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好萊塢電影的人總會在心底里也會給特工片留出一定的位置。從經典久遠的《007》系列,到腦洞非凡的《黑衣人》系列,再到讓阿湯哥封神的《碟中諜》系列等等。每每上映這些電影,院線市場都總會掀起不少的波瀾。而最近上映的《變身特工》動畫,也同樣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
這部電影講述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CIA超級特工斯特靈,如何因一場意外被新人技術員貝克特的黑科技變成鴿子的故事。在故事中,一個是超級炫酷迷人的間諜,一個是負責發明各種炫酷道具的科學怪咖正太,他們在困難的關頭,一起攜起手來,拯救世界。可以說是一部很標準的好萊塢特工電影的模式。
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會有意無意的做出「破壞」,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下,這一定會招來媽媽的訓斥。可電影的主人公貝克特自小開始就痴迷各種實驗研究,甚至還會時常將媽媽的手機拆卸來搗蛋。但即便如此,貝克特的媽媽並不會予以孩子任何的抱怨,甚至還會不遺餘力的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外界的眼光和偏見而陷入懷疑。可能也是這個原因,研究實力非凡的貝克特4一直以來都奉承用溫柔方式解決問題的人生觀:在陷入被敵人圍困的境地,貝克特會毅然決然的放棄手榴彈,轉而用能夠放出無數閃光片和貓咪頭像的裝置來取代。
可是世間總是悲劇居多,貝克特的媽媽在一次任務執勤過程中意外死亡了,而隨後的數年時間貝克特雖說有一份不錯的為特工研發武器的工作,但也因為純真的善念而一直遭到鄙夷,沒有任何人會與他接觸。直到斯特靈的登場。斯特靈與貝克特截然相反,一直奉承能夠用一個炸彈結束的事情,絕不多浪費一句話。
在斯特靈眼中貝克特便如同過家家的小毛孩,天真又白痴。但即便如此,命運的枷鎖已經將兩人緊緊的捆綁在一起。後來的冒險歷險可謂滿載歡聲笑語,也跌宕驚險,而斯特靈也在貝克特的感染下逐漸認識到與人友善的重要性。
當然,就正如許許多多的迪士尼動畫那般,變化都是雙向的。在斯特靈獲得成長的過程中,貝克特也成功擺脫了一路以來的孤寂人生,成為了特工機構的頂樑柱之一。
電影是兒童化傾向非常重的一部動畫電影:雖說是特工主題,全程不見血,沒有製造壓抑緊張的氣氛,劇情也很簡單,而且電影的核心主題也非常兒童:保護孩子內心的希望、創造力和夢想以及博愛與和平。
不要被別人的古怪定義
《變身特工》是一部含義很豐富的電影,除了常見的拯救世界的主題之外,還有兩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如一笑泯恩仇。這樣的思想在我國的武俠片中很常見,但在歐美特工片中是不常見的。如果美國人都能像《變身特工》所表達的這樣,不再在全世界樹立假想敵,搞對抗,而是用善意非暴力去解決問題,那麼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二是誰古怪,誰正常?我們作為一個局外人,開上帝視角,看《變身特工》,會覺得沃爾特是古怪的人嗎?也許會,但善良不應該被認為是古怪,雖然在特工部門搞非殺傷性武器的研究看起來很奇怪。但是,因為周圍環境的特殊,而自己沒有變得和它一樣,就是古怪嗎?是就是吧!就像貝克特的媽媽說的,這個世界需要古怪,也需要古怪的人來改變世界。多數人被世界改變,少數人則改變世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說是因為大環境的問題,導致我們身不由己,而這個大環境的問題,恰恰是由於多數人造成的問題。
而改變世界,解決問題,往往是由於少數古怪人的堅持。他們堅持的往往只是一些最簡單的道理,也是很多人曾經的信念,只是多數人已經不再相信了。而這些古怪的人,在個人得失的面前,也始終固執的堅持是非對錯,然後想要改變那些:「從來如此,就對了嗎?」的問題。直到大眾被喚醒,然後世界得以改變。
就像那些為真理而獻身,被燒死在十字架上的科學家一樣。