。

她經常說,如果有個兄弟姐妹就好了,父母老了病了,有人搭把手,不至於這麼無助。

也就是因為這次經歷,計劃丁克的同事改變了想法,不到五年生了兩個孩子。

最後: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同胞競爭」,意思是當年齡稍小的弟妹出生以後,大寶會出現一些行為或情緒上的變化。

因為弟妹的出生,家人的關注轉移,大寶的內心會非常不安,特別希望被關注、被認可,如果這種情感一直得不到滿足,需求就會持續加重,做出一些危害自身和弟妹健康的事情。

同胞競爭的東西有很多,心理上,競爭父母的關注和認可物質上,競爭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教育資源,以及家庭財產

如果父母教育得當的話,這些競爭即使存在也不會太激烈,更不會影響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但是如果父母教育不當,或者偏心過度,不能公平對待兩個孩子,競爭將會變得異常激烈,「獨生」和「二胎」家庭的差距,不用20年就會顯現出來,讓父母戳心不已。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u75DHUBURTf-Dn5X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