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繳社保,退保只能退還個人帳戶部分,合理嗎?看這四個理由

2020-04-14     暖心人社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是個人承擔社保全部費用,如果退還的話,只退還個人帳戶部分,個人就吃虧了。是不是不合理呢?說實話,這是法律規定,社會保險的參保問題遠比大家想像的複雜。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規定

按照《社會保險法》,企業職工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社保五險,社會保險費用職工和用人單位繳納;靈活就業人員、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自己參加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費。

很多人覺得自己承擔社會保險費的話會虧,實際上我們要正需要理解繳納社保的定位。

第一,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有優惠。靈活就業人員工作不固定,收入水平較低,為了照顧靈活就業人員,國家對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有24%降低至20%,即使只有4個百分點,實際優惠幅度高達2麼16.7%,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每月也能省下一兩百元。另外,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中的大齡就業人員和殘疾人等就業困難人員,可以享受三年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如果首次申請距離退休不足5年的,可以享受到退休為止。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最高可達個人繳費幅度的66%。另外,自謀職業還可以享受一系列的一次性創業補貼等優惠待遇。國家對靈活就業人員各種保障方面還是有非常多的照顧的。

第二,養老保險不是一種投資。很多人老是把養老保險當成一種投資,總是認為交了多少就要退多少,實際上在保險方面是不可能存在的。養老保險繳費分為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部分,統籌帳戶是現收現支,個人帳戶用於自己儲蓄養老金的積蓄。統籌帳戶更相當於自己完成參保繳費的責任,相當於供養已經退休的老人,這一部分錢本身已經支出了,想退保的時候肯定不能退回。

商業養老保險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只要參保繳費以後,我們的保單過了15天的猶豫期,保單約束成立。立即退款肯定是不可能退回個人繳費部分的,只能退回個人保單的現金價值。

第三,醫療保險有其自己的保障。在保險待遇方面,醫療保險實際上更為明顯。大家對於繳納醫療保險,然後沒有住院得病,繳納的錢數不退,多數人是理解。畢竟我們繳納醫療保險以後,在繳納期間可以享受到相應的醫療保障。參加醫療保險保障的是一種機率。

為了避免不道德的參保,國家也對參加醫療保險的人群設置了六個月的醫保等待期,也就是說參保之後不能立即報銷,需要正常繳費6個月以後才能報。

第四,養老保險不是想退就退的。其實國家為了保障人人都有一份養老保險,我們實行的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繼續繳費至滿15年,也可以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就是說,不存在將個人帳戶一次性返還給個人中止社保關係的情況了。2005年以前,國家的參保繳費政策確實是這樣,但是現在已經完善了。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里的錢只有退休時可以領取和去世時可以領取。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60歲的時候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按月享受養老金,只不過待遇水平低一些。兩種養老保險合併的時候,僅僅是合併個人帳戶部分,畢竟統籌帳戶部分沒有積累。

一般來講,國家通過法律保障,只要我們參加養老保險會有一份養老金的。靈活就業人員是自由參加社保,我們在參保的時候就代表我們已經知曉國家有關政策,已經明確意願承擔相應風險了。如果覺得不划算,可以不參加職工社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5NagXEBnkjnB-0zNl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