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自由從業者,在職工社保斷繳後,自繳養老保險划算嗎?

2020-04-10     暖心人社

大家都知道退休有一份養老保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保障,年紀大了之後都要為自己未來的養老做準備。一些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會因為年齡這麼大了失業,這種情況下是否應當在養老保險斷繳時自己續繳呢?自己繳保險劃不划算?

實際上,一旦牽扯到參加養老保險劃不划算?就非常複雜了。

養老金待遇的基本原則

養老金待遇的基本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如果同一時間按照繳費基數較高繳費,養老金待遇相比會更高一些。其他因素相同,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待遇會越高。這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主要依據是養老金計算公式。

退休的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計算公式是根據國發2005年38號文件全國統一的。個別人員會有過渡性養老金,但是情況複雜,不討論。現在自己參保繳費,增加的養老金待遇就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有關。一般來講,如果不考慮視同繳費年限等因素,每多繳費一年可以多領取0.8%~2%的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如果按照60%基數多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個人帳戶養老金,主要跟個人帳戶的餘額有關,每多繳費一個月都會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帳戶一個月的餘額。每年還會根據國家公布的記帳利率計算利息,近年來一直是7%~8%。

如果現在的社平工資是5000元,20年後退休社會平均工資是2萬元,那麼60%基數,現在繳費一年領取的基礎養老金是160元。如果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和個人帳戶記帳利率一樣,那麼現在繳費一年,未來產生的養老金是82.8元。這樣算起來,現在每年繳費7200元,未來每月產生242.8元的養老金。這樣算起來,豈不是很划算嗎?

養老金划算與否?

實際上,有些人並不考慮現在的投入和產出。只是考慮,萬一自己沒有領到養老金就去世怎麼辦?說實話,參加養老保險主要為的是應對未來的長壽風險。如果考慮提前去世的風險,風險越大越沒有必要參保。

退休以後,我們的養老金還會年年增漲。增漲的方式主要也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主要考慮到了公平原則、繳費年限照顧和養老金水平照顧的原則以及傾斜照顧原則。儘管養老金待遇較高的人增加的比例會低一些,但是增加的錢數肯定還是養老金較高的人多一些。繳費時間越長增加的養老金也越高。

所以說,不管什麼情況,只要有負擔能力,還是建議長時間繳納養老金更好一些,畢竟我們都要為我們老年之後的收入做準備,能攢一點是一點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aDFanEBrZ4kL1Vi72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