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俞敏洪被網友們diss。
原因是,他在一場直播中鼓勵人們「多生孩子」,鼓勵之餘還實名指責那些說養兩個孩子成本高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當然,他給出的解釋看似也很真誠:
「比如說喝普通的中國牛奶,用普通的尿不濕,吃普通的飯,上普通的學,為什麼一定要上公立學校,一般的學校就上不好嗎?
如果我們父母心平氣和把孩子作為普通孩子,用正常的父母的引導把孩子帶大,成本並不是那麼高的。
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還可以用啊,所以我鼓勵大家生孩子。」
乍一看,這一番言論似乎並沒啥錯處,但仔細一想,卻漏洞百出。
第一個孩子的衣服第二個孩子可以拾起來再穿,那第一個孩子的教育投入、精力支出、奶粉尿不濕之類的經濟投入呢?
俞敏洪想當然的把不要追求「精緻」、「優質」、「高端」當作是藉口,可實際上,他只是作為男人,在不懂得「女人生養孩子到底付出了什麼」之時信口將自己的大男子主義思想散播出來。
所以,被廣大網友們diss也情有可原。
很多網友都說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可在觀摩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後,卻感覺自己的心拔涼拔涼的。
啥原因?
因為這個世界對於女人的容忍度太低了。
你生孩子帶不好,會被指責;你不願意生二胎,覺得養不起,仍然會被指責;甚至,你生不出孩子,還是會成為被人們指責的主要對象。
這樣的現象,不僅存在於現實中,更存在於影視作品裡,今天,小柒想要給大家推薦一部關於家庭、關於女性、關於孩子的優秀電影。
——《熱帶雨》,豆瓣評分7.7,榮獲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獎。
電影的節奏是舒緩的,格局也是小眾的,有點向我們講述鄰家故事的感覺,但就在這種娓娓道來的氛圍里,你卻能窺探出一個社會對於女性的包容度。
影片主人公阿玲是個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華語老師,對學生,她溫柔體貼,關懷備至;對老公,她盡職盡責,悉心照料。無論怎麼算,她都是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人。
而且多年來,公公身患偏癱,都是阿玲一個人在照顧,可就是這樣的女人,卻身負巨大的壓力。
首先是老公常年早出晚歸,忙於事業,根本不給她足夠的關懷,其次是阿玲結婚八年,至今未育。為了能給老公生個孩子,她歷經諸多嘗試,可仍然未果,所以,她很迷茫,也很無措。
某一天,她在去醫院檢查身體後遇見了自己的學生偉倫,偉倫的腳受傷了,但因為家人不在身邊,所以他一個人在接受治療,善良的阿玲決定送偉倫回家。
正是這樣的校外相遇,讓偉倫察覺出了阿玲的不同,上課時,他總是用手機偷拍她。
而每周三傍晚,阿玲也都會給他們班的學生補課,但她帶的班級並不是學霸班,學生們總是趁她不在偷偷跑走,所以,在一次阿玲出門拿弟弟給她送來的榴槤時,她發現,班級里的學生就只剩下偉倫一人了。
正如真正的話劇演員經常說「即使台下只有一位觀眾,我也要演下去」一樣,講台下即便只有偉倫一位學生,阿玲仍然決定幫他補課。並且,在這樣的私下補課中,他們的感情迅速升溫。
哦,別誤會,僅僅是偉倫單方面對阿玲的感情升溫,在阿玲心裡,偉倫仍然只是她的學生。
而另一邊,面對阿玲婚姻八年卻一無所出的情況,丈夫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阿玲的求歡,並且告訴阿玲「要是能有孩子,早就有了」,讓阿玲心灰意冷。
但女人即便心如死灰也仍然要堅持下去,因為,公公還需要照顧,小姑子孩子的滿月酒還等著她去參加,學生這邊還等著她來補習。
一個女人,活成一支隊伍的情況我們經常見,但阿玲,作為「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的典範,還要時不時地接受來自丈夫親戚朋友的嘲諷。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常年坐輪椅的公公驟然離世,打破了一直以來阿玲悉心維繫的穩定家庭。
首先,是小姑子她們開始詢問丈夫,爸爸留下來的老房子(也就是阿玲一直居住的房子)應該怎麼處理,是不是應該賣了,然後大家平攤。
隨後,阿玲發現丈夫出軌,於是決定和丈夫離婚。
再然後,因為學生們打鬧,偉倫的手機被別人搶走,並且發現了他喜歡阿玲的事實,也因此,阿玲被校長逼迫回家休息。
最後,在收拾房間時,阿玲卻不經意間測出自己已懷孕。
猝不及防,戛然而止。
伴隨著平淡的家庭生活劇情,天空似乎也在不停地下著雨。陰雲密布,不見天光,真不知道這樣暗無天日的時光到底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導演陳哲藝說,之所以創作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作品,是因為,他覺得我們的社會對男性較為重視,但最近幾年他卻發現,雖然女性外表柔弱,但實際上她們內心比男人更堅強。尤其是家裡出現大事時,男人大部分時間是逃避,而女性總是用她們的溫柔、用她們的堅韌去面對,去迎擊。
雪萊曾詢問: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小柒卻想問,如果大雨來了,陽光還會遠嗎?
和很多用炸裂的劇情、激烈的氛圍去迎合觀眾的電影不同,《熱帶雨》緩慢而悠長,它著眼於每一個小細節,致力於將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飽滿而深刻。
阿玲,作為女主角,她的壓力,她的痛苦,她的迷茫,導演用一個又一個場景來烘托,企圖將一個普通女性在社會中壓力叢生的現狀展現給我們看。
而偉倫,作為一個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的中學生,他渴望接近善良的阿玲,是否又是一種對家庭的渴望?對母愛的渴望?
阿玲的老公,作為家庭的缺失分子,導演對他的著墨不多,但可以看出,他渴望子女,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理解。
而那位偏癱的公公呢?雖然生活不能自理,但他曾是一位熱愛書法的老者,他會在看到偉倫不會寫字時用手指一筆一划的描摹出那個生僻字的寫法,緩慢而認真,又何嘗不是在向我們表述一個老者的真正自我意識?
對於阿玲來說,對於家庭主婦來說,雨何時能停?陽光何時能現?或許還都是個未知數。但人這一生,即便緩慢而悠長,絕望而壓抑,你也要相信,你的堅韌、你的堅持,總有一天會讓陽光「破土而出」!
照亮遠方!
這就是《熱帶雨》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